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飞宇:写作是阅读的儿子

2017-08-31毕飞宇

环球人物 2017年15期
关键词:青衣毕飞宇阿Q

他开小说课传授写作技巧,作品《青衣》《推拿》讲述小人物的故事

1964年1月生,江苏兴化人。作家、南京大学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曾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并凭借小说《推拿》于2011年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代表作有《哺乳期的女人》《青衣》《玉米》《推拿》等。

毕飞宇家养了一条大金毛,门一开就往人身上蹭,撒娇示好。金毛取名 “面瓜”,与他小说《青衣》里的男主人公同名。看着“面瓜”上蹿下跳,毕飞宇一脸宠爱地揪着它的两只耳朵往里屋拉。

毕飞宇一向很“宅”,这几年除写作外,他最上心的事就是“小说课”了——2013年春,他成为南京大学的特聘教授,开设讲述中外经典的“小说课”。在课堂上,他讲蒲松龄、曹雪芹、莫泊桑等作家的作品,带着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经典小说之旅”。这些讲稿被集结成书《小说课》,于今年初出版。“我把自己假想成小说的作者,将小说一一拆解。”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小说课”传递的是写作技巧和经验,“并不一定就是对的,只是打开另一扇进入小说的门而已”。

“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是什么?”记者问。

毕飞宇没有直接回答,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2005年,法国一处海滩上,两位摄影师为他拍宣传照,忙乎了两个小时。其中一人突然躺下,让他从面前走过,咔嚓咔嚓拍个不停。当时他觉得很好笑,怎么拍不行,为什么要躺着拍?后来转念一想,为什么人家不能躺着拍呢?换一个角度,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发现。“读小说也是如此,可以坐着看,也可以跪着看,躺着看。”毕飞宇说。

自由开放的小说课

毕飞宇最近一次讲小说是上个月底,在位于甘肃张掖的河西学院“贾植芳讲堂”讲鲁迅。那晚,台下坐满了人,讲座的主题是“沿着圆圈的内侧,从胜利走向胜利——读《阿Q正传》”。

3万余字的《阿Q正传》,在毕飞宇眼中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世界。他以小事件为切口,讲阿Q的“三无”身份(无姓、无名、无归属地),讲阿Q的作风问题,以及阿Q与吴妈的关系,鲁迅创作阿Q的时代意图……

“小说是圆形结构,阿Q是人物关系的中心。在这个封闭的系统里,阿Q的人生等于零,他只是一直沿着自己的内侧,在自己的心中得到了荒谬的精神胜利。”毕飞宇说。

比起这样站在台上作报告式的讲课,毕飞宇更喜欢大学课堂上的小说课。往往就是二三十人,有本地大学生,也有特地从远处赶来的小说爱好者。大家在教室里围成一圈,没有麦克风,每人手上都捧着小说,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字一句往下讲,人人都可以随时打断,提问并讨论。“我可以观察每张脸和每个表情,倾听每一个声音。为什么这样?因为文学是自由的,开放的,谁都不拥有绝对真理。”

他记起去年在课堂上讲《阿Q正传》,讲到阿Q调戏小尼姑,小尼姑很愤怒,骂道:“断子绝孙的阿Q!”他停下来,发起一个讨论:如果这本小说是你写的,你会如何去骂?学生们给出各种答案,有说臭流氓的,有说臭不要脸的等等。

“为什么鲁迅选择‘断子绝孙这四个字?”毕飞宇紧接着抛出问题,大家面面相觑。

“从前往后读作品,从后往前读作者。”这时,毕飞宇开始梳理整部小说的脉络:阿Q最终死了,因为被怀疑偷东西;为什么被怀疑?因为有偷东西的前科;为什么偷东西?因为必须离开故土;为什么离开?因为口碑不好,没人敢用他;为什么口碑不好?因为调戏了吴妈;为什么调戏吴妈?因为焦虑没孩子,想和吴妈生一个;为什么焦虑?因为小尼姑的那句骂。一点一点往上推,最终找到作者“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写作技巧。

这样的小说课,毕飞宇陆陆续续讲了10节。每节课两个小时,他以作者的视角,理出小说逻辑的、非逻辑的脉络,听了他的解读,不少人最直接的感受是“好像从未读过这部小说”。

他讲《促织》,称它“在极其有限的1700字里铸就了《红楼梦》一般的史诗品格”,同时指出其在思想上与西方小说的差距——《促织》的主旨依然是旧式的,“他在提醒君主,你的一喜一怒、一动一用,都会涉及天下……它只是‘劝谏文化的一部分”;他评点《项链》,戳穿了关于这部小说定位的误解,“这不是什么揭露资产阶级的虚荣,歌颂劳动的可贵的小说”,它讲的是“契约精神”,也就是“借东西要还”;至于海明威的《杀手》,他像放电影一样,将小说中的刀光剑影一一揭示出来,让读者看到对话间蕴含的杀气,看到海面下更大的冰山。

毕飞宇讲经典自有毕飞宇的味道。这味道源自他的幽默,让整个文本变得欢快,叮咚作响,回味无穷。他讲张爱玲的“冷”,“我要是遇见张爱玲,离她八丈远我就会向她鞠躬,这样我就不必和她握手了。我受不了她冰冷的手。”

再如,谈起汪曾祺文字的幽默,他觉得用“会心”更合适,“它属于温补,味甘,恬淡,沒有绞尽脑汁的刻意”,并提醒大家不要随便追求幽默,“幽默是公主,娶回来固然不易,过日子尤为艰难,你养不活她的。”

“从《小说课》你会看到,毕飞宇是不走寻常路的小说家,是别具风格的‘这一个读者——像纳博科夫说的‘用心灵、用脑筋,敏感的脊椎骨进行阅读。”毕飞宇的朋友、文学评论家张莉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她还记起,大概是10年前的一天,电子邮箱里突然跳出一封信,来自毕飞宇。信没头没尾,写道:“最近读老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以为是自己写的,却不是,很痛苦。”那一年,毕飞宇一直在读老陀,读的很投入。

读出来的小说家

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必然先是读者。“什么叫学习写作?说到底,就是学习阅读。你读明白了,自然就写出来了。”毕飞宇说,他还由此得出结论: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写作是阅读的儿子。

可以说,毕飞宇的写作成长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童年时,他就开始读长篇,如《剑》《高玉宝》《欧阳海之歌》等。他不只读,而且很快就学会将“读”转化为“写”。小学三、四年级时,教语文的父亲辅导他写作文,要求将一首诗改为记叙文,讲地主欺压小孩的故事。毕飞宇很快联想到《高玉宝》,“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等词信手拈来,还写“孩子的身上一件衣服都没有”。父亲读后,用红笔在作业本上一顿划拉,“寒风呼啸”等都被划去。最后问他,怎么可能一件衣服都没有呢?“我非常生气,都想咬他。”毕飞宇回忆说,后来才慢慢明白父亲的删改——文章必须符合基本事实。endprint

1978年,14岁的毕飞宇离开父母,到县城读高中。一有空,他就去图书馆读书,开始接触伤痕文学,读王蒙、丛维熙等作家的作品。高二那年,因看了王蒙的《当你拿起笔》——毕飞宇将之称为自己的“第一本写作指南”,他开始写作,并按照刊物上的地址投稿。当时,王蒙刚开始“意识流”的写作,在小说《夜的眼》里,王蒙写道:“咣当一声,夜黑了。”一下子击中毕飞宇,他开始不自觉地模仿,把类似的句子用到作文里,自觉得意,语文老师却很不待见。

高中毕业,又复读了两年,毕飞宇考到扬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大学里接触的大都是西方文学,博尔赫斯、海明威等都是那时读的。他真正知道自己可以写小说,是在一堂写作课上。那是1983年秋,黄申寿老师布置写作文,毕飞宇开始炫技,继续“意识流”写作,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没有逻辑,完全依靠人物内心世界的意識去写。老师将之拿到课堂上,批评说“这位同学写了一大堆废话”。他自然不服气,当面和老师争执起来:“你的方法早就过时了,我这才最厉害。”

黄老师没有生气,反而课后邀请他到家里吃晚饭。饭后还把他送到小区门口,叮嘱说:“你好好写,我看好你。”他至今难忘那一幕,“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走路时肩膀都耸起来了,脖子也直起来了,觉得自己真的很行,可以走小说这条路。”

毕业后,毕飞宇被分配到南京特殊教育学院教书。闲暇时给刊物投稿,但“退稿退得快发疯”。后来,他做了一件事:拿出海明威的作品,夜里没事之时,拿一张纸,一支笔,把小说整篇整篇往下捋,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像庖丁解牛一样,捋小说的结构、逻辑、语言等。 “一片叶子,它是怎么长起来的?没人知道,但是,当叶子枯萎,拿在手上抖一抖,除了脉络,别的都掉光了。回头再看叶子,简单了。”

拆解小说,让毕飞宇明白“小说好在哪里”,之后用在自己的写作上。1991年,他的处女作《孤岛》在《花城》上发表。这部小说讲述了3个人意外来到扬子岛,并在岛上进行权力争夺。当时的文学界,“先锋写作”正盛行,受其影响,《孤岛》的语言也满是先锋味。

之后的《叙事》《楚水》等作品,依然没能摆脱先锋的痕迹。这种过于注重小说修辞的写作,让他感到困难,一度写不下去。直到1994年的一天,他突然问自己:你为什么不把眼睛睁开来看看当代的生活呢?他意识到应该“低下头”,将目光转向当代生活,随即开始走上现实主义道路。

因为疼痛,所以写作

《哺乳期的女人》是他转型的开始。这部小说发表于1996年,讲述断桥镇的儿童旺旺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因为对母爱的渴望,啃咬了一个“哺乳期的女人”慧嫂的乳房,在镇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这部小说聚焦女人、留守儿童和老人,有着明显的现实批判,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后来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毕飞宇的成名作,但他自己不这么认为,“写出《青衣》,那个叫毕飞宇的作家才真正出现。”

《青衣》的灵感来自《扬子晚报》。1998年的12月,《扬子晚报》刊登了一则报道,一位身染沉疴的艺术家在北京演出时,救护车就停在人民大会堂西门外。毕飞宇被这个故事击中,匆匆结束手里的一个短篇小说,开始讲述青衣的故事。

筱燕秋天生是个青衣胚子,“命中就有两根青衣的水袖”。这个性格偏执却充满力量的女人,真正把毕飞宇推到人们面前,“好像突然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她,谈论青衣”,毕飞宇回忆说,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在写作上立住了。紧接着,《青衣》被拍成了电视剧,徐帆演筱燕秋,被认为是她最好的角色之一。之后,又被舞蹈家王亚彬搬上舞台,一演好几年。

然而,也是在那一时期,毕飞宇发现他失去了目标。他很清楚地记得,整整13个月,没写一个字,他始终在等,而且害怕:自己这么年轻,就一下子不能写了?等着等着,突然有那么一天,《玉米》出现:村支书王连方的大女儿玉米,十几岁就成为家庭的顶梁柱,照顾弟弟妹妹和母亲,原本要嫁给邻村的一个飞行员,但因家里出了丑事,不得不嫁给一个和父亲差不多岁数的镇上干部。随后,两个“妹妹”《玉秧》《玉秀》也来了,作家毕飞宇又回来了。

如果说乡土女性三部曲讲述的是过去,那么2008年创作的《推拿》,写的则是现在进行时,讲述了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

不管是筱燕秋、玉米,还是盲人推拿师,毕飞宇的笔下都是平凡的小人物,用他的话说都是“疼痛的人”。“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写的小说人物内心都那么疼?都不舒展?其实可以反过来看,结论就是我对内心舒展和人生自由多么地渴望。”毕飞宇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用一摞书换了买房的折扣

毕飞宇的热情在作家圈里是出了名的。采访结束,他执意邀我们共进晚餐,在他家马路对面的一个餐厅。小区门口的马路正在翻修,几个筑路工人蹲在路边吃饭,有说有笑,我们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停了几秒,“他们也许要比我们幸福得多。”毕飞宇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不做任何解释。

他就喜欢这么没有主题,漫无边际地聊。提到南京,这个他生活了近30年的城市,他回忆起自己换房买房的一段经历:2003年,他和太太看中对面的房子,售价5500元一平方米。等到一个月后付款时,涨到5700元,太太劝说不买了,毕飞宇执意要买。付款那天,他拿着一摞自己的书,摆在售楼经理的面前,说:“这是我写的书。”最终,经理给他打了个折。

用书换取折扣,也是无奈之举——写作为他带来盛名,却并没有带来太多物质上的利益。他还提到一件小事,太太最近去看望在美国读书的儿子,他没有同去,因为9月份正好要去美国参加一个活动,可以顺道看下儿子,“路费就省下了”。

上来一盘小龙虾,他忆起童年,乡下人不吃小龙虾和鳗鱼,“因为它们吃动物的尸体”。之后冷不丁蹦出一句:“乡下人看待生死,要比城里人淡得多。”他说,乡下人的幸福是直接的,馒头就是馒头。“而城里人,尤其是艺术家,会把馒头放大或想象——馒头放久了会发霉,会散发臭味,而这臭味一旦感知就挥之不去了。这种感知让人觉得疼痛、无力、难过。”

和毕飞宇相处的几个小时,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焦虑。这种焦虑不是来自于金钱,或者未写完的小说,而是一个作家,确切说是一个知识分子作家的责任。他给知识分子作家的定义是:要有风骨,不是人云亦云、溜光水滑。有对抗性,坚持,骨头硬,不胆怯。

“他有意识地向鲁迅学习,关注社会问题,时代问题,认识到文学不仅仅是文学,好的文学与思想和时代紧密相关。”张莉分析说。

对毕飞宇来说,这两年最大的变化是拿起了手机。2015年8月,儿子去美国读书的前一个月,他买了一部手机——此前他从不用手机。但他和儿子并不经常通话,偶尔的联系就是短信。他也从不把作品拿给儿子看,直到有一天儿子和他说,“你跟《青衣》里的筱燕秋最像,都很偏执”,他发现儿子是懂他的。

在和儿子相处的过程中,毕飞宇也渐渐理解了父亲和他之间的感情。父亲一向沉默寡言,面对他也无话可说,这种疏离感持续了很长时间,常常令他感到煎熬。在《推拿》完稿的前三天,父亲突然失明。“那一刻,我握住了父亲的手,感受着另一个有着血脉关系的男人的温度。”

就在3个月前,毕飞宇站上《朗读者》的舞台,读了《推拿》中的一章,献给自己的父亲。读到“后天的盲人不一样了,他们经历过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的链接处有一个特殊的区域,也就是炼狱……”他的眼中有些湿润,但没有落泪。

在毕飞宇的“人生小说”里,每个人都要经历3个时代:童年的艺术时代,青春期之后的哲学时代,中年之后的史学时代。“中年之后你要印证这个世界。现在的我,更多的是回望和反思——我的人生是什么?去看看我的作品列表和目录,那就是我的过往,我的未来也将在那里。”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衣毕飞宇阿Q
崔父三迁:向南,向南,一袭青衣惊鸿初见
阿Q和老A
青衣
“阿Q断子绝孙”考
毕飞宇的少年心
从文体到人物:论毕飞宇小说创作观念的转变
谁是谁的眼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阿Q森林
渡娘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