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2017-09-07宁珊珊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宁珊珊

【摘要】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全球性的一种多发病,在心血管内科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其护理的管理,可以促进患者疗效的提高,将医疗事故的几率降低。将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以及相关的管理水平提高已经是临床医疗人员的重点。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6..02

心血管系统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相关并发症以及损害,且随着患者疾病时间延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对其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具有突变性、多变性的特点,导致患者病情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暴饮暴食、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天气突变、气候寒冷、各种感染、过度劳累等,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突然恶化的情况,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其护理质量的提高,对护理差错进行防范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以及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策略作分析,内容如下文:

1 护理工作的加强

1.1 加强检查

a:详细对患者的发病时间、疾病特点、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疾病史等进行了解和分析;b:协助患者进行体重、身高、基础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出入液量、缺氧程度、水肿程度的检测;c: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三大常规、血气分析、电解质、空腹血糖、血脂全套、血液流变学、肺功能、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动态血压、冠脉造影、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2 加强观察

a:药物观察,为患者实施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时,应加强其心律、心率变化的观察,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为患者用药时,可为患者提供热水袋热敷,避免其出现药物残留而对其血管造成刺激的情况。为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加强药物使用说明书的阅读,加强患者的用药情况巡视,及时发现其不良反应,并给予有效处理;b:进食观察,密切对其进食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其饮食的质量、水量以及温度,减少食用高脂肪、高钠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以及摄食太少,从而减少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c:病情观察,定时对其心率、心律具体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d:二便观察,心血管内科患者若排便过于用力,则会将其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其出现急性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因此,应嘱咐患者保持大便的通畅,如有必要可给予其便塞停来对便秘进行预防。观察记录患者的排尿量可以对其用药、病情判断提供指导[2-3]。

1.3 加强基础护理

a:皮肤护理,若患者为危重患者,可为其提供气垫床,加强其皮肤的观察,若其存在大小便失禁,则可应注意其骶骨以及会阴部的皮肤情况,定时为患者进行擦洗、更换和翻身。在天冷时,禁止为患者使用热水袋,水肿、糖尿病患者的神经末梢敏感性较差,及时其出现热水烫疱情况也难以察觉[4]。定时对心电监护电极的相关粘贴部位进行更换,SpO2监测则定时对其指头进行更换。在留置针的过程中,应对其穿刺部位皮肤进行观察,若存在红肿情况,则及时进行拔除。对于其血液循环系统较差的部位,则可采用乙醇为其按摩来促进血液的循环,减少褥疮的发生;b:保证优质的病房环境,将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房湿度、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加强其口腔护理,减少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5];c:积极响应患者的呼叫,心血管内科患者较易出现意外事件,若其出现呼叫情况,则应立即查看,严格对相关的救护仪器进行规范管理,从而在抢救患者时可以做到有条不紊。

1.4 加强心理护理

心血管内科患者多数需要终身接受治疗,其疾病较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较易出现复杂心理活动,其气量狭小、可容易出现绝望、紧张、焦虑等心理,导致疾病不断恶化。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精神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积极了解其具体的心理活动,采用耐心、亲切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增加其对医疗人员的信任,保持更加积极的心态接受临床干预。

2 加强管理工作

2.1 加强教育

有计划的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额学习,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并进行考核,从而确保其可以熟练、准确为患者实施医疗干预。

2.2 加强沟通

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嘱咐其严格按照医嘱治疗,在遇到不适时及时反馈;在出院后,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精神状态,正确饮食,保证劳逸结合,并合理用药、定期检查。

2.3 加强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是病历的主要部分之一,若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检查不够重视,会增加护患纠纷的风险。

2.4 加强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程序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以及风险效果效果评定,其主要涉及至公众意见、环境安全、护理组织结构、护理业务工作以及公众投诉等。

3 小 结

将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以及管理水平提高,可以將医疗操作差错减少,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将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提高。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新技术以及新知识的学习,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艺珍.浅谈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178-179.

[2] 帕孜来提,李 文.探讨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2):2322-2322,2324.

[3] 纪美娥.探讨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5(10):112-114.

[4] 贾 颖.浅析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的策略[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5):279-280.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初中班主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实行e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