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学生想象力,创编精彩小故事

2017-08-30王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童年

王莉

摘要:古诗《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这首古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关键词:《舟过安仁》 童年 诵读训练

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们来说,童年发生的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但古诗《舟过安仁》所展现的童年故事,却是穿越千年时空的。所以,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待,加强朗读指导,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创编精彩的小故事。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理解古诗内容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读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初读纠正字音,看图认识撑船的工具“篙”和“棹”,学习生字“遮”,指导正确地书写笔顺。再次朗读,引导学生画出停顿来,旨在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音韵之美。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了诗意后,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其目的是在朗读中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并为后面的教学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及想象古诗的情境作好铺垫。总之,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有层次的反复吟诵古诗,起到了以读代讲,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把握了诗意,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二、在质疑中展开大胆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在第一次试教中,我引导学生就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想一想:两位小童泛舟江上,有篙不撑,有浆不划,你们猜猜看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在理解了诗人的情感后,我再次安排学生将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我发现时间有些仓促,学生们在老师的催促声中匆匆收笔,故事情节非常单一。虽然在课后又将该练笔布置成家庭作业,学生们编写的小故事内容依然是大同小异,文章质量总体不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提问题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善不善于提出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的重要尺度。

于是,在第二次试教中,我及时改变了教学策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我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质疑:围绕两个小渔童,同学们可能有什么疑问呢?有学生说道:上了船,小朋友都做了什么?因为画面是静止的,我们追溯故事的起因,将静止的画面想象成流动的影片。于是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怎样来到船上的?两个小家伙是什么关系?从家里或从学堂到河岸边有可能会看到什么?又听到什么呢?待学生一步步想象出古诗所展现的情境后,再进一步乘胜追击。让学生想象:小渔童泛舟江上,有篙不撑,有桨不划,你们猜猜看,他们在想什么,又说了什么?这一问,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更是想到了当时风很大,小孩子穿得斗篷被风刮了起来,他就想我能不能借助风力让船前进啊!于是他们想到了雨伞,高高举起小伞……而此时,再引导孩子们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即童年生活的天真无邪和美好情趣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样的思维训练,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充分起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想象中学会表达,在训练中提升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节课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果大有提高。

三、在思考中创编课本剧,再现古诗蕴涵的意境

本学期,孩子们学习了《半截蜡烛》一课,初步了解了剧本的表达方式。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教材本身,而在于通过课本的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另外,不能单单认为课上好了,任务就结束了。其实,学生的能力仅仅是浅尝辄止,要真正转化为技能,还需要不断巩固强化,敢于加工教材,超越这个例子。古诗文辞优美,学生在想象之余,将其改写成课本剧,这些书面的再创作,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在欣赏美,表达美的机会中,又一次体味了诗歌所蕴涵的意境。

执教语文20年中,我第一次参与古诗教学的课题研究。在小学古诗文“读写创”的课堂实践研究中,我能较深入领会其课题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即同一节课内将“读”和“写”融为一体,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切实通过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在想象畫面中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写话训练,进一步加强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试教后,吴娟丽老师能耐心帮我指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她的帮助指导下,我对课堂流程做了适当的调整,开课更加简练,朗读教学在教学组织中能够环环相扣,其目的性更加明确,使听课的老师在课后的点评中赞叹道,“感觉课程组织非常流畅,老师的讲课犹如与孩子们谈话很亲切、自然,有水到渠成之感。”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也进一步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如赏析《稚子弄冰》时,可以尝试让孩子们诵读。古诗文诵读教学,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与之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古为今用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相比于我让学生说一说你眼前仿佛呈现什么画面难度有所降低,或者在诵读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此情此景,学生的反应会更好一些,将有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也就是让课堂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舞台。

尝试就是探索,因为你尝试去做一件事,就等于去探索那件事成功的秘诀。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敢于尝试,不断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童年
带你回“童年”
连环杀手爱德华·盖恩犯罪动机的成因探析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再议回归快乐童年
美育——让孩子的童年更绚烂
再造一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个人体验对庐隐创作的影响
幼儿园户外联合自主游戏的组织与开展研究
试论郁达夫忧郁的情感根源
童年的消逝:媒介文化变迁中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