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2017-09-06张伟伟何珊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

张伟伟+何珊

摘 要:本文主要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从两个层面(高校类、实证研究类)分析当前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现状并提出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为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一、引言

随着高校英语教学要求的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成为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社会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下,英语教师要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辅导式教学,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动机等因素逐步树立正确的自主学习习惯。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主学习实际上以学生积极、主动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为核心,更多强调的是独立学习、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经由老师直接公布答案的结果。所以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不同高校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梳理当前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现状以及培养其学习能力的策略,从而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和大学英语改革提供参考。

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

(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背景

自主学习主要来源于三大英语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学习者在头脑中积极主动理解并建构所学知识,学习建立一定的知识框架,因此自主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相对独立性以及以学习者为主的主体性。Holec首次提出“自主学习”的概念,即自主是对学习者学习负责的能力,自主是在课堂以外的环境下的独立学习,独自探索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一点恰巧与Littlewood的自主学习观点达成一致,他认为自主学习首先须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最后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风格。自主学习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如果学习者自身不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那么就不可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这与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目标不谋而合,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效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而当前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学习时间的利用率低下,缺乏计划性和执行力;学生对教师机械的教学模式产生疲劳感,无法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成绩代表一切,学习者缺乏对自己自主学习的评估机制。因此针对英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作者发现英语自主学习对英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出了要求。英语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强调并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指引、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课下和学生相互沟通自己教学的问题,努力成为幕后导演而非学习的主角。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完成本专业的学业之外,实际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英语自主学习方面,不管出于何种动机,改变自己的依赖思想,努力成为自主学习的支配者。

(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始于20世纪,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高校类

李小芳(2007)以民族學院的12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其英语自主学习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发现,民族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应具备责任心和自信心,根据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来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邝江红(2012)在问卷调查和集体访谈的基础上,以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为对象,研究独立学院400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和大二学生的英语课外自主学习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该校学生英语学习目标明确但短浅,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缺失,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不足。

陈兆娟(2012)以南京农业大学的202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来研究我国农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策略使用现状,比较学习策略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总体上大一、大二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不太乐观,大二学生在元认知策略上略高于大一新生。

陈渊(2013)以高职高专学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创作性地提出了四大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加强学生自我监控以及营造英语自主学习氛围)并具体阐述了如何实现这四大学习策略。

殷兆武(2015)以自主学习和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从中职高校的英语教学要求和现状的矛盾为切入点,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研究潍坊科技学院2013级动漫专业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并揭露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该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概念了解不足,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自主学习的整体水平较低,消极甚至抗拒英语自主学习且内在动机不足。

2.实证研究类

黄明宇(2011)以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问卷调查和访谈了东北某一高校134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以英语水平中等为分界线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层次。调查结果显示,英语水平中等以上学生可以规划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和方法,但缺乏自我评价以及调整消极情绪,而英语水平中等以下学生只能承担学习责任。

金毅晶(2013)采用分阶段研究,以100名湖北理工学院财务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大一新生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英语课堂和课后作业以及英语学习日记观察的方式,分析刚入学和入学一学期后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变化。研究发现,大部分新生对英语有明确且强烈的学习动机,在两个时期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学习求助和学习方法方面。

王晓静(2014)以西部地区某一大学的2011级146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切入点,以自我决定论为理论依据,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英语自主学习动机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自主性较高,对元认知策略认识总体不足,在动机连续体上动机的自主性越高,英语学习动机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性越强。endprint

武雅薇(2014)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英语情况,研究指出,该校网络覆盖率较高,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英语的比率较低,学生无法有效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进行英语自主学习。

郑路路(2016)以130名成都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为对象,以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态度积极,但执行力较弱;学习的内部动机不足,对学习策略认识不足,对学校学习资源利用率较低。

(三)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从思想上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习策略

大学教师可以通过周记、日记、面谈和学习者合约的方式,讓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努力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学会独立自主学习,明确英语自主学习的目的和益处,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互相监控对方的学习进度,相互促进,组织和管理自主学习,从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2.转变教学模式,努力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由以往的“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学生以语言交流为主,以教材为媒介,通过语言和教材独立自主探索知识,将课堂真正地归还给学生,所以教师应努力寻找新的教学模式,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

3.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通过网络资源从外部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样灌输了一定的知识,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三、结语

语言学习是循序渐进不断累积的过程,自主学习更是如此,需要更多的坚持和毅力。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生活甚至终身学习中受益匪浅,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来共同完成,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杨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 苏若菊.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 方雪晴.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网络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9(5):60-64.

[4] 文慧.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 石磊,马宗玲.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26-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策略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策略
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浅析培养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
运用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探究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做实践学习策略理论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