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探索

2017-09-08王学凤

文理导航 2017年27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识字教学低年级

王学凤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低年级识字教学需要根椐教材和学生特点,采用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把握规律,多认巧记、留心生活、时时识字等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低年级;提高效率

语文教学中,识字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结合自己的识字教学实践,对低段识字教学特点进行了探索。

一、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对语文教材生字教学的安排一般有两点要求,第一是会认的字,即会读、会讲、会用,利用所认的字进行简单的阅读即可;第二是会写的字,用以训练学生写字技巧、技能,这类字大多是学生已经在本课或以前所认得的字。为此,我把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识字教学的“認”与“写”分开来教,效果很好。

1.先让学生多认字。大量识字教学的探索表明,当小学生认识了教材中常用汉字后,基本可以阅读儿童版的书报、日常生活的文字信息、本学段的教材内容等,当学生阅读量增加时,其多识字的愿望也有所增加。这对于小学生的口语交际、阅读能力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很有帮助。

2.把握认和写的规律。认字按照常用、熟悉、身边、具体为先的原则安排,写字则按照笔画、笔顺、结体等一系列间架结构规律安排。教材采用的方法即四百多个生字按认字规律编排,然后从些生字中,根据笔画简单、构字能力强的标准,选取了近百个独体字,并按照笔画、结体的规律顺序安排。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主要按照“横、竖、撤、捺、点、弯钩、折……”的笔画特点安排,课文则主要依据结体的规律安排。这样做,使“认字”和“写字”在某节课是分开的,而在全册教材来看又是同步的,对巩固识字效果会比较好。

3.少写字,写好字。四百多个字,让学生全写,其难度较大。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手部小肌肉群还不发达,很对驾驭那些笔画多的。然而,做好执笔写字的基础不可忽视,一二年级又是书写练习的最佳时期,所以识字教学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二、把握规律,多认巧记

结合教材中的多种形式识字,如看图识字、读名言名句识字等,根椐本班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探索识字方法,让学生多认巧记,轻松愉快识字。

1.看特点,激发识字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动画(动作)、实物、录像等辅助工具,采用编顺口溜、猜字谜、做游戏、比赛等形式,令学生置身于识字的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教学,教师做动作或动画显示猜字谜,让学生们猜一猜,再让学生自己出字考考小组内其他同学。这样学生记得又快又准。再如教学生字“心”时,有个孩子竟形象地说出这样地记字方法:把“心”的卧钩看成铁锅,正在炒豆子,有一颗在锅里正炒得蹦得高,另外两颗炒得跳出了锅。当这个孩子说出后,全班顿时安静,刚才还七嘴八舌说着记字方法的同学,都专心地看着黑板,特别激动。我抓住时机,及时肯定,引出这一形象的记字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比赛、做游戏、编顺口溜等方式也是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识字方式,并且效果也比单纯记忆好得多。

2.用归类,提高识字效率

指导学生运用归类识字方法。教材中的每篇课本,大都有7-16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假如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字地认读,对于学生的记忆不方便。因此,可将这些字进行归归类、分分组,把几个结构、偏旁是一样的字归为一类;把几个同音字或形近字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进行记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中,出现了容易混淆“喝”和“渴”二个字,可以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从读音、从字形等加以比较,让学生区分两字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加以组词、选字训练……学生很容易把这两个字认读。这样归类指导识字也是可以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

3.讲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对于教材中的一些象形、会意、指事等抽象的字,可与具体的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变机械记忆为意义识记,从而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识记、对字义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会意字时,可充分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编故事或做动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再如,教学形声字时,可采用形声字的“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的联系,对此进行归类,让学生区别记忆。可以把教材中的“请、情、晴、清、睛”等字放在一起,让学生们按这些字的偏旁部首逐个进行理解、记忆——“请”要发出语言;“情”发自内心;“晴”与太阳有关;“清”得有水;“睛”是目等。这样一来,学生记得牢,不易混淆,并理解其意,一举多得。

三、留心生活,时时识字

大量实践表明,学生认的很多字是在生活中习得的,如果局限于短短的课堂教学,局限于语文教材,识字效果大打折扣。“人人是学语文的主人,处处是识字的课堂”,所以,开拓识字范围和时空,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家长的帮助下,如放学时从路边的广告、店名认识新字;回家看电视时认识新字;吃零食时让其认字;买文具衣物时让其识字……让学生养成在校园、家庭、社区、社会中识字的良好习惯。长此以往,学生识字量得到扩大,识字能力得到提高,识字习惯得以形成,生活观察能力得到发展。

当然,识字教学中,除了追求“量”外,更要讲究“质”,并充分把握这二者间的关系,注重科学的识字方法,充分发挥汉字形、音、义特有的综合优势,做到有理有序有章,重视语言环境作用,鼓励儿童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使学生获得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玉珠.入学识字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

[2]李万里.识字教学科学化初探[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识字教学低年级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