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9-08张小苏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录音答题听力

张小苏

听力教学既是一种语言学习,又是一种技能培养。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听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技能,它不仅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然而,听力训练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根据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有针对性、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成了中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的问题。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帮助学生了解听力理解命题的特点

广东省中考英语的听力考试分为四个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话题选材包括:学校生活、日常生活、娱乐运动、饮食习惯、交通运输等,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对时间、日期、价格、数量、地点、方位、人物关系、人物对事件的观点或态度、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等细节信息的理解和判断。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对学生听的要求如下:

1.能够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2.能够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语篇大意;

3.能够听懂熟悉话题的谈话,捕捉语篇中的有效信息;

考核目标

4.能够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的方式做出反应;

5.能够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二、精选听力材料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材料、开展听的活动是扩大学生语言输入量的好途径, 反过来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感。《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能听懂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方面有关的对话和短文,如:问候、邀请、看病、购物、问路、打电话、询问时间、谈论天气等。能过正确理解所听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获取具体事实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一步理解深层的意思,进行简单的推理。所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听力材料是很重要的。

首先,选择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材料。选择时可以从短句到长句,从句子到短文,从短文到临场对话,逐步深入。其次,结合教材的特点,选择口语多,语言规范、交际性强的材料,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应变能力。然后,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利用国内或国外的优秀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等,选择比较适合自己水平的节目,看比较简单的英语原声电影,等等。这样可以学生多接触不同的材料。

三、设计有效可行的训练方法

1.听课堂用语。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位,这就要求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因此,听课堂用语对各年级来说都具有普遍意义,而对起始年级来说则尤为必要。按《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教师尽量使用英语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手势语或实物直观演示等手段,并辅之以恰当的课堂用语,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老师的意图。这样,既限制了母语的使用,烘托了英语气氛,又巩固了词汇,练习了学生的听力。

2.以朗读、背诵助听。

可以从“以朗读、背诵助听”这种简单方法为起步。因为听和读同是领会式的语言活动,它们的心理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朗读与背诵,可以使学生模仿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又能使记忆与声音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在朗读与背诵的同时,把声音符号也记忆下来,在听到时才不会觉得陌生。

3.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多听音频。

目前,多媒体教学在学校已普遍使用,成为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具。听音频进行听力训练也成为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听录音的内容有:①听课文录音。这里应注意的是,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脱离课本听录音的习惯,即使听不懂也要坚持下去,这样可以使他们直觉的掌握语音、语调和发音技巧。做法是,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然后合上书听录音1—2遍,再打开书听一遍进行自我测试,以便找出自己听力与读音之间的差距。②听标准的有声材料,即语音语调标准的录音。初中英语外研版教材配有不少听力、阅读材料,内容丰富多彩,语音语调灵活多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持同一种语言的人,在性别及年龄上的读音差异,又能激发他们的听音兴趣。英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轮流自制录音带,朗读改写后的练习材料,如课文及练习题中的对话等,设置语言障碍,让学生带着问题注意听,了解不同的腔调,再次熟悉所学内容,以训练他们的辨音能力,建立语音概念和声音之间的联系。

4.听教师的叙述。

英语教学中整体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用英语叙述所学课文及对话大意。通常情况下语速有慢到快,内容有易到难,循序渐进。但教师不能连续停顿重复单词和句子,这样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所学语言材料。因此,应提倡教师从一开始就用正常语速说英语或与学生进行口头交谈。如果学生听不懂,教师可在重复一遍,但语速上不降低要求,这样坚持下去,对培养听力非常有效。

5.利用语音室,看教学录像、电影。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挑选些比较浅显易懂的电影、录像,给学生放映。这些片子都配有同步录音、解说词或对白等,并且声情并茂,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必要时教师可做适当提示,或与学生展开讨论,经常使用效果很好。

四、听力考试技巧

听力能力测试有心理、瞬时、信息三个方面的效应,决定听力能力高低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在联系,领会其大意,抓住其重点。听力理解的语言材料有别于阅读材料,语言结构不如书面语言严谨,较接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有犹豫、停顿、重复、思考、重音、略音、拖长音、被打断、语序颠倒等现象,句子简短,但内涵信息多。同学们回答听力试题时,除了听力涉及内容外,要特别注意说话人的语音、语气、语调等方面包含的信息。

对待听力测试也有一些技巧,注意这些技巧上的问题,可以使得同学们考试时心态更良好,答题更娴熟。听力在考试技巧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情绪,集中精力。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听力的理解。同学们应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听时必须镇定自信、头脑清醒,沉着不乱,全神贯注,凝神谛听,以积极向上的心理准备,尽快进入答题状态。

2.审清题意,预测内容。如果自己对题目了如指掌,答题时就会从容不迫,有的放矢,不会因来不及读题而错过答题。因此,同学们应尽量利用“试卷分发”到“播放试音乐曲和试音材料”之间的时间,及时、迅速地阅读题目(题干和选项),根据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来比较推测对话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听,有重点地去听。

3.捕捉信息,快速笔记。听录音时做好笔记,有助于记住所听内容。特别可防止对人名、地名、数字等听過即忘的现象,有时即使听力理解的能力很强,不做笔记也难以记住长段对话或passage中的全部细节,或对需推理、运算的结果来不及做出反应。笔记还可以抓住人物(who)、事(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often/soon)等信息。记录听时可适当记录,记录要简略,同学们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记这些内容,可以记关键词或可运用符号,如时间、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人名、地名用首字母等。尤其是审题阶段或预测确定的那些和听力问题相关的主题词,更要特别留意,加强捕捉这些关键信息。

4.抓住重点,果断答题。答题时切不可因为一个词听不清,就停下来琢磨一阵,这样,等反应过来时,录音的播放已经过了好几句,弄得顾此失彼。同学们应知道听力测试的“时效”性,听力测试不像笔试那样,有较长的时间去思考某一个问题,或者有选择地先易后难,只要录音一开始,考生只能按部就班地跟着录音往下听,千万不可为一个难题冥思苦想,而要果断地放过去,集中精力应付下一题。

其实听力的培养并不难,只有师生都树立信心,尽可能多地抓住实践的机会,坚持不懈地进行大量反复的练习,一定会不断地提高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教研》

[2]《英语课程标准》

[3]《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

[4]《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endprint

猜你喜欢

录音答题听力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