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2017-09-08王吉昌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解决建议存在问题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中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扣接班人的重要保证,直接关乎着国家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但目前农村中学由于所处教育环境的特殊性,面临许多困境,教育实效性不强,因此提高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已成为目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探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建议

一、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自我意识突出,自私自利行为普遍。

少数中学生以自我为主义,缺乏合作精神。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谦让,以追求享乐为先而免谈节俭,吃要好的,穿要名牌,整天零食不断,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承担责任、关心他人、勤俭节约、自我管理等方面明显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许多中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做事摇摆不定,陷入众多的矛盾困扰之中;对远大理想时时动摇,学习缺乏动力;心理压力过大,消极心理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犯罪破坏心理。

(二)公德意识不强,缺乏感恩精神和责任意识。

部分中学生文明礼貌意识不强,不遵守道德、诚信原则。表现为不尊重家长和教师、同学,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愿自觉和老師交流思想,遇到老师后不打招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文明用语。有的学生在考试中作弊,部分学生有吸烟或赌博现象。还有些学生自律能力不强,不尊重或欺负弱小的同学。更有甚者,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从而与人直接交往的机会减少,以至与家庭成员之间、邻里和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系变得越来越少。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不懂得感恩,缺乏责任意识。

(三)自律能力较差,心理素质脆弱。

盲目的偶像崇拜,使一些中学生丧失了理智。如疯狂的“追星族”,大多是情窦初开,不谙世事的中学生。有时因为考试不理想、挨老师批评,或者和同学闹矛盾等,他们很容易焦虑、空虚、怀恨在心、难以把握自己,出现离家出走甚至自杀事件等现象。

(四)知行不统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

由于大部分中学生在理论上的知识较为丰富,但缺乏社会实践活动,往往言行不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中学生还实行双重道德标准,要求他人遵守纪律,关心集体,而自己却一切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对集体和公共事物漠不关心。他们渴望独立,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但事实上,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变幻复杂的外界社会的影响下,很容易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念。

二、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其主阵地的作用。

在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体是教师。首先,学校教育要为社会主义造就新一代人,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只有自己真正充满信心,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确立政治目标,从而激励学生为推动时代进步而发奋学习。其次,关心国内外形势,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自觉地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求的一代新人。教师必须注重师德修养,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楷模作用。教师不但要为学生作榜样,而且要为全社会作榜样。教师只有具有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优良人格和品质,才能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

(二)高度重视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校道德教育十分重要的合作者,家庭教育是在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家长的世界观、方法论、理想、信念,家长的政治态度、政治表现,家长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以及家长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都要有意无意地起着作用。

(三)严格加强网络的管理,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所有的中学生都可持卡上网,既要满足了青少年渴望通过网络了解信息,学习知识,游戏交友的合理要求,又要严格把关,通过技术手段屏蔽不健康内容,使网络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有益的朋友;还要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教给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技术和方法,倡导“网络文明”,提高他们抵制腐蚀和抗拒诱惑的能力。

(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文化市场的建设。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思想无时无刻不受着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不良的环境,则可能使人精神不振,产生消极厌世的悲观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所以政府部门要重视文化市场的建设,加大对书刊和音像制品的监督,加强对录像厅、歌厅、舞厅的规范管理,有效地利用电视、广播、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中学生,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中学生。

(五)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将是素质教育一项长期的工作内容。各学校要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总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时刻认识到自己肩头的重任,不断探索适应中学生特点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从总体上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的教育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和不断改进德育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简介】

王吉昌(1975—),男,汉族,中教一级教师,现就职于朵美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建议存在问题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宽松货币政策给我国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