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创业史》与历史的联系

2017-08-31王慧勇

报刊荟萃(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业史柳青历史

摘 要:柳青的《创业史》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中历史和文学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它是在历史叙述的框架之下以文学这种特殊的形式去书写一系列历史事件。作品表面看似是写梁家两代人的创业道路及其结局,但实际是作者对自己所经历的一些历史事件用农民的角度进行阐述,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一部民族“创业史”。

关键词:《创业史》;柳青;历史

一、风云突变的政治事件

《创业史》一书是有生命力的,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既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如实地反映生活的原则,没有跟着政治气候转,也没有因政治活动的影响而歪曲生活的本来面目。柳青在《创业史》中采用以小见大的笔法,用渭河地区的解放来影射当时全国的解放形势,一九四九年的夏天正是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国民党的军队如落叶般被解放军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作品开篇对渭河地区获得解放进行了简短描写,一方面深刻控诉国民党军队败退时所作出的惨无人道地劫掠以及广大老百姓对于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欣喜;另一方面反应老百姓对共产党政权的欢迎以及对解放到来的渴望和始料不及。以梁生宝为代表的贫苦农民再也不用终日惶恐不安地屈身在终南山中去逃避成为壮丁的命运,他们对于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一句“世事成咱们的啦!”反应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贫苦农民的心声,他们真正站了起来,翻身做了主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创业史》对抗美援朝战争也有所描写,作品中秀兰的未婚夫杨明山就是一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他是在解放那年参了军,虽然书中对他都是间接描写,但这也丝毫无法动摇他那光辉的英雄形象。柳青对抗美援朝事件的记述只有寥寥数笔,但却通过抗美援朝来向我们展示秀兰的爱情故事。秀兰通过包办婚姻结识了杨明山,尽管她对未见过面的未婚夫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英雄),但她却没有放弃这段婚姻。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英雄杨明山被汽油弹烧毁了面容,秀兰在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之后还是毅然接受了现实,怀着对英雄的崇敬提前为婆家承担起儿媳的责任,她和她的全家也因此分享了英雄的荣光。

二、探索前进的经济政策

马克思认为,历史什么事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活动而已。《创业史》中梁三老汉一家正是依靠土地改革而分得了十来亩稻地,摆脱了自己家族租种土地的命运,翻身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梁三老汉曾经也梦想着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他谋划着租种地并且拼命地劳动,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只为了几分的置地,因而渐渐创立起属于自己的家业,但是他却没有办到,便寄希望于梁生宝,可是仍旧失败了。但是,由于土地改革政策的实施,梁三老汉使得他的梦想得以成真,类似于梁三老汉的还有冯有万、高增幅兄弟、王二直杠父子以及任老四父子。土地改革重新唤起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激发了他们投入农业生产的热情,使得他们不再为温饱所发愁,进一步解放了蛤蟆滩的农村生产力。同样,土地改革瓦解了像杨大剥皮和吕二细鬼一类地主的势力,也有力打击了像姚士杰、郭世富一样和新社会有着深刻阶级仇恨的富农,浇灭他们那种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从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坚实的政权基础。

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在蛤蟆滩也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创业史》正是以此为主线展开故事的讲述。在作品中,对于农业生产互助组的态度分为截然对立的双方:一方是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力实践互助合作运动的梁生宝及其周围的一系列人物;另一方是怀疑、反对、拒绝和抵制互助合作事业的郭世富、姚士杰等人。前者的活动是是有组织的、公开的和合法的,有当时政策和制度的支持,而且他们可以动用各种资源并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大张旗鼓的来展开他们的活动。前者的代表人物是梁生宝,其他的人无条件信任自己儿子的梁生宝的母亲、贫苦农民高增福和欢喜,还有另外一些人,如乡里的卢支书、区里的王书记、县里下派的韩姓技术员。后者的活动基本上是分散的、个人的和自发的,并且受到各级政府的反对、约束和打击。后者的代表人物有梁三老汉、梁大,还有村里的能人,如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等。

三、稳步提升的思想教育

陈忠实说,“《创业史》是那个时代一部非常了不起的小说,它超越了同时代所有农村题材的作品。”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一些利己主义和堕落的思想开始在部分党员脑海中闪现,他们大都因为自己的功劳而自视甚高。柳青在当时早已察觉了这点,因而在其作品中塑造了“郭振山”的形象,想要以“郭振山”来警醒世人。《创业史》中的郭振山,具有深刻的警策意义。他身为共产党员,却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对互助组冷眼旁观,极力打击它的威信,成为合作化运动的一块绊脚石。他虽然精明强干,头脑灵活,但只顾个人私利,同党的要求背道而驰,这就使他在群众中丧失了威信。他明明走的是一条错误道路,却装腔作势、咄咄逼人一派家长作风。小说通过他的言行与梁生宝的言行的生动对比,把他的这种思想性格揭示得十分深刻鲜明。

但同时,也正是由于新中国的建立,一批新鲜血液注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集体,正是由于他们的吃苦耐劳和不畏艰险的精神使得广大老百姓更加相信中国共产党,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柳青在小说中塑造了梁生宝这个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显示他对党的事业接班人的信心。《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小时讨过饭,长大熬过长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岭当过“地下农民”,跟继父一道饱尝了创家立业的辛酸,并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这个年轻的预备党员,在党的教育下,一旦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就决心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正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聪明能干的领袖人物。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小说抓住他的性格中这一最主要特点,着重描绘了他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实有力的行动。

参考文献:

[1]蒙萬夫.柳青传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0.

[3]文坛陕军.以史家笔法写民族秘史.2007-11-09.

作者简介:

王慧勇(1997.7—),男,籍贯:新疆塔城,学校:辽宁大学,专业:汉语言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史柳青历史
点·线·面·体: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我们需要带有泥土的生活
家族的创业史与兴衰史:评《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
新历史
柳青女儿为父亲写下38万字传记
父亲的《创业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柳青:呈现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