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破多功能瓶题阵

2017-08-30付春元陈兰兰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瓶底氢气导管

付春元+陈兰兰

摘要:多功能瓶是初中化学实验比较常见的实验仪器。多功能瓶的用途众多,因此多功能瓶的连接复杂多变,学生在做这一类题时着实令人头痛,考试失分率很高。鉴于此,结合图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解这类题的方法。总体来说多功能瓶的连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气体除杂又贮气;第二类气体的除杂、检验、给病人输氧;第三类是气体的收集、贮存等。第一类连接方法最简单两边连均可,第二类连接方法可归纳为长进短出,后一类连接方法可归纳为“上轻下重”。用这一方法破解复杂多变的多功能瓶的连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关键词:多功能瓶 气体 检验 除杂 收集 贮存 长进短出 上轻下重

多功能瓶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比较常见的实验仪器,多功能瓶的实验探究系列体现了新《教学大纲》‘编制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并能培养它们的技能、能力的化学实验这一思想,因此涉及多功能瓶的实验探究系列较为常见。历年化学中考试题中涉及多功能瓶(又称“万能瓶”)的实验探究屡屡出现,于是在各种考试中各式各样的关于多功能瓶题型层出不穷,尤其以气体的流向(即装置的连接)最多,诸如哪管进哪管出,由于装置复杂多变,学生在做这一类题时着实令人头痛,像陷入了迷魂阵,也有很多资料根据其用途的不同介绍了相应的连接方法,虽然介绍得详细,但实际用之则易混淆,从而导致学生在这类题上失分率较高。如何能将学生从纷繁复杂的题阵中解救出来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多年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归纳、总结出解这类题的方法和技巧与大家共享。

功能瓶是化学实验里经常使用的实验装置之一,该装置可以是一个集气瓶、一个双孔橡皮塞和两根一样长的导管组成如图1,也可以是由一个集气瓶、一个双孔塞和一长一短的两个导管组合而成如图2,具有除杂、检验、收集和储存气体等多种用途。

不同的用途装置的连接也不同,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分类也有差别,于是题型变化多端。我通过对这类题型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归纳和总结,发现这类题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气体除杂又贮存如图1;第二类是气体的检验、除杂和给病人输氧如图2;后一类是气体的收集、贮存和量气如图2。前一类只要理解了,连接方法比较简单,两边连都行,如图1的瓶中装满澄清石灰水,将混有二氧化碳的氢气从左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杂质二氧化碳气体被石灰水吸收,氢气聚集在瓶的上部,将水从右边导管排出,这样纯的氢气就贮存在瓶中了,也可以从右边通入气体,水从左管排出,所以无论气体从哪边连接均可以;第二类容易理解,做这类题比较容易,因为这种装置一般盛液体试剂,要通过液体除去氣体中的杂质,进气管必须是通入液体的长管,出气管为短管或者叫长进短出,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长管连接供氧钢瓶,氧气从长端进入,短管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短导管输出氧气供病人使用。医生可以通过水中冒出气泡的多少快慢,来确定是否有氧气输出及输出速率的快慢。后一类则是学生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下面进行这类题的探讨。

众所周知,对于任何物质均是密度小的浮在上面,密度大沉的在下面,这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我们只能利用这一自然规律而不是改变它。我们收集和贮存气体时的具体方法,就是将这一规律应用于实际,比如收集氢气用向下排空气法,实则是让密度小的氢气上浮于空气的上层,进入到集气瓶的底部,将重的空气从瓶口排出;反过来,我们也可将这一法则作为解这一类题的指导思想,即只要是有关气体的收集、贮存和量气的问题均符合‘上轻下重的原则。为了让大家理解并准确使用这一方法,举例加以说明。如用图3装置收集CO2,由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让重的CO2下沉于瓶底,空气则轻浮于上层,所以图3中CO2应通入瓶底,轻的空气从瓶口排出;如果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又有毒的气体如Cl2,用图3装置容易造成空气污染或者人中毒,只能用图4,Cl2从a管进入瓶底,轻的空气从b管出,为了防止多余的氯气污染环境,可在b管处连接一个盛NaOH溶液的烧杯,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如果将图4装置转化为图5,Cl2则应从c管进入瓶口聚集在瓶的下方,轻的空气齐聚在瓶的上方从d管排出。如果用图3收集NH3,由于NH3的密度比空气轻,则应从d管进聚集在瓶底,重的空气从c管排出。如用图6贮存或收集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气体,由于气体的密度均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气体应从e管进入聚集在瓶口,将相对较重的水从f管排出,只需在f端接一量筒,根据量筒的读数便知进入瓶中气体的体积。如果用图6收集和贮存溶于并与水反应的气体,只需在上面覆盖一层油,油层起隔绝气体和水的作用,气体仍然应从e管进入,水从f管排出。总而言之,对于第三种类型的装置的连接方法是:不管装置怎样变化,气体的流向一定符合“上轻下重”这一原则,用这一不变的原则破解复杂多变多功能瓶的题阵,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在做这类题不再迷茫,而是变得轻松容易,失分率也大大降低。

大家不妨试试用上面讲的方法完成下题:图7的装置有除杂、检验和贮气等多种用途,请回答:

⑴除去H2中混有的水蒸汽,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管(填g或h)通入;

⑵如要检验H2是否混有HCl气体,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⑶如果装置内只有空气,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管(填g或h)通入;

⑷如果将装置内装满水,要用此装置贮存CO,气体应从管(填g或h)通入。

答案:⑴浓硫酸,g;⑵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⑶h;⑷h。

参考文献:

[1]葛余峰.关于多功能瓶贮气瓶的装置连接的教学法.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猜你喜欢

瓶底氢气导管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最是春花烂漫时
善恶只在一线间
AP1000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控制
黑暗中寻找光明
口香糖瓶的改进
飞机高压导管布置探讨
施乐扣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的效果观察
氢气书包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