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新教学模式,共享体育乐趣

2017-09-08倪玉彦

文理导航 2017年27期
关键词:快乐体育以生为本小学体育

倪玉彦

【摘 要】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应大胆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革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利用现代媒体直观呈现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运动品质,在丰富多样、趣味横生课堂氛围中,共享体育乐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以生为本;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下,体育课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还要给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体验到快乐,让他们感觉体育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从而喜欢上体育,让体育带给他们正面能量,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让体育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完善教学手段,大胆地尝试和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构建丰富多样、趣味横生的快乐体育课堂。

一、教学形式多元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不了快乐教学的效果,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多的弊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调动学生的学習热情,构建快乐体育课堂。

例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我先是示范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练习。一开始,同学们都表现的很积极、很投入,但是随着练习的次数增多,学生开始慢慢的散慢起来,课堂也开始叽叽喳喳起来。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我重新将学生集合起来,以5-6人为一学习小组,进行小组间接力“立定跳远”的比赛练习,即每组每位学生向前跳一次,不断接力向一个方向立定跳远,最后比较哪一组学生跳的总距离最远为获胜方,在学生跳跃过程中,其它同学则在一旁指出动作的“瑕疵”之处,对于不合格的动作要重新跳,因此涉及到自己小组的集体荣誉,学生表现得很认真、很积极,不仅动作越来越规范,而且跳得一次比一次远。

在课堂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寓乐于学,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毅力和意志力,对运动技巧的掌握也会更加娴熟。

二、教学内容直观化,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

一方面,体育中有一些动作具有迅速连贯的特点,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示范,是很难示范清楚其全部技术环节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够看清、看全,另一方面,体育教师也会因为受到身体状况、年龄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动作示范时受到限制而出现不到位、不规范的现象,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将快速连续的技术动作完整、清晰的呈现出来,其慢放、停放、回放等功能可以使学生看清楚每一个动作的技术细节,其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特有优势轻松化解了教学难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

以跨栏的腾空过栏动作为例,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不一定看得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忽视了动作迅速连贯的特点,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化难为易,有效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师可对动作的讲解与示范进行重点与难点反复慢放,并用特定的声音、图像显示,突出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地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现代媒体,使教学变得灵活新颖,促进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给学生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课堂体验,既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三、教学设计精细化,提升学生的运动品质

运动项目有自身的规范要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详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讲清运动规范,随时调整教学环节,确保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体育教学也要走向精细化,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明确教学重难点,做到精细化备课,也要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准确的示范和精细化的讲解,更要合理约束,确保学生运动行为的安全性,才能让学生在快乐的体育课堂上全面提高素质。

例如在障碍跑的教学中,在设计教案时既需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也要注意运动的安全性,提升学生的运动品质,为此,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1)带领学生在场地上布设障碍,在操场上科学合理地放置跳箱、垫子、体操凳子和篮球等;(2)带领学生先做热身运动,为绕物往返跑的趣味游戏做好准备;(3)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讲清楚障碍跑游戏的规则;(4)教师发动预备跑;(5)开始游戏障碍跑。让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其他学生在一旁观察,并在观察过程中思考和交流每位学生跑步时姿势是否正确,指出其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事无巨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和设计,不仅教学形式要新颖,更要确保运动的安全,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勇敢的展现自我,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体育发展需要,创新适合小学生的锻炼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构建快乐体育课堂,从而实现体育教育“既育体又育人”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邵惠娟.将快乐融入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4.61:117-118

[2]王跃一.动态生成,让小学体育课更精彩[J].辽宁教育,2016.2:88-89endprint

猜你喜欢

快乐体育以生为本小学体育
如何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课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