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欧EPA:“后TPP时代”的领军者?

2017-08-30颜泽洋

世界知识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效关税安倍

颜泽洋

7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布鲁塞尔宣布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达成框架协议,力争在2019年较早阶段生效,日欧EPA生效后将产生一个约占全球人口8.6%、GDP30%的大型经济自由贸易区。部分媒体认为在美国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日欧EPA将成为后TPP时代——即美国退出TPP后新时期的自贸领军者。

与TPP同级的自贸水准

日欧EPA谈判历时4年多,经过了多轮部长级谈判,终于在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协议生效后日欧之间废除关税的品项有望超过全部的95%,或可达到与TPP相媲美的自由贸易水准。

协议规定,欧盟向日本方面出口奶酪的低关税配额将在未来的16年内从EPA生效时的2万吨逐渐增加,配额内税率第16年减到零;牛肉关税在第16年下调至9%,猪肉下调至与TPP同等水平;意大利面和巧克力糕点的关税在第11年取消;林业产品10个品种的关税在第8年取消。欧盟方面立即取消以贸易额计算92.1%(以数量计算91.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立即取消日本酒、绿茶和酱油的关税;虾夷扇贝至第8年实现零关税。另外,双方在非关税领域也取得新进展:确认了电子版合同的法律效力;降低了铁道领域的参与壁垒;设置“农产品贸易促进特别委员会”等,加强农业合作;采用地理标识(GI)相互向农产品和酒类提供保护;基于双方制度,规定了股东权利、董事会责任等,完善公司治理;规定了服务贸易领域最惠国待遇;日本向欧盟企业开放“地方核心城市”公共项目的政府采购。以上一系列条款都显示,日欧双方希望在关税和非关税领域达成高水平协议,成为今后与各国贸易谈判的“范本”。

日欧双方各取所需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美欧、美日关系出现不确定性,日欧双方三方面的共同战略需求促成了这次框架协议的达成。

其一,双方都希望能够引领全球自由贸易的潮流。日本在美国退出TPP后急于寻求替代方案,目前中日韩自贸协定(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进展缓慢,且难以达到日本“高水平自贸”的要求。日欧EPA可以说是其最合适选项,日对此专门设置日欧EPA谈判对策本部,由原农业大臣西川公也担任本部长,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日欧双方达成共识后,日本可借此为今年第二次日美经济对话增添筹码,日欧EPA的标准制定也可作为“11国版TPP”谈判、中日韩FTA以及RCEP等自贸谈判的“标杆”。另外,日本厂家在欧洲当地生产的148万台汽车中,英国的产量约占一半,所以日本迫切希望能按同样标准实现日英FTA。欧盟也希望在G20召开前,通过日欧EPA展现其维护自由贸易的姿态,并以此加快“欧盟—南方共同市场”FTA、欧墨FTA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的推进。

其二,双方都希望通过EPA提振内部经济。根据日本《每日新闻》数据,EPA生效后将分别提振日欧GDP1%和0.76%。安倍表示日欧EPA是“安倍经济学”重要支柱,希望其作为增长战略的杠杆,撬动国内改革,拉动国民消费。受韩欧FTA影响,日本对欧盟汽车出口由2009的70万台下降到2016年的60万台,市场份额由13.1%下降到12.7%,而韩国借势将市场份额提升了2.2%。欧盟则因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实行制裁后遭反制,农产品出口减少,急于寻找替代市场,日本则于去年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农产品第4大出口市场。日欧EPA是欧盟目前能达成的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协定生效后欧盟对日农产品出口预计将增长3倍。欧委会称,日欧EPA为欧盟签署的最重要的贸易协定,预计该协定将每年为欧出口商节省10亿欧元关税费用,200余种欧盟成员国特色产品将享受“地理标识认证”待遇,在日品牌产权受到更大力度保护。欧官员坦诚,日欧EPA中的农产品条款“十分令人满意”,几乎所有欧食品将免税入日,欧盟农民和食品商或成最大受益者。欧盟测算,一旦欧日结成自贸区,欧盟对日出口或增长32%,并在欧盟创造42万个就业岗位,而日本对欧盟出口可能增长23%。

其三,双方都希望借此转移内部政治矛盾。7月2日举行的东京都议会选举中,安倍率领的执政党自民党仅获得127个议席中的23个,创下该党历史最低纪录。最新民调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为43.3%,为第二次安倍内阁成立以来最低。面对国内复杂形势,安倍迅速推进日欧EPA谈判达成意在扳回一局,试图挽回民心。欧洲方面,民粹主义势力虽然没能在法、荷大选中取得胜利,但其理念产生重大影响已是不争事实,欧洲希望能够借EPA协议达成增加农产品出口,从而与民粹主义势力争夺农民选票,维护政治稳定。

未来具体问题仍待解决

此次双方使用“框架协议”,而非以往的“协议草案”。日媒解读称,“框架协议”意味着双方就主要内容达成一致,但尚未在数个领域达成共识,其完成程度要低于“协议草案”,这也显示出日欧双方急于在G20峰会之前展示成果的心态。

今后日欧EPA涉及具体问题的谈判将更为艰难。一方面,双方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仍存有明显分歧。目前欧盟内部德国态度积极,但法、意还有反对意见,主要是顾虑日本廉价汽车冲击本国汽车产业。日欧EPA部分领域相互开放将有10年以上的过渡期,欧扩大农产品对日出口速度或受影响,而日本独有的食品安全标准被认为是可能的非关税壁垒,如何解决是一大难题。另外日欧在“争端解决机制”上分歧很大,日本希望建立与TPP协议中相同的机制,而欧洲则倡议设立“国际投资法庭”解决争端,所谓贸易协定的“全面高标准”及对全球贸易投资规则的塑造将打折扣。对日欧双方来说,如何解决以上细节问题力促在年内达成最终协议仍困难重重。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双方所面临的、协议最终通过的内部阻力。日本受协议影响的农民群体意见较大,主要农产区的农业人士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均表示如果日欧EPA生效“生产经营将受到冲击”,由于欧盟在猪肉进口方面标准严苛,日本产猪肉很难卖到欧盟市场。他们批评安倍“牺牲农户去卖汽车”。安倍对此表示,将针对担忧遭受打击的国内生产者制定支援措施,日本农户是否买账还有待观察。另外日欧EPA生效还需欧盟成员国议会及地方议会批准,复杂的政治形势使得批准进程缓慢,比如2016年欧盟与加拿大达成的综合性经济贸易协议(CETA)在比利时瓦隆地方议会受挫险遭推翻。欧盟官员称,地方议会对日欧EPA的反对之势或将“超出想象”。

日欧EPA對中国影响

欧盟和日本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截至2016年,欧盟连续11年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保持欧盟前两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是日本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日欧EPA协议生效后,中国与日本、欧盟大部分产业的双边贸易都会遭受负面冲击,因为日本和欧盟增加在对方市场的贸易份额,由此导致对中国进口需求减少,势必会挤出部分中国在日本和欧洲市场的原有份额。近年来,中欧领导人互访频繁,经贸合作不断扩大,但仍存在贸易不平衡等问题,欧洲仍在寻求对外贸易出口。中日经贸关系近年趋冷,两国贸易总额从2012年起连续4年下跌,日企对华投资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实际投资额从2012年的73.5亿美元下滑到2015年的32.1亿美元,几乎腰斩。日本加强与欧洲经济合作,势必进一步减少中日间经济纽带,另外受协议影响今后中日在欧盟市场的竞争恐将更为激烈。

综上所述,日欧EPA框架协议的达成建立在双方共同需求的基础上,但双方在产业结构上有很大相似性,内需不足,市场并非像想象中庞大,更多的是先行制定规则,表明态度,但协议生效后的长期影响不可忽视。此次协议谈判水准较高,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产生较大冲击。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生效关税安倍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跳脱对安倍的悼颂与赞美
股权转让了合同却未生效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近期生效的IMO文件清单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明仁天皇“暗战”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