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演员对舞台人物的理解和体现

2017-09-06赵随福

魅力中国 2017年33期
关键词:养子性格

赵随福

戏曲是一门独特综合艺术,不同的行当,有不同的表演程式。程式服务于人物。我主攻行当须生,在豫剧《穆桂英下山》中饰演杨延景、《三哭殿》中饰演唐王、《花枪缘》中饰演罗艺,《包青天》中饰演陈世美、《琵琶赋》中饰演蔡父、《卷席筒》中饰演曹宝山、《窦娥冤》中饰演窦天章等。通过十多年的舞台实践,我想浅谈一些自己塑造和体现人物的體会。

作为一名演员,要想成功塑造一个人物形象,概括说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任务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字手段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

理解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基调,性格基调即人物最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色。如:周瑜、吕布、赵云三个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作为角色,都是穿白靠的武生,虽然外表相仿,但周瑜骄、吕布贱、赵云却是不骄不馁、敢作敢当的好汉,三者之间不同的就是人物各自的性格基调。把握住人物的基调,再进行“光彩浓淡的描绘”,感受他的最细致的情绪变化,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既体现出人物多方面的色彩变化,使人物形象丰满动人,又不至于把人物演偏了,离开他的基本性格。

掌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的行动、语言中挖掘。人物性格是在构成情节的矛盾冲突中显示和发展的。我们理解的人物性格就要从情节的发展中,从人物在情节展开的每个事件里,他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中探求。

演员要反复钻研剧本,分析每个情节,琢磨人物的每一句话,透过字里行间探索人物的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心目中形成角色的雏形,这才有在舞台上、银幕上塑造鲜明形象的先决条件。演员主要是通过研究剧本理解人物,但仅止于此还不够,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是深入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演员需要从生活中获取对人物直接的感性体验,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可以说演员的生活经验的多少、生活阅历的深浅,是创作人物时理解人物、体现人物如何的决定因素。

例如,豫剧现代戏《朝阳沟》之所以能成为经久不衰半个多世纪的经典剧目,就是因为主创人员和演员深入农村生活体验生活,与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仔细观察农民的语言、动作、神情、性格,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才会让剧中人物具有鲜活的语言、鲜明的性格,优美的唱段能把人物的情绪和内心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成功塑造了银环、拴保、拴保娘、银环妈、二大娘、老支书等朴实忠厚的人物形象,几十年过去了,这些人物形象依然鲜活。该剧艺术上质朴、自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语言富有个性特点,唱词生动、风趣,节奏明快,富于音乐性。景色美、人物美、唱腔美、语言美、文字美、故事美,是一部唯美的作品。它让人喜欢,让人回味无穷。

体验与表现同样是演员的基本要求。演员不能仅凭自己的形体、声音去表演,必须投入自己的思想,心灵和感情。一个冷漠的缺乏热情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演员。戏曲表演在注重外在形式,锤炼出各种细腻、优美的表演程式,同时,更注重“神似”,“神似”就是要把人物的精神气质、内心情感体现出来,这只靠模仿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不到的。

演戏就是表演人物,不同的人物,就要有不同的演法,不能千篇一律。例如《清风亭》中的张元秀,《四进士》中的宋世杰,都是白胡子老头。但是因为人物的身份不同,性格不同,穿戴不同,处境不同,所以,他们的行为、性格、情感都各不相同。

《清风亭》的张元秀,是个磨豆腐的劳动人民,年龄73岁,他出场时穿紫花老斗衣。出场的锣鼓是“小锣抽头”打上,走动时两腿要弯,腰要弓,有点驼背。因为,他长年的劳动,生活拮据,所以,才有这样走路的姿态。他的脚步,给观众一种健康、朴实的感觉。在同一个人物,在同一部戏里,也不是从始至终都是一样的脚步和姿态。失子之前的张元秀虽然也拿着拐棍,因为他身体和心情都还好,所以,走路的姿势,就比较稳健。但是,后来养子被亲生母亲认领走了。他老伴贺氏天天吵闹跟他要儿子,他自己也因为思念养子继宝,忧郁成疾,生活更加困苦。年迈的张元秀在寻子的路上时,步履蹒跚,腿更弯了,腰更弓了,而且走路起来,头部要有点微微的摆动,使观众感到这位贫苦老人贫病交加,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在捡子、养子的过程中,他和老伴13年含辛茹苦,精心呵护养子,表现了他心底善良的一面。当养子张继宝为了自己的前程,恩断义绝,不愿与养育自己13年的父母相认,老伴撞柱身亡时,张元秀情绪激动,悲愤地唱出“老婆子撞柱血飞溅”的血泪控诉,他义愤填膺,举起拐杖,追打负心逆子,最后气绝身亡,表现了他性格刚烈的一面。

《四进士》又名《宋士杰》,讲述的是一位专爱打抱不平、见义勇为的退伇书吏宋士杰为蒙冤受屈的女子打官司,告倒赃官的故事。宋士杰仗义疏财,好打抱不平,富有正义感,此剧为须生应工,是京剧大师周信芳、马连良的代表剧目。两人演来风格各异,各有所长。豫剧版的《四进士》为豫西“三张一周”之一张同庆代表剧目。张同庆饰演的宋士杰,唱腔刚劲宏亮,很好地表达了宋士杰仗义勇为的性格。在塑造人物时,根据他的处境、年龄、心情的变化,运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才能演活人物。

演员的表演要“情动于衷而形于外”。演戏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是真是假,真假难分”,“演员一身艺,千古一剧情,既是剧外人,又是剧中人,剧外与剧中,真假一个人。”这些精辟的论述道出了表演艺术的实质。

总之,理解和体现是塑造人物不可分割的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真正好的表演,是演员对剧本、人物的深刻理解,是对人物和生活的精彩体现。生活与技巧,感情与理智,体验与表现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塑造人物的艺术形象。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子性格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
“婿养子”,女婿还是养子(答读者问)
网络晒照突显性格
不是每一个养子都能逆袭
不是每一个养子都能逆袭
性格描绘词
性格描绘词
保管还是赠与
12星座“吃”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