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浅析

2017-09-06何国宏

魅力中国 2017年33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何国宏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出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之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还应该采取有效对策,帮助学习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效完成教学内容,密切教学工作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促进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文章探讨分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能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观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导致地理教学依然脱离现实生活,“生活地理”内容匮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太多局限于知识点内,不能在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适当拓展地理知识的思考。二是初中地理教师缺乏对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持续性研究的积极性,教学成绩评价过多注重对学生分数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生活地理素养的培养;三是受中考压力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生活地理化的联系和体验,而过多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忽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只有实施地理教学生活化,通过实际的地理教学能够得到正确的、积极的验证。

二、如何做到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一)将生活引入课堂

地理知识抽象且难懂,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讲的内容,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以具体的实例解决抽象的知识点,一方面学生能很快的接受;另一方面也教会了学生用知识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感受到地理在生活中的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互动,引导着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现象。地理学科是经过一系列的探究得出来的结论,有据可循,学生应以求知的欲望去探索地理知识的世界。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多举一些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知识,在知识中联想到案例,运用到生活,激发更多的热情去学习地理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实例的由来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之时,收集生活资料或是老师的教学经验,尽可能地准备一些与生活贴切的实例,用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兴趣,引出教学的内容。例如,为什么一天是24个小时,一年是365天?教师就可以引出要讲解的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内容。有了问题就要思考,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督促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当知道答案之后,对知识就加深了印象,同时发现地理知识的神奇之处,体会了地理知识的魅力,激发了探索地理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发现地理

在课堂上,有老师的举例引导,问题探索。在生活中,便要有一双探知的眼睛,学习地理的求知心。初中生可以在寒暑假,或者一些课余零碎的时间多出去走走,探索地理的奥秘。知识记在自己的脑中才是真正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获得更多地理常识,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既然说生活中存在很多地理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种种现象就要问问自己能否用地理的知识解释。例如,建造小区房时,怎么样控制楼面的朝阳;每天的天气预报是如何检测的等现象,都能够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探索了自然的奥秘,将自己日常见到的地理现象用学习的知识来解释。还可以通过书籍和网络查找,寻找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积累课外知识。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对世界保持好奇心,保持想要探索世界自然奥秘的心,碰见问题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培养求知精神,开阔眼界,及时和老师、同学交流,共同学习。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

合理创设生活化情境,推动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例如,在洪涝灾害这节内容学习时,可以结合九江地区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当地夏季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这些问题与周围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调查分析,查阅资料可以的得知,当地为山地丘陵地区,过度砍伐、植被破坏、当地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这是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预防这些问题发生,应该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业种植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四)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可要求学生收集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地理故事,并指导学生利用地理课程中所学习的地理风向标知识来判断操场旗帜的飘扬方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主要目标在于指导学生回归生活,让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实际生活服务。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释自然中出现的现象。例如,在进行“太阳与地球的运动”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太阳的方位提出相应的问题,若学生只能观察到其表面现象,教师便及时进行补充,借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对日常生活的帮助,从而帮助学生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在当前的教学体制改革下具有深远的、积极的意义。相关的初中地理教师应当认识到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所在,并积极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实效,力求通过科学的实施策略,使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效得到凸显,使学生的综合地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慈颖.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探讨———以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一节为例[J]才智,2011,25:161-163

[2]陈海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学课程资源,2014,10:16+18

[3]梁会成.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5(2),29.

[4]刘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6),104

[5]冯利奎.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0):8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