APP下载

农村小学教师的亲和力浅谈

2017-09-08冯耀忠

文理导航 2017年27期
关键词:亲和力促进作用要求

冯耀忠

【摘 要】具有亲和力的人,会每天都保持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都不觉得陌生,这将使别人加深其信任感。教学之间是相辅相承的,教师越“关心”学生,学生也会越“回敬”教师。特别是农村学子,因为他们多数是留守儿童,祖父母是监护人,只关心他们的温饱,缺乏心灵的沟通,更谈不上亲和力。所以我们作为农村教师更要注意与学生的亲和,可以与他们成为朋友,温暖他们的心灵。

【关键词】亲和力;要求;促进作用

亲和力是教师“新”素质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育观念对教师的职责的定位,这是对中国式教育的高度概括,他赋予教师神圣的“师道尊严”!

但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地位平等的关系,师生双向交流的关系,师生相互支持的关系,师生相互合作的关系。

而对孩子们来讲,亲和力又是他们“亲其师,信其道”的必要条件,对于教师而言,亲和力的核心便是民主平等思想。只有把孩子当作自己亲密的合作者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才能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真正树立起“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新理念,才能正确地面对每个学生,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关注学生成长。

一、真诚既是良好教养的人应具备的品质,更是教师应有的美德,是教师亲和力的核心

教师的形象与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学生思想的形成与品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孩子大多是隔代教育,家长往往缺乏耐心,只会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用粗暴的行为教育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农村教师善于审时度势,张弛有度,更要有宽广的胸襟,要将心比心,善解人意,要善于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长环境开展工作。此外,老师还应该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佩服你、崇拜你、亲近你。

二、平易让人觉得轻松,让人信赖和依赖

教师第一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已经为今后的工作埋下了伏笔。所以在步入课堂时,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面带微笑,语言亲切而温暖。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胆子小,接触的世面窄,不敢主动的和老师接近。作为教师的我们,请将微笑进行到底吧,在上课前准备好心情,带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微笑。千万别小看微笑的力量,他会使我们的孩子感到轻松快乐。

三、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改变农村孩子的逆反心理,以及任性、抵触、自卑、丧志和无所谓的学习状态,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从而主动地亲近教师,乐意听教师的教诲,喜欢上教师的课。另外,教师要多使用征询性的语言如“行不行?好不好?”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充分的民主,从而从内心里亲和老师,喜欢老师。

四、主动倾听的价值不仅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尊重、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呼应和交融。教师将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组织者”、学生的“倾听者”。农村学生的家长,往往不能顾及孩子的想法,更谈不上去倾听,所以我们教师要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尤其农村学困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往往不够熟练、精确,这时,教师更要热情的鼓励他们。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倾诉的对象。

五、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农村孩子在家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家忙农活替家长分忧;二是在家什么都不做。这两种孩子都缺乏家长的肯定和赏识,他们往往都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任性、抵触、自卑、丧志,无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赏识。

亲和力对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恰当地使用亲和力能促进教学,主要体现在: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必要前提。决定教学质量的灵魂是——教师和学生。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作用的,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充分发挥农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拓宽农村学子的发展空间。

2. 良好的亲和力可以促进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形成, 帮助学生积极探索学习内容。如果教师不能充分的施展“亲和力”,师生间的心距太远,那么在学生眼里老师就会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学生对学习就不感兴趣,学习策略也往往是机械的再现教材中的内容,而弄不清楚它们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变单向传授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良好的亲和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农村学子的教学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社会对教学质量很不满意。虽然原因很多,但“教”的不得法是主要的原因。农村学子在家接受的是“高压”环境,在学校如果有种亲切而温暖的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以在较为轻松、愉快的心境中进行学习活动,学生学得高兴,学得扎实,教师讲得愉快,教得顺手,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学互补。

4.良好的亲和力有利于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很多。但给予他们以情感为主的亲和力是较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情感不能只向优等生倾斜,而应对每一位学生奉献爱心、给予期望,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更宝贵、更重要。如果教师能厚爱后进生,在他们心中建立可亲可敬的形象,尊重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走进学生的心灵,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情绪,逐渐变差为优。

教师的亲和力是沟通师生关系间的“润滑剂”,是促进学校教育的“试金石”,是教育成功潜力无穷的隐性资源。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小学,既能增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能提高教师教学的乐趣。农村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强自己的亲和力,提高自己的“人气指数”,促使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感情交融,真正做到教与学的愉快合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亲和力促进作用要求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