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拱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2017-09-06牛建宏金启辉

魅力中国 2017年33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隧道事故

牛建宏 金启辉

摘要:隧道施工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总体安全形势意义重大。特别是其是连拱隧道,由于其自身形式比較复杂,施工过程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因此,对连拱隧道施工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非常必要。

关键词:连拱隧道;施工安全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交通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在众多的隧道工程中,连拱隧道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连拱隧道施工历来是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控制连拱隧道的施工风险,并采取有效的组织施工是所有施工单位一直思考和忧虑的问题。因此,在连拱隧道施工管理中做好安全管理,对于减少损失、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施工人员事故具有积极意义。

一、连拱隧道的施工特点

(一)机械化程度低

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和危险性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也是消除和控制危险源的重要手段。危险源是一种避免事故发生的工作,主要包括了避免事故发生和防止发生事故的安全技术。主要在于限制和约束系统中的能力。

(二)地质条件复杂

隧道穿越的地区一般是山体,短则几百米,长则上千米。一个山体的地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内部的结构,地质条件常常相对复杂,勘查工作不能够详细的对每一寸土地进行勘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施工的现实情况与设计不相符时,就是事故发生的高频率时期。

1.3施工条件恶劣

隧道施工随着不断的深入,在作业的场地和空间上面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各种复杂的因素交织影响,使隧道施工条件越来越恶劣。空间比较的狭小,机械作业难度加大,工作照明条件弱,噪声及灰尘污染比较严重,且温度和湿度都直接威胁着操作者的安全,长期在隧道工作的人员职业病的概率会大大的增加。

二、连拱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原因

(一)施工场地的地质灾害

在隧道工程中因为地质灾害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比较常见。通常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面对各种不良地质情况,其危险系数非常大。某些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面对不良地层时,没有针对不良地质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仍然采用已经设计好的施工方法,这样做很容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比如涌水、瓦斯、突水、突泥等安全事故。

(二)支护强度不够引起的安全事故

由于隧道工程中的基岩自身结构承载力不足,或者初期支护层、超前支护加固层、二次衬砌、偏压中隔墙和仰拱等结构强度下降或者不足而引起的塌方等事故也比较常见。在隧道工程中支护结构相关参数的设计,往往是根据隧道围岩的压力来确定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施工人员在进行钻爆作业时,技术控制不到位,钻爆作业对周围岩层的扰动或破坏较大,从而降低了隧道围岩结构的承载力,从而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 另一种情况是在进行中导洞施工、中隔墙施工、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施工时,施工时为了节省用材,减少了钢筋、钢架和锚杆等关键材料的使用量,或者施工工艺操作不规范,也会导致隧道支护结构的强度下降。如果隧道支护结构下降到一定限度,就会导致支护无法承载上部围岩的超大应力,从而造成各种塌方事故的产生。

(三)开挖方法不对引起的安全事故

根据连拱隧道工程不同的围岩级别,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非常关键。隧道工程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其开挖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常见的是开挖方法有中隔壁法、台阶法,交叉中隔壁法、侧壁坑法等许多开挖方法。如果试时选择的开挖方法不正确,便很有可能导致塌方事故。在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通常选择偏压式连拱墙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如果开挖方式选择不合理,对中隔墙的偏压影响非常高,也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引起塌方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问题。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由于安全意识不强,为了施工方便或者工期需要,盲目的追赶进度,开挖时有意识地扩大了开挖进尺或者断面,从而导致各工序之间的施工距离被盲目拉大,支护、封闭工作往往不能及时完成。这也是导致隧道工程事故多发的直接原因。

(四)监控测量不到位引起的安全事故

施工监控测量是连拱隧道工程安全稳定进行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监控测量能够使安全管理人员对各类支护变形情况、应力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控和评估。在连拱隧道工程中,中墙所承受的应力情况比较复杂,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测非常必要,施工过程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果能够尽早的采取补救措施,便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监控测量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对工作不负责、甚至是随意编造数据的情况,这无疑会给连拱隧道的施工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连拱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一)加强勘察力度

对地质结构的了解主要还是应该从勘察着手。加强对隧道施工对象的认真仔细的看擦,可以更好的避免因不了解施工对象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能更好的降低风险。

(二)施工前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1.制定安全控制措施

在连拱隧道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控制措施,其中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制度措施、安全措施等各项有利于隧道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的措施。对进洞的人数进行登记记录,设置专人进行严格的安全装备检查,严格控制进洞人数。同时控制出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施工作业规程,以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能够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尽量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

2.加强安全教育和制度约束

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要加强安全监管,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坚持标准化作业,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积极执行作业标准化,规范化,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掌握设计标准,正确指导施工严格要求每个作业人员遵守造作规程,进行正规化施工,为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endprint

3.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

施工之前还应该制定出科学的救援应急预案。对隧道塌方等事故进行应急演练和相应的应急保障预案。协调好各交通、公安、消防、安监、医疗等相关单位,进行必要的突发事故安全演练。对隧道存在的高危隐患进行安全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处置措施。进行突发事故应急演练时,可对人员的自救、现场的援救等内容等进行全面检验。在演练后还应该召集各相关部门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能够通过演练提高全体人员的事故预防及处理能力。

(三)改善施工条件

合理的施工条件能为人员、设备的工作环境提供较好的条件,在改善施工条件的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安全防范,增加隧道的亮度,改善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控制好温度及湿度等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隧道施工的环境质量。

(四)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建设

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和操作技能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不仅要对岗位熟知,而且对相关岗位也要有所了解。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搞好隧道施工安全的根本大计。项目部对广大职工特别是项目部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安全生产教育,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五)正确选择隧道施工方法

在选择隧道施工方法时,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施工方法应根据地质、设备、工期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二是优先采用全断面或少分部的开挖方法, 以减少工序干扰, 便于机械施工, 改善作业环境, 保证施工安全;三是对地质条件变化大的隧道, 选择施工方法应考虑到适应性, 尽量避免变更施工方法, 打乱施工秩序, 影响安全和进度;四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应有保证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 企业要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 运用网络计划技术, 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中, 要经常分析施工形势和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况, 结合现场实际, 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 按期完成任务。

(六)施工技术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岩性及时调整爆破的参数,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光面爆破技术,依据勘察、测量、计算的岩性对爆破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尤其是对炮眼、药量以及连线的控制,然后根据爆破效果找到存在的问题; 超前支护施工时为提高支护效果,小导管采用加厚无缝钢管,对局部围岩不良地段需要在钢管中插入钢筋,以增加刚度; 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以了解围岩的特性,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连拱隧道施工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制定出不同施工阶段的合理监控测量计划,并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科学指导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重视目测观察,根据丰富的经验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对策和安全保障措施。

结束语

连拱隧道的形式比较特殊,施工工序比较复杂,施工安全管理尤其重要。在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缜密的施工安全组织工作以外,还应该对各道工序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对开挖支护工序的质量控制,盡量保证一次成优,安全稳固。

参考文献

[1]杨秀权,平正杰.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对策探讨[J].隧道建设,2009,S2.

[2]林奎君.连拱隧道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10) : 97.

[3]王明宇.关于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管理论坛,2011,29( 4) : 161-162.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隧道事故
学中文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废弃泄漏事故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进击,时空隧道!
夏季旅行中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