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片剂生产中颗粒粉体学性质对压片质量影响的初步探讨

2017-08-27郝喆李悦

卷宗 2017年17期

郝喆+李悦

摘 要:在本文中通过对药品的样品颗粒进行粉体学性质实验,通过对颗粒在粒度分布、休止角、密度、压缩度、硬度、脆碎度、片重差别上的数据测量,可以得出颗粒的粒度分布较小、颗粒的休止角小、颗粒的流动性就会好、出现片重的差异也就会小的结果。

关键词:片剂生产;颗粒粉体学;压片质量

目前,药剂的片剂制作的工艺流程通常都是凭借相关经验来完成的,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质量很能符合相关的标准,导致药品在剂量上的不稳定。而通过当前的粉体学性质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减轻对压片质量的影响。

1 片剂生产中压片质量影响实验流程

1.1 粒度分布实验流程

选取合适的药品检测筛,其型号为每500μm35目、每350μm40目、每250μm60目、每150μm100目、每75μm200目,在实验中取100g的药品颗粒放入筛中,将实验时间设置在五分钟,振动强度为5.5,实验采用连续性的振动方式,在振动结束后对每个样品进行重量称量,根据在这以前设定的筛子自身重量,计算出实验后样品的剩余重量,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1]。

1.2 休止角实验

将预测物料轻轻地,均匀地落入圆盘的中心部,使粉体形成圆锥体,当物料从粉体斜边沿圆盘边缘中自由落下时停止加料,通过5次的重复实验,求出休止角。

1.3 颗粒密度以及压缩度实验

首先将30g的样品颗粒通过漏斗,在沿着漏斗的内壁缓缓倒入一个体积在100ml的玻璃量筒中,使样品在量筒中平铺,不会出现震荡,然后读取其体积数值。其次,将量筒进行固定幅度的振动,次数设置为300次,之后再次记录其体积数值。

2 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的分析

2.1 实验结果

通过对样品颗粒进行在粒度分布、休止角、颗粒密度、压缩度等相关实验,得出以下的结果。具体见表1。

实验样品的硬度、脆碎度以及片重差別数据,详见表2

2.2 药品颗粒粉体学性质对片剂质量的影响

2.2.1药品颗粒在粒度分布、休止角上对片剂质量的影响

根据具体的实验检测数据得出在药品的粒度以及休止角逐渐加大的同时片剂的自身重量在差异上也会不断的增加,因此自药品的颗粒粒度以及休止角上对片剂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样品的流动性上。如果在药品颗粒在粒度的分布上相对集中,离散的状态会较小、休止角较低,这样的颗粒会有很好的流动性,在进行压片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均为,减少在片重上的差别。但如果在药品颗粒的粒度分布相对分散、颗粒的休止角较大、颗粒流动性低,就会出现颗粒在压片的过程中填充不均的情况[3]。

2.2.2颗粒的密度对片剂的硬度、脆碎度影响

颗粒的密度在大小上会影响粉体的形成能力以及充填能力,因此颗粒的松密度值与紧密度值的差值就可以充分的表现出粒度的大小与颗粒内部的间隙结构情况,当其中的差值越小时这就说明在颗粒中的间隙较小,而且粒度同样也小,片剂进行填充的过程中密度较高,因此根据流动性与压缩性之间的连续可以得出,片剂的硬度值就会高。当压缩的度数减小的18%时,颗粒的流动性会较好,同时压缩力在20%左右。

3 结论

总而言之,粉体学性质在药品压片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影响,首先颗粒的粒度分布较小、颗粒的休止角小、颗粒的流动性就会好、出现片重的差异也就会小。其次,颗粒的松密度值与紧密度值的差值相对较小时,说明颗粒在内部的空间缝隙就会较小。如果当压缩的度数减小的18%时那么可以得到很好的颗粒流动性。

参考文献

[1]陈杏.中药饮片质量对药效的影响与药剂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306-307.

[2]张铭命,孙陈杰.基于有限元技术的片剂质量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J].机电信息,2015,0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