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现实,引导体验阅读

2017-09-08曹迎春

文理导航 2017年27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过程

曹迎春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体验阅读是十分重要的。语文与生活具有很强的联系,因此,要基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体验阅读,以此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关键词】生活;体验阅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而言,应着重突出其熏陶和感染的功能,有意识的渗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并且应当尊重学生在具体学习实践中所获得的独特体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母语教学课程,因此能够随时随处发现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实践机会。所以,应当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机会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通过以上教学理念,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存在非常顯著的“体验性”,所以对于语文的教学应当基于学生体验而开展。必须由学生亲历语文实践活动,通过自主发现,活化语感,这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朗读、游戏或者表演等充满感性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由此才能够迅速深入文本意境,触及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的心灵,和文本之间产生深层面的对话,并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以及价值判断等。对于当前广大的一线教师而言,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应当采用怎样的方式才可以使学生基于体验获得认知、形成情感并产生感悟?怎样才能够使语言学习真正成为运用以及创造语言的体验过程?

一、激活生活经验,引导体验阅读

体验来自学习主体自身内心,是他们置身于自己所钟爱的、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情境或者相关活动而引发的心理感受。只有当学习者对所学习的内容或者情境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够实现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由此而将感受提升到心领神会的境界。相反的,如果对于所学习的内容并无兴趣,即使中规中距,也只是形此而意彼,并不能产生更深入的情感体验。由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结合学生的情感和生活实践,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进行链接,充分发掘他们的“童真”、“童趣”以及强烈的好奇心理,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多样性,由此构建真实可触的熟悉的教学情境,可以适当引入游戏、比赛以及表演等形式。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2》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穿衣或者下床等动作练习;在教学第四册《识字6》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动物的叫声或者进行猜动物的游戏。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典型特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贴近生活,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体验的舞台,既实现了语言知识的鲜活化和生活化,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了真实的交流,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留下阅读时间,引导体验阅读

在对体验进行定义的过程中,美国的学者约瑟夫·派恩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对于体验的本质而言,是在一段时间内个体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度过,并通过这一过程呈现出一系列能够回忆的事件。由此可见,体验实际上就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匆匆而过,必然会导致过程的缩减,就不会产生真正的体验,甚至算不上体验。所以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生成体验,教师需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和文本之间能够产生更深层面的对话,使学生可以基于心灵实现对文本的解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获得体验的时间非常短,大部分被教师的讲解以及体验所代替。

例如,在教学《母亲的恩情》这一课时,其中有一段要求是学生通过对《游子吟》的阅读,理解其含义并使学生可以更充分地感悟母亲对于子女的关爱之情。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非常投入,并且能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但是,教师未能给他们留下充足的完整阅读的时间,就开始了讲解。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打断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迅速地将他们拉回于与现实世界,这是对已经形成的体验情境的破坏,由此必然不能生成具有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三、唤醒生活经历,引导体验阅读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以及自主体验的习惯。比如,对文本进行预习以及初步体验的过程;针对文本进行精读,再次感悟人物形象以及思想魅力的过程;针对文本进行细读,体会文本语言的精雕细琢以及作者情感的过程等。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春天来了》这一内容时,笔者将课堂教学过程搬离教室,使学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为他们的思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更多样的感官体验,使他们可以通过自然环境、生活环境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阳春三月时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踏青活动,并设定主题为“寻找春天”,带领小学生走入自然,和大自然进行更充分的接触;放飞心灵的,放飞思维,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自然的接触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并充分展示于习作练习中。

经过新课改之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实际上也颠覆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之下,逐渐加大了对体验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实践获得体验,基于体验生成感悟,通过感悟丰富情感,在丰富的情感中获得成长。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更积极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逐渐积累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并从中获得语文学习的快乐,使学生的语言能够通过体验焕发奇光异彩,使学生的精神能够通过体验更加丰富完整,使课堂教学过程因为体验充满灵动!

【参考文献】

[1]李本友.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张华龙.体悟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3]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过程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情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台上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