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策略

2017-08-30江寿春

卷宗 2017年16期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衔接兴趣

摘 要:做好初高中教材衔接,优化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思想政治学习。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衔接;兴趣;能力

初中学生进入高一后,普遍感觉高一思想政治难学。从以往高一学生的成绩来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初高中知识跨度大,加之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容量、教学节奏变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了初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出现了“台阶”,让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普遍不能立即适。如何消除这个“台阶”,使学生顺利完成由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尽快适应高一的思想政治学习,这是每一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 做好初高中教材衔接,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何优化教材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既要落实教材的基本知识,又要跳出教材既有框架,优化教材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教材重难点,教材体系结构要烂熟于心,了解教材的编排理念,准确的把握教材,熟悉新课程标准,这样能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中教材涉及不少高中《经济生活》基础知识,《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一些知识也在初中教材中多处出现。遗憾的是,许多高中一线政治教师并不清楚这些交叉和重合之处。对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既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也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对(人教版)九年级教材第三单元第七课“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的深化和拓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掌握初中教材,避免“炒冷饭”的现象出现。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三单元“学会合理消费”与(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元文化地球村”、(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与(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的部分内容交叉重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抓重点,敢整合优化教材。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基本内容烂熟于胸,还要把握初中政治教材的逻辑体系,教学上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2 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充分发掘利用学生的己有经验,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自身适应社会的育结合色彩斑斕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社会规则,提升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为此,我们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一方面必须是真实的、典型的、富有代表性,要和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材料的选用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能够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音乐、漫画、小品等多种形式,实现创设情境方式的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我创设以下情境:

情境1:下雨了,露天菜场蔬菜降价;苹果遭雹灾减少,价格高于往年;发生禽流感期间,鸡肉的价格一跌再跌。

情境2:同一种西瓜刚上市每斤卖到几元,大量上市后只卖几角。冬季皮衣卖出好价钱,夏季打折出售。

情境3:羽绒服在东北卖出高价,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沿海地区海鲜价格便宜,内陆省份得付出高价。

情境4:我国一些地区遭遇自然灾害,相关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在政府强有力的调控下,价格很快稳定下来;在回民居住的地方猪肉能卖掉吗?

情境5:汽车与自行车相比,汽车的价格为什么总比自行车高?

由于设置的生活情境学生比较熟悉,积极讨论分析。随后,我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标价,目的是让学生在自己比较熟悉的情境中增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世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1、设疑启发,培养思维能力。《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务实态度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要达到这一目标,离不开有效的课堂设疑启发。在学习“价值决定价格”时,让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商品的价格变动都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大多数学生应声回答“是”。于是进一步设疑启发:名人字画、古董宝物的价格为什么会持续走高呢?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探索,相互讨论,在讨论中碰撞思维火花,进而得出结论:某些特殊商品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供应量的变化,价格和供求相互制衡的关系没有遭到破坏,因此才会发生“违背”价值规律的现象。所以,设疑启发要做到有趣味、有巧思、有悬念,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多维的思维角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灵气的课堂教学中爱上思考、迷上探究,享受学习的乐趣。正如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目标一策略一评价”与“活动一体验一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为此,教师能够通过课前“时事播报”引领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角色体验”使学生多角度领悟、全方位思考,全面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课外活动的空间,提高行动力和反思总结的能力。通过积极的合作与探究促进政治课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做到目标开放、资源开放、教学模式开放;使学生在充满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重视高一思想政治课知识的特点,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就能让大部分学生尽快适应高一思想政治课学习。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刘梅.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6. 1.

作者简介

江寿春(1973-),男,中教一级,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课教学衔接兴趣
建设散发生活芬芳的“创智”政治课堂
高中体育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导入研究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