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2017-08-30曾清云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曾清云

摘要:群体作为一种内在的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孤立的个体。个体在群体中生活,不仅取决于个体的个人生活空问,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场的制约。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比个别心理辅导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好的辅导效益。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集体意识 方案设计

一、理论支持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一)团体辅导以活动为本,强调主观体验,学生喜闻乐见

团体辅导采取以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主动地参与和体验,其游戏性质使得小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减少了他们对学校和家长“要教育我”的抵触情绪,也降低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真实问题时所产生的压力,使他们可以更自然地展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能力、体会活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体验和认识。

(二)团体辅导满足了相同年龄段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

一般说来,同一年龄层次的小学生,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基本上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同龄小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发展,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种功能是其它形式心理健康辅导所难以承担的。

(三)团体辅导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设了互动的融洽氛围

从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来看,它不应该是一种严肃呆板的说教或居高临下的训导,而应该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一种人际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友爱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融融氛围。因此,团体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安全基地”,是小学生成长路上永远难忘的“心灵享宴”。

(四)团体辅导为传输丰富的心理健康辅导内涵开辟了专门渠道

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所涵盖的内容来看,涉及了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如自我意识发展、学习潜能开发等等。这些辅导内容,绝大部分都可以在个体辅导中体现,但诸如团体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内容,是个体辅导所不能实现的,而团体輔导为体现这些内容提供了专门的渠道。

(五)专业设计和良好组织的团体辅导,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团体辅导以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为主线,其根本目的,是在专业化设计和良好的组织实施的活动中,让小学生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来体会自我、理解他人与社会,从而逐步把握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为真正走向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奠定坚实基础。可见,有效的团体辅导可以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团体辅导的群体动力学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一个良好运转的团体,具有吸引各个成员的凝聚力。这种力量来自成员们对团体内部建立起来的一定的规范和价值的遵从,它使个体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紧密相连,使得团体行为深深地影响个体的行为。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者——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整体比部分重要,群体作为一种内在的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孤立的个体。个体在群体中生活,不仅取决于个体的个人生活空问,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场的制约。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比个别心理辅导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好的辅导效益。

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学习是直接经验学习和问接经验学习的综合,实验表明,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不断成长及改变自身的过程中。人的潜能随着对社会的适应与再学习而不断增长。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提供了有指导的社会学习情境,通过团体的经验与现代心理学智慧,增进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此外,卡尔·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柏恩的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人际沟通、信息传播、人际吸引等的研究,也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真诚而又温暖的团体气氛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互相关心和帮助中克服恐惧、焦虑心理,建立安全感;在这样的团体中可以使人更多地开放自己,增进相互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二、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1.活动目的。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次活动针对他们的发展特点、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以及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团体辅导与干预,以期达到增进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进步的集体意识。

2.活动形式。本次活动通过心理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小学生很容易进入心理剧这种无意识的表达方式里,通过他们不设防的无意识表达,许多内心的感受会清晰的呈现,我们的辅导与干预也在无意识中、润物细无声地发生。

3.活动内容。本次辅导活动共分为三次(因篇幅所限,第一个活动内容略),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三次辅导均以心理剧的形式进行,每次的主题和内容各不相同,以“聚-分-聚”的形式完成。第一个“聚”是团体形成的最初阶段,大家虽然人聚在一起,但心是隔离的、分开的,辅导通过一些集体活动、大家都参与的活动,让同学们在一个“聚”的环境里感受彼此、学会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对待朝夕相处的同学。“分”是利用分小组的形式,把同学们小范围的分开,进而形成小组中更加紧密的连接。通过小组之间的齐心协作,让小组内的团体凝聚力逐渐产生,增强每个人对小组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第二个“聚”是在小组内获得的感受的基础是上,进一步扩大这种感受,把它带入到整个团体中。这一部分是整个活动的核心部分,每个人都参与团体、贡献自己;我们会在这一部分加入更多的干预,让同学们了解到许多时候都更多的可能,拓宽已有的视角。三次辅导能让同学们有些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已达到辅导的目的。每个人的领悟是不同的,因此,收获也不同。

4.活动过程:

5.活动效果。本次团辅结束后,我们迎来了学校的运动会。在此次运动会上,看到本班孩子的凝聚力比以往更强了,在篮球场上,运动员奋力拼搏,场下,啦啦队也激情助威,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在学习生活中也有了喜人的变化,同学间能互相沟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更令人惊喜的是,在一对一的学习帮扶中,孩子们的互动更有效了。学生们也纷纷在日记中表达了在此次团辅中的感受与收获。班级更团结了,学习也更有劲头了,班级朝着蓬勃的方向前进着。

参考文献:

[1]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程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

[2]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指南实务.宁波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某道路改造工程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我做主
提高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用方程组解决方案设计问题
明确实验目的 紧扣方案设计 突破实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