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准解答策略探究

2017-09-06赵萍

文学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初中语文

赵萍

内容摘要:现代文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重点考试内容,易失分、难得分,本文围绕如何指导学生在此类题型中提高得分率,详细阐述了读文、审题、解答的相关策略,以帮助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更好地开展针对性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 精准解答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体多、题型活,具有命题主观性强、答案多元开放的特点,既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核,更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检验,是教学的重点、考试的难点、得分的“洼地”。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和固定答题模板,却有答法规范、得分套路。能否在阅读理题中少失分、多得分,不仅取决于学生的基本功,还取决于解题技巧,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坚持“既授之以鱼、又教之以渔”的原则,在授课中把相应知识点讲细讲全的同时,将相关答题术教会教透,确保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多得分、得高分。

一.粗精结合、快慢有度,着力提升读文效率

读文是答题的基础。阅读理解文章一般在千字左右,以正常语速诵读,需用时4-5分钟。考试时,不可能斟词酌句地阅读,必须有重有轻、有取有舍,确保事半功倍。

一是略读整体篇章。读文好比游庐山,通读全文,有助于从一定高度、多维角度把握文章。把基本结构弄清。阅读理解题中的文章都是挑选出来的优秀作品,语言严谨、结构严密。可通过综合分析题目、首尾段以及段落之间逻辑关系等,整体感知大致行文脉络。把大概文意搞懂。阅读理解文长题少,答题前不需要字斟句酌。可采取速读的方式,从宏观上总体把握记叙、说明、议论的人、事、物、理,做到心中有谱、胸中有数。把中心思想找准。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魂”,是把握文章要意的“纲”。应根据文章行文思路、大体内容、思想情感,综合分析、深入剖析,用简短、简洁的语言总结提炼。

二是细读主要段落。提问中直接指明或者间接指向的段落,往往是答案的“栖息地”或“藏身处”,需重点阅读、着重把握。定出关联区间。命题中一般会直接或间接指出文中涉及答案信息的大概位置。可根据提示或暗示缩小研读范围、圈定斟酌区间。划出关键词句。阅读理解答案信息与文中相应关键词句密不可分,可以先快速浏览题目,再在读文时概略找出来标记好,以便在答题时迅速定位斟酌,以节省重头读句、重新找词的时间。找出关系内容。把握一个词的意思、一句话的含义,不仅要从词句表面理解,还要把它放到段落里、全文中把握,按照逻辑关系顺藤摸瓜找出关联内容,确保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是精读重点语句。准确理解把握与命题关联的重点语句,是准确答题的重要保证。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删减枝叶法。树木枝繁叶茂,容易遮挡主干。读句时,应对语句进行适当删减,把核心意思“剥”出来,即找出复句第一层意思,理出单句主干陈述对象,就能把准、把全句意。联系理解法。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把握重点语句语意,需与相邻语句、相关段落、相应语境结合起来体会感悟,才能理解的深、掌握的透。拓展延伸法。阅读理解文章语言精练、寓意深远,不仅需要理解句面意思,还要领悟段内意义,更要掌握言外之意。应把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的不同特点作为打开句子内涵和外延的“窗口”,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就能挖掘出句子表达的真正含义。

二.多维思考、多面切入,切实审清读准题意

认真审题是准确答题的关鍵一环。阅读理解的命题中包含了答题范围、角度、思路等诸多重要信息。而考试过程中,学生往往为了节省时间,急于读文章,而忽视认真审题,甚至常常习惯于一扫而过,经常因片面或错误地理解题意导致答非所问。磨刀不误砍柴功。必须养成全面、仔细审题的好习惯。一是深挖命题信息点。紧紧抓住命题中表达鲜明态度或态度倾向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仔细甄别、反复筛选,准确排除掉无用信息、干扰信息和误导信息,切实找对、找齐其中的有用信息点,准确理解出题意图和题目的真实意思,防止答非所问、答而不对、对而不全。二是明确命题考查点。虽然阅读理解题的题型千变万化、文章无一相同,但是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一般不会超过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善于换位思考、走捷径,即结合具体命题,心里默默对照考试大纲内容,领会出题者究竟是想考查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确保在答题时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三是踩准答题得分点。不少学生甚至语文教师对现代文阅读理解题都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或误区,总觉得阅读理解题主观性强、灵活性大,想得分难,想得高分更难。实际上,现代文阅读理解中的主观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得分点却是明确而清晰的。学生在答题时,要在自己个性化表达阐述中,把与参考答案中与得分点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关键意思表达出来、描述清楚,如此,想不得分都难。

三.因题施策、分类作答,有效提升答题质量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题型总体上可以区分为提取信息类、语意解释类、分析评价类等不同类型。题型不同,解答套路自然也不同,必须做到以变应变、“对症下药”,才能确保答得快、答得对。比如,提取信息类题的答案其实就在文章中某个位置或散布在文章的不同的几个段落、几个语句中,需要学生在前期的读文、审题中快速作出判断、辨别出来。答案就在文中某处的,只要抓住关键句或关键词,提炼一下甚至“照搬照抄”就可以。而答案散布在文章中的,难度稍微大一些,不但要找准还要找全相关信息内容,然后抽取要点,串起来重新组织一下,通过归纳整合、重新组织,就形成了准确率高的答案。又比如,语意解释类题很难在文章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这类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还考查文字组织能力,就是要把理解掌握的信息,用恰当、精准的词句完整、清楚地表达出来。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意思,抓住从命题中挖掘出来的信息点,进行分类,梳理出总共有几层意思,然后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式,一层一层、由表及里地进行领会理解,既理解出字面解释,又领会出深层含义,从中寻找有关信息,适当摘抄文中重点语句,再以自己的理解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最后集中进行归纳整合,组合成完整的答案。再比如,分析评价类题相对前两类题而言,解答的难度系数更大一些,不管是对一个词、一段话,还是对一种观点、一类现象的分析评价,都难以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这时,有没有在读文时对文章进行总体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解答此类命题时,切不可就事论事、就句论句,必须把问题放到整篇文章的总体语言环境里对照思考,将解题思路向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基本观点以及主要态度方面靠拢,反复琢磨、仔细推敲,确保作答不偏离命题初衷、靠近或直接命中正确答案“靶心”。

参考文献

[1]王传印.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

[2]朱宏.如何提高中学生现代文的阅读能力[J].语文刊,2012(14).

[3]韩雪屏.语文课程知识初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4]顾江亚.浅谈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新课程研究,2009(16).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