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遵循

2017-09-03杨佳斯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

杨佳斯

[摘  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新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是党长期执政需要克服“四种危险”、迎接“四种考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9-0030-0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标志着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体框架逐步完善。坚定不移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不竭动力。全会通过的《准则》提出了160多项重大举措,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画龙点睛之笔,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占有至高地位。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中起关键作用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巩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当下党内政治生活的鲜明时代特点。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纵观建党波澜壮阔的96年,中共在最初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迅速发展最终夺取政权,是因为我们党总能通过认真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历史上,列宁从维护组织纯洁的角度首次提出“党内生活”的概念。1902年9月,他在《就我们的组织任务给一位同志的信》中提到:“我们解决严重的冲突和意见分歧,实际上根本不是‘按照章程投票,而是用斗争和‘退出相威胁,这我们谁不知道呢?我们大多数委员会近三四年的党内生活,就充满了这样的内部斗争”。[1]18我们党最早使用“党内政治生活”概念的是蔡和森。毛泽东在批判党内主观主义错误时指出:“纠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2]最早在党内法规文件中使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概念是在1980年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和基础,开启了党建新常态。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具有重要地位

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起点。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在实现自身使命过程中协调处理党内各种关系、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全面从严治党涉及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先抓什么、从哪里入手十分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党建工作也是如此,党能否团结一心、步调统一,党内能否气正风清、昂扬向上,是党的领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执政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关键,我们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放在党内自身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上。

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难点。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问题不会一下子彻底解决,务必要常抓、紧盯。刚解决的问题也会出现反弹状态,稍一放松警惕就会由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有的放矢,形成对各种歪风邪气和违纪乱法行为的震慑,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际、解决在未形成严重影响之时。[3]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准则》是对我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为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根基。

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中之重,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极大凝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党内生活教育功能弱化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改革逐渐深入、社会流动加速,“支部建在连上”的党建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如何实现对党员的有效管理和党建的全面覆盖是我党面临的一个新难题,同时不严肃的党内生活已经弱化了其管理和教育的功能。目前,不少党组织的政治生活社团化、娱乐化,几近混同于群团活动。在有些经济组织中,党内政治生活甚至成了讨论业务问题的场合,即使是开展民主生活会,也是走走形式,读读报纸文件,遲到早退。

(二)党内生活政治功能弱化

党内生活政治功能的弱化更为显著,执政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内生机制遭到破坏,一些潜规则侵入党内甚至大行其道。在党的某些基层组织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党组织官僚化现象,存在一些特殊党员凌驾于党组织之上,他们政治生活和组织观念淡漠,使得民主集中制难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严厉批判在党内搞“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这些现象的本质,正是因为党内出现了在政治领域基于物质利益形成的“团团伙伙”,他们由各种利益驱动联络,借助手中权力谋求小圈子利益,用哥们义气代替同志友谊,用人身依附代替上下级关系。这些人在政治上互相依靠、经济上互为利用,把党的组织、党内生活当成了捞取个人好处的“私人俱乐部”,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党内政治生态。

(三)党内政治生活自我净化能力弱化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武器,同时也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在革命战争时代,党组织所有成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每一位成员都能够真诚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如今随着压力环境不同,“同舟共济”的政治生态发生改变,好人主义盛行,同志关系复杂化、庸俗化,党内生活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开会时喊“向我开炮”,实则心知肚明互相提点希望。

(四)党内生活监督功能弱化

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存在。监督制度操作性和实效性不强、监督主体比较分散、监督责任不够明晰,尤其是对高级干部的监督没有发挥作用。党内生活监督功能弱化,导致党的领导力弱化、党的信服力弱化、党的建设力弱化。这些问题像病毒一样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伟大工程埋下了隐患,使一批党员干部一步步由“好同志”沦为“阶下囚”,这需要我们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作用,从问题出发,精准发力,管党治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抓住要害,把一切病毒都熔干净。

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举措

《准则》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为新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明确要求。全体党员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纪律性,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局面,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沿着正确道路和方向不断前进。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

坚定理想信念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这是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点。

1.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注重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筑牢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核心和灵魂,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

2.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形式。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抓好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抓好党校主阵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集体研讨、个人自学、专题调研等方式相结合,提升学习效果和质量;运用全媒体、分众化的传播互动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加强检查督促和完善学习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悟原理、读原著,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3.对照党章党规分析自省。党章树立了共产党人的标准,要经常对照党章,找差距查问题,强化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先锋意识、责任意识,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党规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准则》是党内生活的基本规范,每个党员、干部要自觉用《准则》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查摆问题,深刻分析,切实做到知所为、知所进、知所止,尽职尽责为党工作,靠敬畏抵御诱惑,靠戒慎防微杜渐。全体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用信仰信念夯实铸造全体党员的信念意志,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

(二)坚持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障。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党形成了以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规范。

1.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度。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不正常、不规范的问题,与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力有关。“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要正确把握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的集中必将导致独断专行和“一言堂”。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才能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结果,没有集中的民主势必导致软弱涣散和各自为政。只有实行正确的集中,才能坚决维护党的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4]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以完善和落实决策程序、议事规则为核心,把笼统规定进一步明确化、把原则性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内活力和潜能。有效强化监督问责,加强对一把手落实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防止出现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和特殊组织,坚决杜绝不受纪律规制的特殊行为和特殊工作。

2.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经常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强大武器,用好、用对,发挥其巨大作用。首先,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考核指标,激发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动性。“一把手”要带头会前沟通、带头指出存在问题,形成一级带一级的生动局面,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蔚然成风。其次,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常态。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当遇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记录,根据问题进行逐一的研究分析,制定成熟的应对方案并附上整改周期,做到有针对性、有效率的修改。在整改的过程中要接受群眾的监督、批评,把整改的过程放在阳光下进行,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3.严明党的纪律。“制度治党的意义在于以制度化、程序化、具体化方式治理党内政治生活,保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严明党的纪律规矩是强化制度治党的本质。”[5]抓住“严明纪律”这个保障点,厚植依法依规治党理念,着力强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规制约束。首先,严明政治纪律应从遵守党章、党规开始。全面理解党的性质,牢记入党誓言,铭记党的宗旨,对党绝对忠诚。党员干部要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心存敬畏、严格遵守,进行自查自纠,谨言慎行,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无纪律必松散,无规矩必混乱,制度的笼子要越扎越紧,规矩的红线要绑住“任性的权力”,真正实现用制度管党、用权、治吏,“红绿灯”的权威立起来了,规矩意识在干部心中才能落地生根。其次,严明纪律应向中央基准看齐。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严格的纪律是党的政治优势,是铸就良好党风,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存在着淡化政治纪律的不良倾向:有令不行、有规不依、有禁不止、歪曲党的历史、丑化党的形象、懒政庸政怠政。在基层,少数党员妄议中央决策、贬损党的领导;在高层,有人搞非组织活动、泄露国家机密、背着中央另搞一套。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使党的纪律和规矩成为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刚性约束,切实维护纪律规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严格贯彻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推进、抓住重点。

1.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三会一课”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是我们党严密党的组织、注重思想建党、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的制度安排和鲜明体现。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高党员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要创新形式,突出党性锻炼、政治学习和教育,坚决防止形式化、表面化、庸俗化、娱乐化。

2.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法宝。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要查找突出问题,《准则》的每一条每一款,都为我们提供了诊治疑难杂症的药方。党员领导干部要对照《准则》,学思践悟、融会贯通,把自己摆进去,从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短板,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对组织负责,对干部负责。开会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深化学习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谈话,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不纠缠细枝末节、不搞无原则纷争。

3.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在党的组织生活中来管理党员队伍。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加强党员管理,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具有重大意义。在新形势下,坚持民主评议制度,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增强党的战斗力,使党员增强自我净化能力,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努力实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在不少方面虽然取得“优势”但还没有达到“胜势”,虽然有了“起势”但还没有形成“定势”,加强党内监督是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

1.管严管住“关键少数”。即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治国必先治党,治党首在治吏,这是由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执掌重要权力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2.管严管住选人用人。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一不信服之人会导致官场术盛行。要把干部标准认真落實好,凡属干部任用问题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严禁因时间太紧来不及研究而简化程序,严禁借问题太小不必要研究而绕过程序等现象,有了好干部标准,广大干部群众心中就有了“一杆秤”,用这杆秤就能“称”出干部的好坏。选人用人改变“唯票”的做法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工作能力而不是放在搞好人际关系上,通过严肃的党内生活对选人用人进行监督,严密工作程序、严明换届纪律,使选用的干部始终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守护人”,以用人环境的气正风清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决不能让政治上失德之人损害党的形象、祸害党的事业。

3.管严管住“四风”。大量腐败案件表明,一把手监督常常是薄弱环节。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补足监督短板,构建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从宽、松、软真正走向严、紧、硬,拔“烂树”、护“森林”,保持足够的“定力”,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毛泽东选集?押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商志晓.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五个维度[N].学习时报,2016-11-28(004).

[4]杜中武、殷庆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6).

[5]李辽宁.党内政治生活: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点[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

责任编辑  张小莉

猜你喜欢

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
法官独立制度之保障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研究
道德社会构建的制度保障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治党的逻辑必然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的三个维度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追求正义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