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探析

2017-08-31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大学

谢 晶 袁 凌

(湖南女子学院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4)

【文化与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探析

谢 晶 袁 凌

(湖南女子学院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4)

人文教育在高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讨论了人文精神的价值与作用,分析了我国人文精神缺失的基本成因在于人文教育边缘化、课程设置过于功利化、专业设置过于细化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文精神重构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缺失;重构

人文教育是高校教授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其核心目的在于推动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文精神。一般来说,人文精神的出现和形成与长时间所处的人文环境存在密切的联系。虽然当前很多大学生都具备了人文知识,但这并不同时代表着其具有人文精神。

一、人文教育

什么是人文教育?简而言之,人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是指一切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和人文价值的教育。人文教育是赋予人以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是维护和发展人的自由的教育,它与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相互补充。人文教育对于人的影响与发展来说,其所产生的影响绝不单单是人的知识结构与认知范围,同时还广泛地表现在人的思维方式及价值的转变。可以说,人文教育对人的影响十分深远。

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极为震惊。因为人造卫星技术包括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燃料技术、遥控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其代表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对于这样的高科技项目被前苏联率先取得成功,美国举国震惊。震惊之余,美国一直在反思与检讨,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前苏联的科学家大多得到了很好的艺术熏陶,而艺术教育有助于人们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形成,可以说是艺术哺育了前苏联的一代科学家,而当时美国科学家平均所受的艺术熏陶远落后于前苏联。钱学森在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时,他认为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他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此同时,也使他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钱学森特别指出,艺术修养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艺术与文史哲等都属于人文素养范畴,其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近现代以来,我国大学在培养各行各业人才时,由于过分注重学生的专业及技能培养,忽视了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阻碍了中国科技的进步。

二、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大学人文教育被边缘化

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高举的“民主和科学”(俗称德先生与赛先生)的两面旗帜在大学得到了最为广泛及最为彻底的认同。由于我国长久以来的封建帝制,导致在传统人文教育中,真正涉及到民主或与民主有关的因素很少,因此,在“民主与科学”中,西方科学技术(严格说来应该是技术)才真正成了中国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人文学科课程在大学开设的愈来愈少,而科学技术教育却愈来愈多,呈现出不协调的现象。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教育主要沿用前苏联的经验,大学新生进校就实行专业分科教育,而且倾斜于理工科,其在客观上更进一步强化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严格来说是强化了科学,淡化了人文,进而导致人文教育的不断萎缩、变形,并被不断地边缘化。

(二)课程设置过于功利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实施了大学扩招政策,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将其目光转移到大学培养目标及其方案上来。各高校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应该以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因而“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自然就成为高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选择。加之,教育主管部门以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和短期化行为就不可避免。在实用性较强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相应的课程设计也应符合这种诉求,因此,首先受到冲击的必然是那些没有直接应用价值,但对人们价值观有影响、对文化素养有熏陶的人文教育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空间必然受到极大地限制。

(三)专业设置过于细化

1952年,我国大学仿照前苏联的大学体制先后对院系进行了调整,其特点是自大学一年级起,就开始实行专业教育,因此,我国大学自1952年以来,就没有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区分。客观地说,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采用本科专业化的教育模式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当时的中国人才缺乏,各行各业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其对中国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中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从大学本科生规模,还是我国的经济总量,或是国民的综合素质,都较20世纪50年代有显著地提升,而狭隘的本科专业化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规律。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本科专业化教育体制的弊端——过早、过窄、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展。

三、我国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成因

导致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主义导致人文精神薄弱。长时间以来,当代大学生都接受着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科学至上的理念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因此,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变的可有可无。第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危机。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应的是大学功利化办学,其导致大学办学质量下降,就业难等问题突出。此外,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只关心自己日后迈向社会的生存技能,而失去了对人文、信念、理想的追求。可见,大学逐渐成为了经济社会的附属品,人文精神教育逐渐褪尽。第三,多元文化的冲击。在社会转型时期,网络快餐文化、社会不公平现象、市场经济的现实性等对主流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弱化了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导致高校与大学生都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我国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一)明确大学人文教育理念

大学人文教育主要是指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每所大学都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所有本科学生提供必要的人文教育,而且大学人文教育应该成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与此同时,大学一、二年级应该逐渐淡化专业发展教育,否则人文教育将无从落实。因此,各高校需要对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进行重新界定,彻底改变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传统观念,并把大学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人格的培养和个体自身的完善。

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育部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一关键内容,并且批准成立了32个国家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场所,主要用于探究高校本科教育体制的创新改革问题。其中,全球著名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认为,本科教育的转型方向与趋势就是淡化专业教育,低年级主要开展通识教育,而高年级则开展宽口径发展,以弥补我国大学生教育严重缺少通识教育的缺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部门曾经明确提出,要将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等不同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够使他成为一个完整而健全的人。

(二)改革教育体制

大学人文教育之所以不如人意,从教育体制上看,也有其产生的根源。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写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指出的,为了实现科学与专业化的需求,原本对青年人应该进行的培养变得十分残缺,所以,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更加需要关注科技教育,并转变忽视人文教育的情况。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我国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转变过于细化的学科分科,以让教育者在接受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充分、更加完整地开展人文素质学习,以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进而让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三)完善教育体系

首先,强化学科建设工作。发挥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让学生接受人文素养的基础性教育。其次,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培养当代学生的人文精神来说十分关键,其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最后,发挥社会实践的人文教育功能。高校要明确社会实践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将社会实践教学融合到高校人文教育体系中,建立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勤工助学、创新创业等相融合的教学管理体系,让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四)人文传统的培育

人文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如果缺乏人文精神,只能算是人文知识的传授,难以从本质上实现完善人的综合素养的作用,而要形成人文精神,必须依靠人文传统,高校可对中西方的经典人文文献进行梳理,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传授给大学生,以让大学生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

(五)优化社会环境

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无疑对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推动作用。当前,由于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不过硬、徇私舞弊、贪污堕落等,其给部分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与是非观的形成。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人文资源作为大学生教育基地;加强正能量的宣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整个社会应形成合力,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精神发展空间。

五、结语

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其重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要正视大学人文教育被边缘化、课程设置过于功利化、专业设置过于细化的现状,深入探索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成因,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策略,以弥补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1]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得到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7.

[2]方克立.钱学森之问与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版),2010,(4):11-13.

[3]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38-65.

[4]美国《人文》杂志社,三联书店部.人文主义:全盘反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33.

【责任编辑:王 崇】

汉 商

G640

A

1673-7725(2017)07-0119-04

2017-05-10

本文系2015年度湖南省教科院十二五课题“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项目编号:xjk015cgd027)的研究成果。

谢晶(1980-),女,湖南衡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