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重组模式与路径分析研究

2017-09-05苏坤胜

智富时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经营机制重组管理体制

苏坤胜

【摘 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本文的主要通过研究国企重组的模式与路径,努力探索能够实现国企改革的多种实现形式,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关键词】国有企业;重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质和问题集中出来。由于传统体制的长期影响、历史形成的诸多问题、多年以来的重复建设以及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富余人员过多,生产经营艰难,经济效益下降,一些职工生活困难。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不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全党既要充分认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锲而不舍地努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国有企业是产权属于国家、管理权直接归属中央政府的国有企业,即由现在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出资人职责的特大型与大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宏观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国家财政的可靠来源,同时还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工具,是产业政策的坚决执行者。

最后,国有企业还是特定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特性是外部性、关系到国计民生、有自然垄断特色、关系到国家安全等。因此,保证这些产品与服务的稳定产出是国有企业的重要使命,是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是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所有制布局、产业布局等方面。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所有制布局主要是国有企业多元化产权主体的构建。产业布局的调整是指国有企业群作为一个整体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领域的分布的调整,在需要保留国有企业的产业领域,将通过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来实现国有企业以市场机制对这些产业领域的控制。因此,通过所有制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提高中央国有经济合理化是国有企业重组的宏观目标。

1.促进国有企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作用。随着我国继续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国有企业的数量绝对值和相对比重将继续下降,国有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将继续下降。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将更多地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2.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的经营能力是比较强的,但是各企业也是参差不齐。国有企业在不同产业领域有不同的目标。

二、国企重组的路线分析

(一)国企重组的路线

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实施机制是影响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成效的又一个重要问题。这个实施机制必须做到:第一,保持国资委对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有效监管;第二,能够体现国资委作为出资人的意志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中得到贯彻;第三,在保证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目标实现的同时,使重组的实施过程与现有的国有企业运行和监管机制相容;第四,实现现有的国有企业群体向未来的国有企业群体平衡过渡。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基本方式是建立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专业化经营管理的资产经营公司。这样的公司与现有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相衔接,可以形成一个国资委与国有企业间的一个中间层次。这个中间层的作用是将国资委的出资人代表与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这两个角色分开。这个中间层不但可以方便地以市场机制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并且在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中可以与现有的机制相衔接,避免重大的震荡,较好地完成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根据这种中间层次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资产托管公司和资产重组经营公司两种:一是资产托管公司。资产托管公司专门经营需要退出的国有企业资产,包括行业选择中要退出的,企业经营不善要退出的,辅助性业务要剥离的。此外,还要处理由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中出现的人员、业务等方面的政治经济影响。二是资产重组经营公司。针对国有企业分布面较宽、主业不突出、资金技术分散的情况,对国有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以进一步提高企业集中度,需要采取兼并、联合等主要重组方式。为此,可以选取一家或几家为基础成立资产重组经营公司来具体运作产业内部的重组工作。

国有企业重组的市场化实现形式,实质上是指国有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机构,或采用公开重组信息、以招标等市场行为方式来选择重组对象和实施重组。这一过程是按照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进行的。为了提高重组的效率和实现重组的目标,对于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由国资委决策,但这与国有企业重组市场化要求并不矛盾。首先,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框架下,国资委对所履行出资人职能的企业进行重组活动要遵循市场经济条件的一般规律,即产权、经营权交换过程中必需遵循的一般要求。其次,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重组活动将发生在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资本之间,包括我国的民营资本和外资资本。因此,大量的国有企业重组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这不仅规范国有企业的重组过程,而且将促进中央国有资本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二)国企重组的方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五大报告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论述,全面理解和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府对国家出资兴办和拥有股份的企业,通过出资人代表行使所有者职能,按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对所有者的净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不得损害所有者权益。各级党政机关都要同所办的经济实体和直接管理的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

(2)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替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替、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

(3)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

(4)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要逐步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机制。

(5)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竟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标准,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猜你喜欢

经营机制重组管理体制
转换经营机制 加强企业创新
创新经营机制 推动持续发展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