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校外教育活动品牌培育浅析

2017-08-30赵以燕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培育

赵以燕

摘要: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模式中树立品牌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结合中国儿童中心校外教育活动的实践和探索,从为什么要树立、怎样树立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角度,对校外教育活动品牌的培育作一初步探析。

关键词:校外教育 活动品牌 培育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校外教育事业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难得机遇期,日益呈现出蓬勃生机和壮大之势。校外教育的教育功能在现代人才培养和素質教育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突显,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引领、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和能力提升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模式中树立品牌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树立校外教育活动品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目标使品牌培育产生了现实需求。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已逐步由应试型向素质型、单一型向复合型、封闭型向开放型不断转换,单纯通过学校教育已难以完全实现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增加教育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独立思考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而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有效对接,校外教育在培养未成年人的情趣、爱好和品质修养等方面,有着学校教育无可替代的天然优势。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培养现代社会人才目标,对与实现这一目标高度契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现实需求,同时,也为校外教育活动打造品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从近年来中国儿童中心校外教育活动参加人数越来越多、教育面越来越广、家长儿童认可度越来越高等趋势,也从一个侧面作了很好的印证。

2.教育实践积累的丰硕成果为品牌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中国儿童中心开展的“心中有祖国 心中有他人”(简称“双有”)主题教育活动,一直立足服务和发展的宗旨,突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坚持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活动品牌。诸如在“童心构筑梦想 学习创领未来”主题下设了活动媒体发布会、“我的未来 我的梦”图文创作大赛、“我是小小中国通十万零一个为什么”百科知识挑战赛、“梦想风车 童鞋奔跑”爱心集结行动、“做一个爱学习 讲道德 有行动的人”六一儿童论坛、“中华大地行—走进上海、走进迪士尼”研学旅行夏令营等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这些丰硕的成果为品牌培育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

3.校外教育模式多样多元多渠道为品牌培育提供了特色保证。校外教育活动具有内容多彩性的特点,有读书益智类的、文艺表演类的、有美术绘画类的、有体育锻炼类的、有手工制作类的、自然体验类的、科学探索类的等等;具有手段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利用体育竞赛、艺术展演、科技展示、夏令营、俱乐部、兴趣小组、联谊会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具有方式灵活性的特点,从发挥未成年人主体作用出发,可重于动脑、可重于动手、亦可重于动口,或者几者共同进行;具有阵地多元性的特点,校外教育机构场所、博物馆、影剧院、科技馆、实践基地等都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可以紧紧抓住其中的某个或某些特点精心设计,形成一系列的活动品牌,彰显校外教育的独特魅力。

4.当前校外教育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使品牌培育成为必要路径。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满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深得广大未成年人和家长的喜爱与欢迎,但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不到位之处。比如,不同的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的教育活动内容高度趋同化、同质化,体现不出特色特点,都对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成为令人遗憾的短板。补齐这些短板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不断铸造品牌活动,提升品牌活动价值和影响力,进而更好地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推动校外教育活动得到极大的发展。

二、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着力打造校外教育活动品牌

1.精准定位,在多重结合中打造品牌。找准定位是打造品牌的关键,定位明确了工作才能到位而不缺位、不失位,才能有助于活动增强竞争力,有利于活动做强做优。作为校外教育阵地,必须紧紧围绕“为未成年人服务”这条工作主线,这是一切校外教育活动的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这条主线,选准切入点,在策划组织活动中努力把校外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效联系好、结合好,把校外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实践性、认知性、创造性有效联系好、结合好,把校外教育的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联系好、结合好,使校外教育真正成为广大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成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2.与时俱进,在丰富实践中发展品牌。各活动单位要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和完善活动品牌的法律保护,充分认识到品牌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在设计创建标识或品牌名称时应考虑在投入使用前要进行标识申请注册保护,以免品牌知名后被他人抢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要不断吸纳思想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和发明成果,在教育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宣传等方面不断注入新鲜元素,为打造品牌活动带来有水之源、有木之本。

3.整合资源,在互帮互助中推动品牌。一方面,各校外教育机构之间应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从校外教育实践育人的共同宗旨出发,有条理、有步骤地整合兼容蓄纳各种校外教育资源,挖掘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各校外教育机构也要科学决策与谋划,通盘考虑,对各部门职能职责进行精准划分,形成合力,发出最强声音,这样才能使品牌的力量实现最大化、最优化。

4.搭建载体,在推广传播中叫响品牌。发挥校外教育活动的品牌效应,展现品牌活动的特点与亮点离不开品牌传播,这是叫响品牌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有效地传播推广不仅能提高品牌活动的知晓度与覆盖面,同时还能更好地促进校外教育活动的良性发展。要注重现场举办特色主题活动,这是传播扩大的传统方式,能带给未成年人和家长直接体验的现实感和真实感,但同时更要顺应时代潮流,在传播渠道和工具上,充分利用QQ群、微信、微博、APP应用等新媒体平台的便捷和快速特点,及时发布信息,加强与服务对象的互动释疑,促进越来越多的人对品牌活动的了解与参与,从而让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品牌活动。中国儿童中心“双有”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近些年每年会举办媒体发布会,联手多家校外机构和媒体向社会发布一年的活动方案和活动信息,并在各地联动活动中,倡导统一标识、同一主题、统一背景板等整体效应,推广“双有”活动并扩大影响面,在服务对象心中树立清晰良好的品牌形象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活动品牌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1.发挥品牌的持续性作用,使校外教育活动更加具有生命力。品牌活动对于校外教育的良性循环、长期实施以致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会产生现实而持续的影响,对于维系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持续性,其一,品牌活动的打造需要一个持续持久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其二,品牌活动的内容、方式、政策支撑等具有持续持久性,切不可一日三变;其三,品牌活动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持续持久的作用。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应该在日常维护、发展好品牌活动的前提下,利用品牌活动的持续性价值,循序渐进使广大未成年人对品牌活动产生正确的认识,充分了解品牌活动的优势、特征和个性,在相互之间建立长期、稳固的互动关系,形成持久互赢的局面。就如“双有”主题教育活动,自1987年发起举办以来,至今已持续不断地开展了30年,真正发挥了品牌活动中促使孩子们提高自身素质、培养道德素养的持续性作用。

2.发挥品牌的可视性作用,使校外教育活动更加具有感染力。一方面,需要精心设计好校外教育活动品牌名称、标识,尽可能生动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给未成年人带来感觉上的直接冲击;另一方面,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懂网用网,充分利用互联网+,用未成年人能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图像、动漫等,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和品牌活动的宣传普及,使品牌活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起来,键对键和面对面有机结合起来,由传统的单向接受教育转向双向的互动交流,带动校外教育活动更能感染人、吸引人。

3.发挥品牌的延展性作用,使校外教育活动更加具有渗透力。品牌活动的价值不仅会体现在活动本身,同时还会体现在对其他相关活动潜能的带动与促进上,这种延展性对工作全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时,应善于抓住校外教育活动涉及的层面逐渐增多、覆盖的群体不断扩大、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态势,提高品牌意识,主打品牌战略,把品牌活动的影响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环节,同时发挥品牌活动的辐射作用,以品牌活动为中心,延伸外围,形成完整的连接链条,提升教育活动的整体效应,为加强校外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4.发挥品牌的共鸣性作用,使校外教育活动更加具有凝聚力。品牌易于产生信赖和认同,也易于产生共鸣与追随。校外教育活动面对的是广大未成年人,更要紧紧扭住品牌的这一特质,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参与者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品牌形象形成深刻的记忆,产生同频共振。要通过举办品牌活动,从童心出發,设计组织易于参与、趣味性强的活动,努力使那些即使只参加一次活动的未成年人,都会在他们心田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对他们的人生观形成起到一种难能可贵的启蒙作用。比如,“双有”活动所倡导的,一生中有一次机会与“双有”邂逅,就会留下难忘的印记;从走入“双有”开始,每一个人都将踏上一段美化身心的旅程。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双有”活动着眼于少年儿童理想信念、道德情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断唤起、点燃、触发孩子们心中的爱的情感,学习、引导、培养爱的知识与能力。

校外教育工作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面临的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着艰巨的困难挑战。只有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不断在实践中打造叫得响、立得住、学得来、能长久的品牌活动,以品牌活动统领各项校外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在校外教育事业中站得稳、做得好,充分展示校外教育活动的无限魅力,开拓一片属于未成年人的广阔天地,为培养现代社会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校外教育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
浅析青少年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