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09-08邹朝晖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政治课

邹朝晖

【摘 要】教师要积极学习教育理论,主动更新观念,并且结合政治课和学生的特点,运用教育创新理论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

【关键词】政治课;创新意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扬弃传统教育思想的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无论是对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还是对它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所以,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

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从政治科课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因素应来自教师,因此,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的眼光对待政治课教学。当前应转变的教育观主要是:由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转变;由封闭式教学观向开放式教育观转变,由专才教育观向通才教育观转变。教师不能以“讲得详不详,对不对”为教学导向,也不能单纯以学生掌握知识与否作为惟一的考核标准,而应该认真严肃地追问自己:政治课使学生受益的是什么?学习政治课不仅仅是学生掌握一些概念、原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独立见解和批判能力等。政治课应该是帮助学生解放思想的工具,而非禁锢学生思想的枷锁,教师应当真正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导向,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促进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的同时,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激发创新意识,焕发创新精神,为培养创新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个民族唯有创新,才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现代人,唯有创新,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生活才有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得用心创设民主,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自由”,以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教师首先必须亲切,广泛,频繁地接触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想学生之所想,给学生之所需。教师教法的选择,试题的编选等,要想法设法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放手让学生创新表演。其次,必须把课堂建设成“众言堂”,把讲台变成“民主台”,“自由台”,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三、走出对创新思维认识的三个误区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必须认清什么是创新思维。为此,必须走出对创新思维认识的三个误区。创新思维至今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但理论界一致认为: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是聚合思维发展思维的辩证统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辩证统一。对创新思维认识的三个误区是:1.美国心理学家通过测验警示我们:具有创造才能的70%的“天才”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被漏掉了。产生这种悲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混淆了智力和创造力,将高智力简单的等同于高创造了。表现在教育教学中,只注重智力培养而忽视创造力的培养,误导学生拐入“智力高于一切,成绩决定乾坤”的胡同,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其后果是“高分低能”,“高记忆力,低创造力,”这种教训是深刻的,例如在国际中学生数理化奥林匹克竟赛中,我国几乎届届名列榜首,但至今没有一个获得理、生、化等方面的诺贝尔奖。2.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发展不平衡。在我们的教学中,普遍偏重培养聚合思维,忽略培养发散思维;偏重开发利用左脑,忽略开发利用右脑。甚至,聚合思维的发展是以抑制发散思维为代价的。在这种傾向下,学生被知识的规律性和解题的经验性所束缚,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和学习上的负迁移,逐步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3.割裂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传统教育偏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错误的认为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开发培养学生智力,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则是德语教育的任务,人为的将二者割裂开来,近几年,政治教师在对待“学困生”的教育教學中,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事实上,这样做有一定的效果,应作为成功经验应加以推广,但遗憾的是,人们的认识还是肤浅的,硬性的,认为“学困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政治课考试要求又低,调动非智力因素虽然对人的全面发展有效,但由于它的长效性,反复性,又被急功近利的教师遗弃了。

四、加强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课的闪光之处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政治教学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将课内外的观察,思考,学习结合起来,因为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在课本中,而是在生活中。只有对生活保持高度敏感和洞察力的人,其创造性思维才具有实质性的内涵,才不会自我迷失在课本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显示出思想政治理论的价值。

当前,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既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更是我们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对于基础教育,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我们不但要培养出思想品德的“合格品”,而且更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不但要培养出敢于承担家庭,社会责任的人,而且更要培养出勇于建设家庭,建设国家的人。所以,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情,还要有对“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无限热爱和感恩。只有把赤子之情,无限热爱和感恩化作工作动力,用“有教无类”的思想,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政治课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