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式下档案观念变革与档案工作创新

2017-09-06刘应新

青年时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服务创新管理教育

刘应新

摘 要:随着档案利用工作的充分开展,社会效益更加普遍,必然会使社会的档案意识空前提高,促进和提升档案观念的变革。档案事业不仅要与国际档案界交流信息,而且要与国内外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各种领域交流信息,只有这样,档案事业才能走出封闭,才能不断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资源,才能步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观念变革;教育;管理;服务创新

一、档案观念变革

档案一词对人们来说应该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具体的对档案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简单地说,“档案是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性信息。”当前我国大众对档案的关注度普遍不高,档案意识非常薄弱,人们对档案资源并不了解,对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不够。

(一)社会大众的档案观念

中国传统的档案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具有封闭性的特点,这一封闭性的特点已越来越受到时代发展的冲击。人们对档案的认知、评价与态度 ,以及运用档案的意识、能力存在着许多不足。在过去人们的观念里,档案就是封闭的,是机密的,在今天,部分档案资料已向公众开放,经济、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记录档案的载体极大扩展了,由纸质档案到声像档案到电子档案,与此同时,档案已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社会大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高。

(二)档案人员的档案观念

长期以来,档案工作人员过分强调档案的保密性,重藏轻用,档案部门都是为保管而保管,重保管轻利用,即以档案工作的基础建设为核心,以为对档案不进行开放,就不会有丢失或泄密的风险,也就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这样导致了大量珍贵的档案一直在档案室内沉睡,没有使其价值得到利用,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有些档案人员封闭自我,安于现状,关起门来管档案,导致档案部门“与世隔绝”;有些档案人员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工作无长远规划也不认真;还有些档案人员被动性强,缺乏主动创新意识,缺乏积极工作、创造成绩的激情。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当然,现代社会也涌现出了很多档案 工作者先进楷模,出色地完成了时代赋予一名档案工作者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高校的档案观念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专业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许多大学也拥有了独立的档案专业、档案系。从社会对档案的需求来看,档案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因此高校要提高档案的知识和科技含量,现代社会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会在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高校的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二、档案工作创新

(一)档案教育创新

档案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决定了国家必须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所以要重视对档案工作者的定期教育,举办各种培训,培训内容要更加现代化、专门化,让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对一个档案工作者来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除了要坚持学习档案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外,更要增强现代科技知识、新型档案管理知识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档案学是一门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既要有专业课程,又有试验和实习课程。档案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更注重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相互渗透,使学生兼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满足未来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档案管理创新

20世纪以来,档案数量飞速增长,檔案的类型也更加丰富多样,从载体上看,有照片、影片、缩微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各种新型载体。长期以来,档案管理更多的是依赖经验管理,以传统手工操作为主的档案管理模式在对档案的保存、整理、利用等方面已远远不能满足客观需求,因而管理创新是档案工作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档案工作者要积极引进现代思想和理念,对传统档案思想加以改革和创新,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新技术、新设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中。

(三)档案服务创新

为社会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传统的档案服务工作方式单一,信息传递效率低,资源共享率低,这种服务的被动、封闭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要加快档案服务创新的步伐,把服务对象从机关、团体扩大到社会各个层面,把服务方向由单纯为政治服务转向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服务这样,档案工作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档案利用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利用效果是最能体现档案馆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所以要树立明确的利用服务思想,开展档案外借服务、复制服务、展览服务、信息服务等都是很好的服务形式。服务创新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以开放的心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档案利用服务。

三、档案创新理念的具体实践

(一)建立档案网页,开展网上服务

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网上服务,已成为为社会和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档案工作者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如:输入目录管理数据库,在网上公开部分档案目录,方便查询检索;档案部门与宣传部门密切配合,可以将本单位重大活动中形成的新闻录像档案数字化并及时归档,建立数字化视频档案数据库,以便于宣传和利用。

(二)建立档案数据管理中心

档案部门与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单位档案馆(室),是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丰富,利用率高。

(三)形成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

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部门的服务器上归档。例如:为了方便下级或管理部门、互联网上用户通过网站传送自己单位非保密的档案全文,开发“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归档系统”。可以利用身边联入网站的计算机,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到档案服务器归档,而不需跑到档案馆(室),也不必交任何光盘或软盘。

(四)开展在线服务

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档案部门可以在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让利用者与档案部门利用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讯,进行信息交流,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的咨询,提供查询和资信服务。

参考文献:

[1]沈伟光.档案有话说[M].新华出版社.2010.

[2]薛四新等.现代档案管理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创新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