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素养的培养

2017-09-08陈凡

文理导航 2017年27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数学素养信息技术

陈凡

【摘 要】本文通过以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为蓝本,通过举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素养有机结合,探索和总结二者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问题解决;数学素养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回顾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而问题解决能力则被纳入到36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凸显其在课标中的地位及作用。那么,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怎样达成这个目标,并能得到较好地落实呢?本文主要结合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中所渗透的若干数学问题,谈谈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素养。

一、調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营造提升问题解决素养的氛围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活动必须是为一种情感性力量所激发的,一个人从来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得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心理学上来说,兴趣可以使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注意力高度集中,使感知清晰,想象活跃,记忆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以最佳心态获取信息。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上《认识平行》问题时,通过简短的引入语言,呈现路灯、校园跑道、楼梯扶手的情境图,学生很快就会被这生活场景所吸引,运用白板的触屏特点,具体找出几组直线,进而抽象出三组直线,在分类整理中感受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不相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只要用心就会发现数学问题,从而体会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课堂增添了许多生动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把故事带进课堂,用故事来创设情境。比如教学苏教版三上《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我们就可以用《小猫钓鱼》的音频或动画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小花猫和妈妈之间的对话中感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为0”,同时也给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思想教育--做事情要一心一意。进而进行接下来的问题解决,这样学习氛围就会更加愉悦。

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内容充实形象,让原有的模式化教材变为“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教材。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更能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提升问题解决素养的氛围。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增强提升问题解决素养的方式

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学生不能够进行真正的探索和思考,这样面对新的实际问题,他们既没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又缺乏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并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益处,使交流成为他们所认同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

如苏教版数学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例题呈现“720mL的果汁倒入1个大杯与6个小杯”“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学生首先要会合作,会交流,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交流环节中smart白板的演示让学生的汇报内容更具体生动,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比较各种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无论哪种思路,都是通过假设使原来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问题转化为只含有一个未知量的问题,进而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尽可能提供便于学生进行探索、思考和讨论的题材,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主动生成,增强提升问题解决素养的方式。

三、密切与实践应用的联系,培养问题解决素养的意识

低年段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接触社会的范围比较窄,应采用模拟现实活动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中高年级的学生数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相对较丰富,可适当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小课题研究等。

如苏教版六上《互联网的普及》的数学实践活动。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学生也不例外,在学校、在家里都有机会接触互联网。在调查本班同学及家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时,可以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怎样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利用网络调查如问卷,微信投票等方式,调查全班同学使用互联网的情况,既为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因互联网的普及而带来的社会效益提供了机会,也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身边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以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搜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在应用中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中感受学好数学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问题解决素养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年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3] 范文贵.《小学数学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张兴华.《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

[6]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数学素养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