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快递

2017-09-03

廉政瞭望 2017年15期
关键词:民情腐败专项

资讯快递

绵阳市游仙区纪委到纪检干部家中开展家访。

绵阳市游仙区:分片逐级“家庭助廉行”

绵阳市游仙区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岗位的纪检干部及其家属开展家庭助廉联系访谈活动,加强对全区纪检干部的教育、管理、关爱、监督,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区纪委主要领导负责联系班子成员本人、家属,区纪委班子成员负责联系分管室(部)、联系片区乡镇及部门的纪检干部本人、家属。家庭助廉联系访谈内容涵盖政策宣讲、意见征求、谈心谈话、家德培育、排忧解难等,深入了解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爱好情况以及家庭困难,着重关注家属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干部家属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游仙纪)

成都市温江区:“现场检讨”问责“为官不为”

针对“微腐败”中“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温江区采取“现场检讨”、“区委书记亲自点评不留情面”的方式,让重点项目推进不力的主要责任人“亮相出丑”、“红脸出汗”,强化主责意识,促使全区领导干部引以为戒,切实整治“为官不为”,防止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走过场、走形式,深挖思想“病根”,破除阻碍发展顽疾。下一步,温江区将聚焦不作为、慢作为、不担责、乱作为等突出“微腐败”问题,把整治“为官不为”作为一项重点内容,长效推进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温江纪)

南充市顺庆区:反腐败协调机制助推信息互通

顺庆区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机制作用,有力推动全区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推进。成立以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任组长的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区纪委、区法院等相关职能单位为全区反腐败协调成员单位和联系单位。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区纪委牵头不定期组织各协调联系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解决案件查办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建立线索移送机制,各协调成员单位每月互相移交信访线索、案件查处情况,做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切实提高案件查处的整体效果。(杨铃铃)

宜宾县:“干部访廉”促“廉”风

日前,宜宾县组织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深入全县数百家基层单位、数百个村(社区),与数千名基层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以及数万名基层群众和管理服务对象开展为期1个月的“干部访廉百千万活动”,零距离倾听基层声音,全面收集各级党委政府党风廉政建设重视程度、反腐倡廉工作成效、干部作风建设及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截止目前,共收集整理有效问卷108691份,各类具体问题2153个、意见建议397条。下一步,宜宾县将针对重要行业、重点领域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力促党风政风民风不断好转。(罗运桃)

会理县:多举措剑指变味“升学宴”“谢师宴”

针对变了味的“升学宴”“谢师宴”,会理县纪委利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半年督查契机,对全县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决制止党员干部借子女升学之机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同时,县纪委成立明查暗访组,重点面向全县各酒店、餐馆、农家乐开展专项检查,拧紧制度“阀门”,对无视纪律规定、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点名道姓曝光一起,并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形成狠刹歪风的强大震慑力。此外,县纪委利用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邀请群众参与监督。(会理纪)

邻水县:“三诺三述三评”筑牢基层堡垒

邻水县推行“三诺三述三评”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53个试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村社实情,向村民公开作出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三项承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定期向村民如实通报“三项承诺”完成情况;县纪委、县委组织部采取乡镇交叉评议、随机走访村民评议等方式,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对测评中反映出的具体问题线索由县纪委督导乡镇党委组织调查,对因工作懈怠、不作为等情况导致测评排名靠后的进行严肃处理。(邻水纪)

简阳市:“一信一册一画一牌”助力专项治理“微腐败”

简阳市纪委通过“一信一册一画一牌”,不断提升专项治理“微腐败”群众知晓度和影响力。统一制作“致广大村(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分发到户,邀请群众参与专项治理工作,形成社会合力。面向机关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发放专项治理“微腐败”主题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手册,让广大干部职工明确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找准工作方向。逐一“图说”“微腐败”问题,帮助群众更快更简单地看懂“微腐败”。在单位(部门)、便民窗口和各村(社)张贴“直通车”牌,让举报方式随处可见,引导基层群众发现、举报身边的“微腐败”问题,真正织密“监督网”。(简阳纪)

大英县:三方联动盯紧扶贫领域“微腐败”

今年以来,大英县整合全县脱贫攻坚监督力量,建立完善“监察、审计、财政、扶贫等县级部门横向协作,县纪委、乡镇纪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纵向联动,县纪委机关党风政风监督、信访、案管、纪检各室分工配合”三项机制,统筹联动开展监督检查和执纪审查工作,实行重大事项监督月报告和问题线索定期分析研判,对存在的问题实行集体会审、精准施策,织密扶贫领域“小微权力”监督网。今年以来共联合督查5次,督促整改问题70余个;召开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研判会4次,审查问题线索23件,立案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人,组织处理5人。(文坤易虹君)

峨边县: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微信塔群

峨边彝族自治县纪委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微信群,“村不漏户”全覆盖。各级安排专人加强微信群的管理和维护,将上级微信群联系人“吸纳”入群,指派本群联络人“嵌入”下级微信群,“上连下串”,促使全县形成以县级“啄木鸟”微信群为核心的纪检工作“微信塔群”。“微信塔群”的信息发布采用现场图片、“接地气”的语言等形式,将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新动态、党务、政务、村(居)务,及时在微信群公开。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党风廉政建设、廉政文化等各类信息5000余条,建议意见200余条,问题反映6条。(简爱)

巴中市巴州区:“三级联动两备案”护航民生民利工程

巴州区创新启动“三级联动两备案”,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基层项目全过程均由区级职能部门、乡镇、村社三级共同商议签字决定,实现联动监督管理;项目的立项实施、工程设计变更等关键环节,实行项目相关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双备案制度,形成“多元立体”的监督体系。同时,巴州区把征地拆迁、乡村建设、惠农补贴、救灾救济款发放等民生民利工程纳入监督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人、财、物、事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对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预防。(陈君蓉)

汶川县:“亮牌问责”助力脱贫攻坚

汶川县成立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组,围绕政策落实、项目推进、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巡察,对巡察发现的问题“亮牌问责”,给予“黄牌”或“红牌”警告。被亮“黄牌”的单位或个人,责令限期整改,由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对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干部本人进行约谈。被亮“红牌”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纪委书记和县委组织部长对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干部本人进行诫勉谈话,取消单位或个人本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资格。被亮“红牌”2次的单位或个人,由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对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干部本人按照相关规定启动问责。对涉及违纪违法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向春明)

都江堰市:“片区协作”提升“监督执纪”战斗力

近年来,都江堰市纪委把全市市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划分为7个片区协作组,分别由7名班子成员牵头协调,借助基层巡察、换届风气巡回督查、专项治理“微腐败”、扶贫领域“3+1”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平台,适时开展片区协作例会、典型案件讨论、专题培训等。每月定期到对口联系单位督促指导信访办理、纪律审查等工作,对案件的重要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切实发挥“协同会战”作用,推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转变监督执纪方式,切实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战斗力。(都纪宣)

泸州市纳溪区:1005名民情直报员确保民情直达

今年以来,纳溪区通过自荐+群众推荐,经镇(街道)纪委审查把关,从各村(社区)选派了1005名民情直报员。民情直报员既是党委政府政策、纪律的宣传员,又是收集民意的联络员,还是发现问题的搜查员和整改问题的监督员。为充分发挥民情直报员监督作用,畅通民意收集渠道,纳溪区建立民情直报“日报告”、“周碰头”制度,每天下午4点前民情直报员向镇(街道)纪委报告当天的民情信息,无信息的实行“零报告”;每周镇(街道)纪委组织召开民情直报员“碰头会”,集体会商解决相关问题。(易俪)

猜你喜欢

民情腐败专项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