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2017-09-07赵丽影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赵丽影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11月~2016年10月住院患者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扩张气道、兴奋呼吸中枢等治疗,应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扩张气道、兴奋呼吸中枢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气短、烦躁、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临床上药物治疗同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并发症少、应用简便,通过治疗后,缓解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急性期的症状,疗效满意。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6..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多进行性发展。疾病治疗临床上常规给予持续吸氧、抗感染、扩张气道、应用化痰药物、兴奋呼吸中枢。治疗效果不满意。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是患者通过鼻罩、口鼻面罩、全面罩无创方式使患者和呼吸机相连接,正压辅助通气。应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下面将我科2013年11月~2016年10月住院患者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80例,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1岁,病史15~35年,80例患者没有其他疾病,符合2002年修订后的《COPD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符合呼吸衰竭病情诊断标准。为确诊病例。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氧分压小于60 mmHg,二氧化碳分压大于

50 mmHg,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意识清醒,无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多症状。患者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1.2 方法

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治疗前向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吸气压为5~10 cmH2O,增加至15~20 cmH2O,呼气压力为6~8 cmH2O。对照组患者实施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扩张气道、化痰、兴奋呼吸中枢治疗。

1.3 护理

治疗组患者常规护理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机械通气时患者有恐惧、焦急、依赖等不良心理,心理护理更加重要。叮嘱患者保持舒适体位,放松全身肌肉,分散注意力,保证呼吸通畅。护士每日对面罩、管路消毒。每个人一个面罩,减少交叉感染。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2 结 果

两组患者PH,PO2,P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年龄(71±6)岁,男/女为8/2,对照组年龄(70±7)岁,男/女为7/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比较。治疗48 h后治疗组患者气短症状明显改善。无头痛、发绀烦躁。夜晚睡眠好。对照组患者气短症状减轻,白天有嗜睡,晚间睡眠差。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气流阻塞为特征,疾病进行性加重。呼吸衰竭是肺疾病肺功能发展最终阶段。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在常规抗感染、扩张气道、化痰、兴奋呼吸中枢的基础上,成功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呼吸肌疲劳,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威蓉,初巍巍,王 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09):43-45.

[2] 陈春杰,陳春秀,黄壮志.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3869-3870.endprint

猜你喜欢

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慢阻肺患者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析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