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兴趣的培养策略

2017-09-06王佳

魅力中国 2017年33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培养

王佳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培养;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我个人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培养的一点建议,意在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在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每当上信息技术课时,还不太了解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在他们看来,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的课,玩什么?怎么玩?基本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干脆认为是用电脑玩游戏。因此当他们在上信息技术课时,一门心思去做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事情,如打纸牌游戏、挖地雷等等。与老师的教学设计背道而弛,表现为消极地对待老师的教学,出现老师讲老师的,学生玩学生的被动局面,教学效果当然无法达成。居于此,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先期让学生了解每节课大致的内容,要达到目标,以及目标完成后能力有哪些提升,能处理哪些问题等。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采用分组探索,组间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寻找答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其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

二、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教学实践也普遍用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使大量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入教学领域,改变了原有的填鸭式满堂灌,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大得到了提高。学生可以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与计算机进行即问即答。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实行个别化学习。而且通过PPT课件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仿真和模拟所创造的情境进行仿真学习,使学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形成一种真实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学科知识的转移,着眼于生活实际,充分体现教育技术学科的生活性和工具性、人文性,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分类。像教材的第一章,让孩子学习开机和关机,让孩子练习打字等,这些问题,教师要因人而异,因为有些孩子已经对此非常了解,所以,要相应地缩短授课时间,减少教学的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了解孩子的具体掌握情况。所以,教学第一节课,是教师以后教学是否得力的关键和起点。第一节课的时候,除了做基本的自我介绍和课前引导外,就是要充分了解孩子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差异和水平,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课程的进度和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孩子准备一张白纸,让孩子具体写出自己对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解,自己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自己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期望值以及自己对信息技术任课教师的要求,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和真实想法。教师再一一总结。

三、认真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认真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把学生吸引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如在《插入图片》一课的教学设计时,笔者是这样做的:结合北京奥运圣火接力传递在我们城市的举行,给学生准备了两份关于北京奥运圣火接力传递的文档,一个没有图片,一个有图片,设计得图文并茂,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从而引出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发现和发现式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并加以积极引导,力求以开拓性的思维,创造性地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注重自主实践操作,品尝成功乐趣

动手能力就是一种实践能力,是探索科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学生——教育的产物,将担负为国家、为世界寻找科学真理的重任。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如在学习“旋转的风车”这一动画补间动画时,以前我总是担心学生自学学不会,于是我演示一步,让学生做一步,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全班有六十多位学生,结果只有几位做成功。如今我痛定思痛,狠下决心,一步也不讲,让学生对照课本、参考学案进行自主实践,结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全班竟有一半多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尝到成功乐趣的学生,看到老师和同学欣赏的目光,自觉指导帮助同学,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好风气。

爱因斯坦说过:“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真理。”扬振宁博士也曾说过:“成功的奥秘在于多動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要注重自主实践操作,给学生品尝成功乐趣的机会。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继奇,邢飞.浅析信息技术课堂纪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

[2]金华泉.巧设问题情境,激发课堂活力[J].新校园,2012(03)

[3]梅兆金.巧用物势语言,促进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02)

[4]康建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兴趣[J].都市家教.2013;(8)

[5]张新华.试论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