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城村“财主村”

2017-09-04潘朝阳黄小杭李乾浩

海峡摄影时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建瓯古民居古村落

潘朝阳+黄小杭+李乾浩

党城村,位于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东北侧,素有“钱粮跨五县,东河金党城,建郡君子乡”之美誉,兴于唐末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43-945年),盛于明清时期。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建瓯,古名建州,美称芝城,“福建”就是从“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得名。建瓯地处福建省北部,是武夷山下,建溪河畔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在建瓯这座有着1800多年建县史的文明古城里,散布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村落,随处可见百年以上的老宅。

走进这些古村落,袅袅炊烟升起,鸡鸣犬吠成曲,总有一座小院在你毫不防备的时刻,一下跃入眼帘,忍不住用手轻轻抚摸那磨砖对缝的墙体,轻启被岁月侵蚀得颜色斑驳的大门,微醺的风徐徐吹来,有烟火的味道,有浅浅的思绪,这就是建瓯先民日常生活的居所!当砖石土木砌构的建筑完善了它遮风挡雨、保暖安居的基本功能后,最终成了人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它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包含着人们生活的理念,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是一种对故里的眷恋,是一种对家的感觉……

现存的建瓯古民居,主要有“库厝”“竹竿厝”和“三拼厝”三大基本类型,“竹竿厝”一般由厅堂、厅房、后房、厨房依次相连,用板壁相隔,多为小户人家所居,现仅在建瓯长桥门一带尚保留着一片分布区。“三拼厝”一般由左边的厅房、后房,右边的厅堂、后阁以及其后的厨房等几个部分用板壁相隔而成,多为中等人家所居,至今在建瓯城区尤其是北辛街较为集中。而“库厝”为古代富商和官宦的住宅。在建瓯一些偏远乡村由于人为毁坏较少,至今还保存了一批较为典型的大规模库厝,成为建瓯古民居的一大宝藏。东游镇党城古民居群落便是这些“乡村豪宅”中一颗精致奢华的明珠。

东游镇的党城村,距城区55公里,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如今,党城古村落仍完整地保存着一条长街,全长1000多米,宽2米~5米,明末清初的古建筑80余栋,面积达2万平方米,这样大的规模,在闽北应该也是屈指可数的。景观建筑有书院祠庙、驿道码头等党城八景。临溪门坊有砖雕“君子乡”三个大字,显示了这个地方是受过朱子理学薰陶的,这里治安稳定,社会和谐。整座党城古民居群,房屋多为两层砖瓦结构,四至八拼、二至三进厅的大厝,虽然没有都市大户人家那种恢宏气魄,但建筑精美,采用砖雕、石雕、木雕等工艺;古建筑的梁柱、斗拱、檩、墙面、窗棂、天花都雕梁画栋,花鸟虫鱼、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楹联匾额工艺各具特色。现存石雕门联“理学渊源行紫阳,入缨奕礼叨丹陛”、牌匾“道继紫阳”各一块。古街沿村落呈半月形,村中小巷平面上组成多个“井”字结构,环环相扣,空间适度宜人,建筑有退有进。通过一条里弄牌楼大门进去,里面或四幢或八幢,幢与幢之间有厅,有的厅是会客场所,而有的厅则是女眷的活动场所,前厅与后厅的房梁上设有转轴,装有卷帘,如果有客人来访,就放下卷帘,以此为界,年轻女眷一般不出此帘。古村落整体风貌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给人以美感。

党城古民居不仅体现了闽北民居地方性、乡土性的特征,整座党城古民居群,更像是一部完整的闽北居民文化史。党城村以叶姓为主,南宋初(约1127年)来到福建,明正德年间(1506年)兴起,村子现存的大部份古民居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党城的兴起与“建木”产业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瓯盛产杉木,是全国杉木中心产区之一,所生产的木材具有材质优、数量多、生产快、周期短等自身独特优势,深受各地木商的青睐,弛誉海内外,素称“建木”。明清两代,建木生产已颇具规模。到了民国5年(1916年)杉木已成为建瓯最大宗的出口商品之一,年外销木排达2000连(折4万立方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木还一度以黄金交易,每筒正材(长1.44丈,口径6寸),售价黄金三分;一连木排(折145筒),可值黄金3.45两。

建瓯市东游镇林地面积48.9万亩,是闽北主要林区之一,加上历史上这里的水运发达,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东游党城渡口最为鼎盛,是当时政和、松溪两县通往建宁府必经的官路驿站,党城因而成为建木最大的输出地。党城建木商人正是凭借着这一天赐良机,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纵横商场,身藏万贯。中国古代有钱人总是热衷于买田置宅以光宗耀祖,发家致富的党城人自然也不例外,他们在家乡大兴土木,一座美丽精致而近乎奢华的古村落因而日渐兴旺起来。

颇有传奇色彩的党城古民居,承载了几代建木商人不朽的创业传奇,更讲述了普通村人一个个快乐而简单的日子。

随意走进一处院落,那阁楼式的主房就占据了你的视线,大多数房屋的二楼起初只是为了从外面便利出入或让阳光能充足地照射到储藏的粮食,日子久了,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里常常成了孩子们躲迷藏的“秘密基地”。玩捉迷藏是童年常玩的游戏,爬上自家的楼上,每个堆放粮食和杂物的缸缸罐罐、箱箱柜柜都是躲藏的好地方,许多时候只要自己不下去,小伙伴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有时直躲到太阳落山,也不見同伴来找,这时才有些紧张和胆怯,似乎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了,还好听见母亲在声声呼唤着,这才怯怯地下楼。

还有一种阁楼上面是可以住人的,这样的房屋二层相对举架要高些,很多讲究的人家还在前面修出回廊,装修隔扇门窗。这自然多是大户人家深宅内院的主房,很多是小姐们的闺房绣楼,遥想当年,在这里不知演绎了多少凭栏处,见疏影几枝横斜,伤春悲秋的故事!

最让党城人引以为荣的是溪巷临溪门坊砖刻的四个大字——“君子之乡”,可以说,这是对党城最大的赞誉,也折射出党城理学文化的浓郁。关于这四个大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乾隆十四年,党城作为官路驿站,街市旺盛,往来商船不断,不少松政一带的商船经常在此过夜,多次往来却从未见货物丢失,夜里也从不需人守船,客商们为党城纯朴的民风而感动,就合资赠送了这块“君子之乡”的砖匾。历经百年的风霜,如今“君子之乡”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依然清晰可见,默默地诠释着党城人民质朴的情怀。

猜你喜欢

建瓯古民居古村落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建瓯警方成功规劝涉嫌跨境电信诈骗嫌疑人投案自首
福建:“建瓯锥栗”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上)
福州、建瓯和武夷山大气氮/硫湿沉降特征分析
火焰山下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