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情如歌(组诗)

2017-09-06木公

创作与评论 2017年15期
关键词:野草尘世母亲

老年的母亲

找不到小区位置和自己的家门

分不清图片卡片和钞票的颜色

记不住老伴媳妇及自己的姓名

认不得儿子孙子之外的陌生人

但是

把一个个空水瓶摆放整齐

把一粒粒剩米饭捏进嘴里

把一间间房子擦得亮晶晶

把糖果花生饼干藏在兜里

然后

偷偷塞到我和我儿子手里

八十七岁的母亲开始清理记忆

她将尘世的辛劳苦难与卑微

连同奢侈品一样的金钱和喜悦

统统丢进了垃圾桶

仅仅留下爱和洁净

轻松踏上人生余程

此刻

她坐在院子中央

阳光像子宫一样

慈爱地拥护着母亲

母亲,婴儿一样酣睡

父亲是一株高粱

父亲是一株高粱,被秋天收割回家

秸秆金黄,用燃烧的语言,把冰冷的灶膛捂烫

日子一粒粒,慢慢酿出甜香,黍米一样饱满

炊烟里,你的咳嗽潮湿,阳光经年没有晒透

呛出铁锅旁边,我们兄弟姊妹涕泪阑干

穗子威严,扎起一把扫帚,把白天黑夜打理,一尘不染

一缕清风,最终,将父亲像炊烟一样吹散

只留下倔强的根,守望那一片田野

如果明年,又萌出了一茬新叶

那是葱茏的思念,繁茂的春天

一道家传菜

爷爷是棉花匠人

一首温暖的民谣

从民国昂首

弹进新世纪

父亲迈上田埂

走进黑黢黢的地下森林

端着铁饭碗

为国家贡献光明

我戴着眼镜

三尺讲坛幸福耕耘

粉笔一根

描绘桃李缤纷

女儿从大洋彼岸回国探亲

我亲自下厨

拿出家传手艺

猪血煮豆腐一海碗

殷红,洁白,清香沁人肺腑

这道菜,已经吃了四代

专为身体内部

除尘保洁

三把好刀

菜刀

铁匠老爹亲手锻制

炉火中炼出柔软

冷水里淬成刚硬

小锤大锤,千敲万击

磨刀石上一次次痛醒锋芒

水果刀

是从打工仔弟弟家里拿的

废料堆里,他翻出这片断锯

砂轮打磨,再焊上刀柄

让一块高速钢

重新找回金属尊严

女儿从北京

带回一把稀土陶瓷刀

刃薄如纸,吹毛即断

切,割,削,剁

甚至当作柴刀劈砍

日子沉重坚硬

菜刀啃磨,光荣成刃折柄残

沧桑苍老,锈痕满面

锯片转型重生

瓜果无论南北大小

一刀两半,利落如闪电

甜酸从不串味

锃亮永无锈点

陶瓷刀

握在手中舒适

使用轻便

舒适如同我的感叹

轻便宛若这个时代

与野草的战争

与野草较劲了一生

父亲终于疲倦

像秋天田野枯竭的稻草人

任他那些手下败兵

在他捍卫的领土

安营扎寨,蚕食鲸吞

山坡,田地,阡陌,道路

直至将父亲和村庄包围

这个可恨而可敬的对手

雨水中一身戎装

缴获了父亲的锄头犁耙

将最后一把镰刀挂在子夜,并折断柄

日头潮湿,还没有点燃决胜战火

野草已经满山挥舞旗帜

战争无可选择

父亲退回土的怀里

默默

沉睡

母亲墓前

断魂的日子

从千里之外

我回到故乡

站在母亲跟前

一块沉默的石碑

替我陪着无言的母亲

孤独的母亲,为我守着

比天空更加空洞的故乡

阳光刺痛泪水

雾霭翻涌如同满腹衷情

三年了,母亲

墓草荣枯的轮回里,思念长青

母亲啊

尘世冷暖不定

您亲手编织的毛衣

儿携带随身,只是

城市的柏油路太硬

将您做的千层底布鞋

渐渐磨平

安睡吧,母亲

儿又要别你经年

尘世还有宿债未了

顶着一场大雪

也要前行

正如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

所有河流也未必都能平顺至海

沙漠用浩瀚挽留织就陷阱

让某些伟大奔流

夭折于错误选择

也不是每盆炭火都能点燃除夕

飞机高铁车船合成为繁忙春運

总有一些身影徘徊于城市灯海

总有一些眼睛在村口盼成枯井

冬天,风从四面吹来

家是唯一温暖的方向

雪一场场飘落,却

弄丢了回乡的路径

父亲母亲远行之后

我的乡愁无家可归

木公,原名尹青松,湖南邵东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品见于《湖南文学》《山东诗人》《湖南日报》等报刊。

责任编辑 冯祉艾

猜你喜欢

野草尘世母亲
留守
尘世的烟岚
一束野草
一束野草
旋转木马
给母亲的信
最美的花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