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太胆小,家长莫逼迫

2017-09-03郑金美

青春期健康 2017年16期
关键词:胆量心理学家宝宝

■ 文 郑金美

孩子太胆小,家长莫逼迫

■ 文 郑金美

宝宝胆量太小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婴儿生来惧怕两样东西:一是怪而大的声音,二是身体失去支持和跌倒,其它的惧怕心理都是后来养成的。而后天因素与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

倩倩健康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唯一让父母担心的是她太畏缩,在人多的场合,她总是静坐一旁,别人问话,脸涨得通红,不答话,有时咬铅笔、吮手指,对旁人似乎没有什么兴趣。心理学家指出,倩倩的这种情形,在心理学上一般称为“退缩行为”,这样的孩子在团体中很容易被别人忘记其存在。

对于倩倩这样的孩子,许多家长常用威逼利诱的方式试图改变孩子,如逼孩子跟别人一起玩,如果不肯就罚;有些家长则使用激将法,故意用难听的话刺激、羞辱孩子,如说孩子“胆小如鼠”“缩头缩脑像只乌龟”等。其实,要使孩子克服畏缩,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具有自信心。

畏缩的孩子一般自信心很差,不大知道在人多的场合应该如何说话、行事,怕自己样样不如别人,引起别人耻笑。因此,家长的态度必须是温和而有耐心的,要多鼓励,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多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引导:

首先,家长要为宝宝多创造一些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和机会。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总是呵护有加,孩子势必少了与人交往的经验,也就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显得比较被动。父母要带着孩子多串串门,多参加一些聚会,孩子会在观察父母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同时,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会比较放松,胆子会大起来,逐步产生自信。

其次,让宝宝建立自己的交往圈子也很重要。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单独和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跟大孩子玩,能学会遵守规则;跟小孩子玩,可以学会照顾别人。等他交到几个好朋友之后,胆子自然就大了。当然,年幼的孩子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小“纠纷”,最好试着先让他们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了,大人再出面。

再次,家长通过适当的体能锻炼,让宝宝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也是不错的,不但可以发展宝宝肢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大脑思维发育,更可以直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最后,在家里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自己在另外的房间玩耍。家长要时不时地和他说几句话,让他放心。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有意识地给宝宝设计一些情境,比如让他单独去另一个房间给你取书或是他的玩具,锻炼宝宝的胆量。

宝宝胆量太小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婴儿生来惧怕两样东西:一是怪而大的声音,二是身体失去支持和跌倒,其它的惧怕心理都是后来养成的。而后天因素与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长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做错事时不当的指责,都可能导致孩子胆小。而能否解决宝宝胆小的问题关键在于父母,而且基本上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当然,要缩短孩子适应环境的时间,主观努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即便是天性懦弱的孩子,也可以在教育下尝试新的应对方式,而非总是被动和忍让。如果孩子一直不能选择新方式有效地应对“强横”,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学习人际交往中适应性行为的机会。

因此,父母不要忽略孩子表现出的“胆怯”感受。一是以大人经验看似简单的事,在幼小心灵中“非同小可”,父母应该耐心讲解。或许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你讲的知识,但是讲解本身会让他感觉危险的程度在减弱,起码在这个时刻是安全的。二是父母支持对孩子很重要。当孩子真的处于恐惧中时,他需要家长实际的支持和陪伴,不仅限于口头安慰,最好在行动上让孩子感到父母理解他。对于幼童来说,父母就是依靠,和父母在一起是绝对安全的。

此外,父母千万不要轻易批评孩子是“胆小鬼”。因为幼儿尚不能自我评价,自己好不好全由大人说。如果孩子感觉自己被人视为“胆小鬼”,有可能就不愿再去尝试那些“胆大”的做法而维持“胆小”的状态。父母不要不断地责怪孩子表现不佳,允许各种各样的弱点贯穿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才是理性的父母。

(编辑 王娜)

猜你喜欢

胆量心理学家宝宝
谁更难过
人生什么最重要
《铁血战士》 R级恐怖片,有胆量就去看!
心理学家
胆量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雅量与胆量良性互动促进民主监督
可爱宝宝超级秀
e言e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