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马尼亚白求恩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2017-09-03高荣伟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芝兰战地白求恩

◎高荣伟

罗马尼亚白求恩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高荣伟

罗马尼亚医生布库尔·柯列然是一名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二战全面爆发后,他得知日本侵略者正在蹂躏中国的土地,便立即与战友们发出“中国告急,紧急向中国人民支援”的号召,随后被分成两组派往湖北和两广前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救治军队和当地百姓,防治传染病,培训医务人员,普及医疗卫生知识等。柯列然等人到中国后,立即参与到院抢救抗日战士和当地百姓的队伍当中,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病人的关爱赢得了当地军民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由于缺少人手,柯列然给妻子写信,动员她也来中国。妻子接到信后立即动身,于1941年初抵达中国。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丈夫给她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柯芝兰”。

柯芝兰一到中国,便坚决要求去抗战前线工作。此后,夫妇两人并肩战斗在云南蒙自和粤北的乐昌等地。

由于前线不断有伤员抬下来,病房不够用,后方只好将伤员送到寺庙和居民家,即使这样也应付不过来。于是,柯列然动员士兵就地取材,用竹子架起病室,搭起竹床篾桌,建成一所简易的竹制医院。不过,最为紧缺的是药品。为了解决药品问题,柯列然就地取材,能代用的代用,可配制的配制。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坏了,柯列然就不断维修,并设法自造。医护人员稀缺,人手紧张,一时间得不到补充,柯列然就办起战地培训班并亲自上课,进行救护知识培训。

当时军队驻地伤寒、霍乱、疟疾、疥疮、回归热等传染病肆虐。一次疥疮大流行,成千上万的战士感染上了这种疾病,却没有特效药进行防控和治疗。很快,这种传染病严重影响到了部队的战斗力。皮肤科专业毕业的柯列然决心研制出一种新药来。经过反复试验,他发明了一种溶液来治疗这种传染性疥疮,不仅取材容易,而且效果明显。大约两星期后,战士们的疥疮被根除。“柯大夫方法”在部队迅速推广,治愈将士四万多人。

为了救护伤兵,柯芝兰也跟随丈夫,在战地医院跑前跑后。起初,伤兵们的目光只是好奇地跟着柯芝兰的身影,因为她是女大夫,且是洋人,谁也不敢与她说话。慢慢地,他们见这位女大夫脸上总挂着微笑,和蔼可亲,与她的距离渐渐缩短了。很快,换药打针时,他们都抢着要柯芝兰大夫来。

尽管来到中国的时间不长,柯芝兰感受到的却是来自战地的一种亲人般的温暖。1943年,柯芝兰在救治一名伤员时受到感染,不幸殉职。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她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从此,她长眠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柯列然则在援华九年后于1948年回到了祖国罗马尼亚。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柯列然夫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亲切地把柯列然称为“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

编 辑/羽 川

猜你喜欢

芝兰战地白求恩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芝兰书画长卷》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战地女豪杰
芝兰
“战地玫瑰”养成记
芝兰
战地黄花
阿曼达:一个战地女记者的以德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