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2017-09-06李儒华梁伟斌

魅力中国 2017年33期
关键词:城市治理推进现代化

李儒华 梁伟斌

摘要:城市病越来越成为制约城市竞争力和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2015 年 12 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明确要求积极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导言

慧城市的提出是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又一次革命性的探索,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自 2008 年 IBM 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以来,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逐步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作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各方面,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难题和关键问题,对于解决“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慧城市的提出及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研究

对于智慧城市,其是根据智慧地球这一概念衍生而来的,在当前的发展中,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不同国家对其定义不同,在我国的智慧城市,其定义主要是未来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其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和计算机等技术来对整个城市运行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像公共卫生和城市服务等,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二)我国智慧城市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对于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是感知方面,对我国的智慧城市,其同传统的城市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对于感知方面,智慧城市具有先进的传感技术,其能够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对城市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握和传输,从而帮助城市管理人员更加全面的掌握城市变化情况,此外,通过感知到的信息还能够帮助管理人员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然后是宽带的广泛存在,对于智慧城市,其充斥着高速传输的通信网络,其能够更好地实现各个部门和组织之间的信息传输,方便政府部门从全局掌握城市的发展状况等。最后则是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其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良好的外部环境创设,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等。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完善,其将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我国自 2013 年以来,对智慧城市建设出台了多部战略指导书,其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方向等进行了明确的指示,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三)创新城市治理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为此,我们要以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制度笼子建设、加强规范操作为抓手,健全城市管理机制和执法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重点要加强城市市政管理、环境管理、交通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施“大城管”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重心下移,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向市县下移,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实现机构综合设置,统筹解决好机构性质、执法人员身份编制等问题;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让城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筑牢安全运行的防线;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共同推动城市“精明增长”、精细管理。

二、基于城市自身定位的智慧城市建设展望

(一)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要依靠高效率的配置能力来聚集更多优质资源。这就要求城市治理要高点定位,更加紧密广泛地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支撑城市竞争力和幸福感的提升,实现“弯道超车”。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体制

从国内深圳、无锡、宁波等先进地区经验看,智慧城市建设均由城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抓,成为城市“一把手”工程。智慧城市涉及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城市治理体制的调整与落实需要党委政府从全局、长远和根本抓起。要将智慧城市规划作为全市总体性战略规划,形成对全市各层次、各领域城市治理力量的统筹导向作用。要成为各级“一把手”工程,建立专门工作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动规范,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关系全市治理根本性问题的项目。

(三)统筹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智慧城市建设有必要依托高水平的智慧产业发展和广泛的社会应用,带动整个社会资源的变革。要注重引进、借重社会技术力量,开展基础研究和试验探索。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建立起政府和市场投资共建、共享的机制,把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扩大运用多样化的投资和项目管理模式。

(四)运用好立法与行政两个工作手段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城市深层次、全领域变革,需要足够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足够高位阶的顶层设计来统筹。市作为计划单列市拥有较高位阶的地方立法权,可以在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同时,用立法來保障规划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要用好行政执行力,在关键领域和行业分批、分阶段规划项目,通过项目让智慧城市红利得以具体化,增强市民、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以智慧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智慧产业规模化发展。鼓励各地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现有产业布局,积极建设各具特色的智慧产业园区。通过智慧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各种创新要素集聚融合发展,以营造智慧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智慧产业集群化发展。

结语

在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当中还将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我们建设的经验和技术上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建设一个完美的中国,是我国摆脱雾霾的困扰,以后的城市当中不在堵车,雨天路面不在有积水,市民的各种基础公共设施得到完善,行政职能系统变得简洁。在我国完全有能力建设好智慧城市的时候,智慧中国也将在不远处。

参考文献

[1] 王纪洪.江西督察城市建设城管改革工作[N]. 中国建设报. 2017-07-25 (001).

[2] 张继红.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 打造百姓生产生活乐园[N]. 四平日报. 2017-03-07 (001).

[3] 宋晓林.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提档升级[N]. 通化日报. 2017-04-06 (001).

[4] 石政伊,高长健.加力推进“三最”城市建设和各项改革举措实现新突破[N]. 淄博日报. 2017-04-08 (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治理推进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完善司法责任制度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路径
城市政治学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的全新思维方式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