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小鲀,别生气!

2017-08-30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2017年8期
关键词:扇贝嘴巴猎物

主人公资料:

全世界大约有120种河鲀。虽然名字叫“河鲀”,但其实它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水里,也有一些生活在淡水里。河鲀大的可以长到接近1米长,小的只有2.5厘米。它们身上不长鳞片。那些尖尖的“刺”其实是它们的皮肤。

“闪开,快闪开!”先声明,我可不是因为吃多了,才变成这个样子的!都怪刚才那个潜水员,非要用手指碰我,结果……我就鼓起来了……

你可能听说过,我的名字叫圆小鲀。每当我感到生气或者害怕的时候,就会变身“气球大魔王”,用这副样子来把敌人吓跑……所以,你可千万别气我,更不许吓唬我!

怎样“吹气球”?

“啊,这是什么?别过来!”一声尖叫,我的下巴就脱臼了!这样,我的嘴巴就会张得特别大。在大约15秒内,我就吸入了1、2、3……37大口的水!因为我没有肋骨,而且我的皮肤和胃弹性十足,所以这时等我再闭上嘴巴,水就会流进胃里,把我的胃变成平时的三四倍大——没错,我就变成了一个球!还好,是一个萌萌的球!

不过,如果我是刚刚吃完东西就受到了惊吓,那么我只好先吐一会儿,把胃清空,才能再喝水让它鼓起来——呃,别说了,好恶心!

这种“吹气球”的大招可以让我的恐吓能力上升100个点,但……这种模样的我根本游不动了,只能随着水流漂啊漂,所以,我的行动能力下降了100个点。只有确定敌人已经离开,我才能把水吐出来,让自己的身体恢复正常。

“鲀气球”在憋气?

我鼓起来的时候,嘴巴是紧紧闭着的,不能让胃里的水或者空气跑出来!于是人们很奇怪:时间一长,你不会被憋死吗?

为此,几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抓了一些河鲀做实验。先恐吓它们,让它们变成球,再测量它们到底吸了多少氧气,并观察它们的腮盖有没有关上。如果河鲀“憋不住”了,就一定会打开鳃盖,开始呼吸。结果他们发现:我们当然没有憋气!我们会呼吸的!

但是,鼓成球的时候我的胃可是很累的!因为我需要把食管封闭起来,不让胃里的食物和水跑出来。结果,我胃部的肌肉就非常紧张。每鼓一次,我要花将近6个小时,才能慢慢让身体恢复原状。而且由于肌肉疲劳,我不能马上再鼓起来。

所以,请不要因为觉得我的“气球形态”很萌,就一会儿戳我一下。那样做真的会害死我!

为什么我会变“气球”?

“妈妈,为什么只有我们河鲀会这种‘吹气球的本领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贪吃的小河鲀,它遇见了一只扇贝,嗯,好像很好吃的样子!于是就‘啊呜一口,把它吞了下去。

“糟啦!扇贝的壳把小河鲀的嗓子卡住了!它急得团团转,最后只好把鳃盖盖上,憋住一口气,用力吸一口水,再往外吐,‘噗的一聲,终于把扇贝壳吐出来了!

“从此以后,所有的河鲀在被食物噎住的时候,都学会了这样做。慢慢地,它们发现,这种‘憋气——喷水的技能很有用。可以用这个办法,把藏在沙子里的猎物暴露出来,或者把猎物身上的泥沙吹掉。还有些河鲀,甚至会用这种方法给自己盖房子!

“因为河鲀经常使用这种喷水的技能,它们嘴巴上的肌肉也越来越发达了。最后,它们发现,如果憋着水不吐出来,敌人就会被自己的“气球”形态吓跑。从此,我们就进化出了这种重要的防御技能!”

其实,对我们河鲀来说,真正的防御还是要靠身上的河豚毒素。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1200倍,一条有毒的河鲀能够轻易杀死30个成年人!所以,想吃我们之前,还是好好掂量一下吧!

猜你喜欢

扇贝嘴巴猎物
蟒蛇为什么不会被猎物噎死
嘴巴嘟嘟
嘴巴不见了
扇贝的眼睛在哪里
扇贝的眼睛在哪里
可怕的杀手角鼻龙
好好的嘴巴
烤扇贝:贝壳反复利用,壳比肉还贵
霸王龙的第一只大型猎物
你是创业圈的猎人还是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