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7-09-08廖明龙

文理导航 2017年27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现状

廖明龙

【摘 要】 小学教育中开展体育课程的核心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体魄及心理,以保证小学生在今后可以勇敢地面对各类学习、生活中的困境,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但是目前的小学体育教育大多只是一项娱乐课程,相对比较敷衍。其实小学体育课也是很重要的,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开发学生思维为基础,提出了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力求让小学生们的运动技能以及思维水平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现状;措施

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属于参与主体,体育教师负责各类实践项目的组织。为了激活小学生群体的运动潜能和思维潜能,体育课程的内容要凸显灵活性和广阔性,这就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小学生个体身心特性。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教育的首要目标定在了能力的培养,使体育教育在给学生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利于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开发小学生的多元化潜能,促进学生全方面协同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学生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初期阶段,这时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形,教师的科学教育就会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正确的引领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养成好的习惯。由于体育课上有很多不同类别的活动项目,不同的项目可以培养小学生不同的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可以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小学体育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小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的时期,好的身体是一切之根本;其次,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缺乏明确的教育目的,几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课上呈现出自由散漫的状态,体育课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多时候,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体育课的内容就是跑跑步,没有其它的用途,目的是帮小学生们锻炼身体。还有时候体育课时间会被其他主课占据,使学生们连放松的机会都没有。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校方及家长对体育课的认知方面不充足,他们自认为体育课只是玩游戏等,使小学生们贪玩、不爱学习。还有一方面,就是大部分的体育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上课的内容只是凭借自己的意愿,这些都违背了体育课的教育初衷。

三、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设计的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体育教师也要有系统的培训,让体育老师在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保证并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将游戏、学习、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2.增加小学生的兴趣

体育课教学与学习、生活结合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实际,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教育层面,要选择适宜的体育活动,以小学生的兴趣受好为主,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师要及时听取小学生的建议,适时优化教学手段。

3.着力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的想象力好,会对日后的数学、物理的学习有所帮助,因此,体育教师要把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让小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例如,在举行一项赛跑活动时,体育教师可以在终点投置不同的物体,让小学生到达终点后要画出此物体的构图,这样就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可以实行提问式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在上课时随时地提问,可以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教师提问关于体育的问题,学生进行回答的同时就要发挥想象力,回答好的要给予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创新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小学生缺乏兴趣,不愿参加体育教师安排的活动。因此,体育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把学生视为课堂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课程活动。就算是以前的游戏,也要加入新的元素,可以尝试新的玩法,可以听从学生们自己的意见,这个过程就是对小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5.让学生发挥其发散思维

在体育课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不要急着解决,要给学生多留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分析出原因,自己找出解决方案。比如,长跑运动后不能马上就地休息,先要进行慢走;又比如说跑步时呼吸要匀称;或者是以一种体育器材为基准进行一项同原理的小发明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6.培养小学生们的逆向思维

一切事物的发展具有其一定的规律,体育教师会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之前对活动进行讲解。逆向思维就是先实践再理论,比如仰卧起坐、俯卧撑活动,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想象,进而实践,最后由教师进行理论总结。如果实践正确,教师要给予奖励,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使学生可以大胆地尝试、敢于想象。

四、結束语

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体育教师要结合各种途径来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技能,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把现实生活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让小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地想象,成功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体育教师要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积极地开发,创造出全新样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脑思考。

【参考文献】

[1]万建波.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2):220

[2]张小平.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216

[3]张进才.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上),2015(9):76-77

[4]王翠.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0):179

[5]韩勇男.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6(11):169

[6]魏劲松.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漫谈[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95-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现状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