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达村来了纪检扶贫人

2017-09-03甘纪宣

廉政瞭望 2017年15期
关键词:十字绣种地大蒜

文_甘纪宣

降达村来了纪检扶贫人

文_甘纪宣

民益西拉姆竖起大拇指,用藏语说道“:没想到侯书记还会种地,呀姆热!”她口中的侯书记叫侯俊培,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纪委的一名干部,2015年8月被选派到炉霍县雅德乡降达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近两年来,他扎根海拔3400多米的高原藏寨,摸底子、挖贫因、想对策,始终奔忙于脱贫攻坚第一线。

再苦再难也要修路

降达村属典型的高原寒冷气候,基础设施落后,村内无硬化路面。

侯俊培到村后说“再苦再难也要把修路这件事摆在最前面来做”。通过多方对接,在县交通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降达村通村硬化路于2016年10月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降达村七里布托组村民生活在高山上,住着22户人家,原来的饮水渠因地震、气候等原因,已接近枯竭,村民生活用水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背。对此,侯俊培多次与村支部书记进山寻找新的水源点,积极争取了7.2公里的引水管道建设,并新建了1个蓄水池。

村支部书记巴登格拉兴奋地说道:“一看到家中接通了清澈的山泉,我们山上的村民就笑得合不拢嘴。”

在侯俊培的努力下,当地700米的网围栏也相继投入使用,有效的防止了野生动物破坏村民农作物。

“会种地的书记”

长期以来,降达村集体经济为零,他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反复论证产业发展可行性,最后确定以种植高原红皮大蒜作为降达村主导产业。通过成立大蒜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种植形式,集中流转连片地33亩种植大蒜。

今年3月中旬,经过前期大量的筹备工作,大雪初晴的降达村大蒜种植示范基地开始下种。他与30余名村民一道下地播种,晚上剥大蒜、白天忙耕种,撸起袖子抢春播,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向他投来赞赏的目光,都称他为“会种地的书记”。

据估算,到8月按鲜大蒜亩产700斤的产量,市场单价10元/斤计算,预计收入产值20余万元。

降达村男性村民有外出务工习惯,而多数女性在家务农并照顾老人和小孩,为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他主动联系技校上门开展妇女居家十字绣培训。34位女性参加了培训,并获得误工补助4万余元,人均增收1200余元。

下一步还将联系十字绣厂商,购买材料分发给学员,绣好后统一表装成画组织义卖,使村民不出村就能轻松增加经济收入。

摘掉了“弱村”帽子

一个村发展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基层组织强不强。降达村“两委”队伍能力较弱、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等问题表现较为突出,是典型的党建“弱村”。

针对这些问题,他借鉴其他先进村的经验做法,坚持“四个抓好”,抓党员教育、队伍建设、村规民约、事务公开,成功摘掉了“弱村”帽子。

他还争取帮扶资金1.1万元,鼓励贫困党员养殖奶牛。已获得经济效益4000余元,党龄50多年的老党员泽拉说:“现在我们村变化真大啊,还是共产党好!”

侯俊培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己任,经常深入村民家中走访慰问,了解困难诉求。不管事大事小他都仔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并竭尽全力去帮助解决。

2016年的一天,村里第一次开进消防车,贫困户巴灯四郎家由于天气炎热和用火疏忽,导致房屋起火。得知后他立该报火警,并就近组织周边村民,第一时间前往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村民经济损失,事后积极争取资金3000元解决临时困难。

诸如此类的大小事情,一年多来共解决30余件,赢得了全村群众的高度赞誉。

侯俊培(中)深入贫困户院子了解情况。

猜你喜欢

十字绣种地大蒜
外婆与十字绣
种地钓鱼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智慧农业看“屏”种地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
十字绣
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怪不得种地的农民少了
一针一线绣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