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2017-09-08倪慧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内涵细节语文课堂

倪慧琳

教育是展现生命价值的事业,教育要让年轻的生命都能够健康发展。而语文作为一个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科目,能够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让他们充分理解生命、体味生命,感受来自生命的力量。

一、在阅读教学中思考生命本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比起公式化的回答,学生真实的想法能够更好地表现他们对生命的认知。例如,在阅读《羚羊飞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深入思考文中的羚羊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心中的想法。自然会有一些学生认为牺牲是没有必要的。教师此时不能够批评学生“说错了”,而是应当更多地关注这些敢于说真话的学生,打开学生思考的大门,让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后再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受。

二、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内涵

写作是锻炼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展现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表现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优劣。通过写作,小学生能够认识世界、社会以及他们自身。将生命的内涵融入到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去,有利于小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知世界,进而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小学生的作文通常富有生活气息,他们对生命的真实感悟也会在作文中得到体现。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日记或周记,将他们每天所经历的事或印象深刻的人物记录下来,由此去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过程。教师要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 并以评语或私下聊天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表达他们的想法,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更为健康、积极的方向趋近,让他们学会品味生活点滴、感悟生命真谛。

三、在自主学习中体味生命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中有一个十分重要但非常容易被教师忽略的环节,即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课文内容,不重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实际上,在这样的环节中,如果能够融入自己的生命感悟,学生会更易于理解生命。学生在和教师、同学的交流中表达对生命、对生活的理解,能让教师更清晰地了解他们对生命的理解,依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内涵,了解生命的伟大。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上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滴细节,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细想起来就会觉得不平凡,如父母每天早起为自己做早餐、送自己上学,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感动的来源,让学生更加珍惜当下父母对自己的爱。在介绍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海子时,教师可以适当介绍海子25岁就卧轨自杀的细节,让学生为这样一个富有才华的年轻人轻易舍弃生命而感到惋惜,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总之,要想让学生尊重生命,应当从语文课堂做起,从每一篇课文甚至每一道阅读题的细节中发掘来自生命的美好,逐渐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觀,为他们构建一个温暖的心理成长环境。如此,就会帮助学生积极向上、充满生命力地成长,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提高自我,从而走向成功,走向幸福。

(责 编 晓 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涵细节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细节取胜
木木相册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