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聯安博士:創新思變 立足長遠

2017-08-26蘭軍鄧麗雲萬萬

华人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行業服務發展

蘭軍 鄧麗雲 萬萬

人物簡介 徐聯安博士,太平紳士,现為亨達集團執行董事、香港證券業協會副主席,歷年來擔任多項社會公職,包括教育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助學金聯合委員會副主席,及教育統籌委員會、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優質教育基金、民政事務局家庭議會、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會等委員。

思長遠,行更遠。這是徐聯安博士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多年來,他專注金融行業,致力於年輕人的培訓,為行業的發展不遣餘力。

他是一位金融業專才,從銀行轉型金融服務業,不“安於現狀”是他的性格,他敢於挑戰,與時俱進;他是一位資深的管理人員和培訓導師,從金融跨界教育,薪火相傳是他的目標,他勤於探索,作育英才;他還兼任多項社團和社會公職,熱心奉獻是他的態度;他善於管理時間,有條不紊。

選擇轉型,迎接不一樣的挑戰

“人,不應該長期生活在一個舒適區裡面,而應該從中跳出來,去迎接新的挑戰。”徐聯安博士,就是這樣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

他在香港長大。大學畢業後到多倫多繼續深造,修讀金融專業。畢業後留在加拿大工作了幾年後回到香港,任職於一家銀行,这一做就是十多年。穩定而又體面的工作,或許會讓不少人羡慕,但徐聯安博士在機會面前卻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選擇轉型,轉入到證券領域,迎接新的挑戰。看似並未脫離金融行業,但從銀行領域跨入證券行業,卻有著很大的分別:“銀行是規範而穩定的管理,推出傳統的金融產品相對保守而穩定;而證券行業,作為資本市場的運作手段之一,變化多端,產品服務推陳出新非常快,不斷演變,充滿挑戰。從舒適區裡跳出來,面對新的挑戰,對我來說就是重新學習,吸纳新知識的機會。當然,這個過程中,由於角色轉變,困難重重,但我勇於接受挑戰。”

最難的,是心態的轉變。“相對來說,銀行是‘被動地依據客戶的需要提供相關服務,而證券則是‘主動提供理財建議及服務方案供客戶選擇,這是不同的營運模式。”这對徐聯安博士也是考驗,並花了較長的時間去適應。最終他充分掌握如何從客戶的角度看問題,以便更好地服務客戶。

其次,因為證券行業瞬息萬變,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更要不斷地學習:學習新的產品知識,掌握新的推廣管道,學習如何做好客戶與金融機構、監管機構之間的溝通與平衡……

“資本市場裡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必須要不斷學習,及時轉型,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徐聯安博士深知與時俱進的重要性。

跨界教育,致力於年輕人的培養

行業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於教育。徐聯安博士,他不是教師卻扮演着導師的角色,一直悉心栽培後輩,分享經驗,不亦樂乎!

正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也是這個道理。徐聯安博士既是一名在中港及海外職場經驗豐富的金融專才,也是一位資深的管理人員和培訓導師,同時在香港政府及大學機構、商會組織等擔任公職的他,非常願意分享其在青年教育及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心得和理念,多年來,他一直悉心栽培後輩。

徐聯安博士曾在亨達集團擔任見習行政人員培訓總導師,即培訓公司招聘的大學畢業生,並還擔任集團月刊《企業秘笈》專欄作者。長期與年輕人打交道,讓他對年輕人的心態、想法、需求、願景等有了進一步了解,於是他把日常在管理崗位上的所見所聞,總結經驗後寫成文章。日積月累之下,便出版了這本由50篇管理小品文組成的《職場“徐”意門》,書中他結合具體個案,把實際經驗理論化,给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以參考和指引,廣受好評。

在公司培訓年輕人的時候,徐聯安博士就開始思考,這樣的培養方式對行業來說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做到“薪火相傳”,還需要在工作以外多培養一些年輕人。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教育領域,並參與了教育局的“商校合作”的計劃,希望帶给學生多一點行業經歷、生涯規劃的意見。他經常到學校與師生們講課分享,從一個金融業專業人士的角度,告知金融行業需要怎樣的人才,還經常贊助學生到内地、台灣,甚至海外等許多地方交流學習,開闊他們的眼界……

他的用心付出亦得到了教育局的認可,並先後被委任了多項社會公職,包括教育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助學金聯合委員會副主席,及教育統籌委員會、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優質教育基金、民政事務局家庭議會、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會等委員。擔任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期間,他實事求是,敢於針砭時弊,對推廣家校合作不遗餘力。

例如,他大膽暢談“如何處理家長投訴問題”,建議學校不應害怕或逃避,而應該站在家長的角度,去反思學校在管理或其他方面是否存在不足。换個角度,投訴反而有利於學校了解自我不足。“雖然我並非教育專家,但我希望能從另一個角度,给教育工作者一些參考。在長期的服務中,我也學會了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問題,再以我們的經驗给予意見,選擇合適的方式去溝通,這樣也比較容易接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一件三年、五年就結束了的事,徐聯安博士清楚,一定要有一顆熱愛教育並為之全心全意奉獻的心,才能一如既往地堅持服務下去,因而,他不曾停下過腳步。

巧搭“一帶一路”順風車,發揮好香港“聯繫人”角色

徐聯安博士心繫香港,他眼光精準,分析到位,他願盡己之力團結行業同仁,共同助力香港經濟發展。他曾參選2016年立法會金融服務界别議員選舉,希望能為業界出力,反映意見。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素有“金融之都”的美譽;同時,香港也是海上絲綢之路中的城市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作為“老牌”的金融中心,香港有着強大的金融根基和良好的行業氛圍。徐聯安博士介紹說,首先,香港有着健全的法律體系和完備的監管制度,以及扎實的稅務、會計基礎,集聚了世界許多大銀行、投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其次,香港的人才濟濟,既有本土金融人才,又吸引了國外和内地許多專業人士;此外,香港融匯了東西文化,與國際接軌,又有特別多華僑定居,是祖國“引進來”和“走出去”的一個重要樞紐。

2017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作為從事金融行業三十多年的資深人士,徐聯安博士看到了行業的不斷發展,配合國家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金融產品層出不窮,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都在擴大;他也看到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所给香港帶來的發展機遇,他認為,香港應該巧借“一帶一路”的東風,並扮演好連接海外與内地“聯繫人”的作用,發揮自身優勢,與祖國共同發展。

“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徐聯安博士分析說,“‘一帶一路是一個非常宏偉的計劃,凝聚了沿綫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地方可能擁有豐富的資源,但信息閉塞;或需要發展國内的交通、民生等基礎建設,但缺乏資金。如何打通這條路,增加服務的附加值,就都需要我們金融行業的努力。”他認為,在亞投行成立的基礎上,香港可以發揮財富管理中心的作用,打造成一個債券中心和融資平台,更好地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

此外,香港有着與國際接軌的法律、英語與中文同為通用語言等基礎,内地企業“走出去”,完全可透過香港這個窗口。“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基金互認等,也說明了内地與香港之間的聯繫不斷加強,這些發展,對香港和内地都是互惠互利的。”徐聯安博士認為,香港還應該利用好“離岸人民幣中心”這個優勢,運用離岸人民幣,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帶動經濟的發展,應該是非常有前景的。

“一帶一路”雖然拉近了香港、内地與沿綫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距離,也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如何把握好這個機遇,其實是充滿挑戰的。徐聯安博士具有高瞻遠囑的眼光,從幾十年的證券界工作經驗出發,他總結並建議——希望能搭建一個“一帶一路”溝通交流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大家可以互通信息,通過平台實現資源鏈接和業務配對,不僅如此,這個平台還匯集各方面專業人才,以滿足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國家的需要。

如此,既以民間的力量輔助政府的發展戰略,亦可以金融服務帶動其他服務領域的發展,從單一化,到多元化,真正實現共赢。

以管理之心對待人生,以奉獻之情詮釋服務

無論是工作、服務。還是家庭,徐聯安博士,他都怀抱着一顆學習之心,精於管理,將管理才能發揮得淋濰盡緻,將人生染上了自己想要的色彩。

徐聯安博士是亨達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擁有超過二十年銀行、證券業及金融機構之高級管理經驗,為社會培養了不少金融人才。又是香港證券業協會副主席,還先後出任教育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等多項公職,為行業的發展不遗餘力。他最讓人欽佩的,莫過於他遊刃有餘的管理之道。

“公司管理和社團管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徐聯安博士以多年的經驗總結說。公司管理,是一種上下關係的個體管理。作為公司的管理者,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嚴於律己,再由團隊共同努力和執行。管理的出發點是為公司利益着想,為員工的前途着想。而社團的管理則複雜很多,可以說是平行關係的團隊管理。首先會員本身就可能是企業的管理者,大家本是競爭者,但為了“促進行業發展”這個共同的目標而團結在一起,形成協作關係。因而,在管理上一定要遵從互相尊重,互相溝通的方式,以為行業發聲,為行業爭取正當權益為出發點。

公司管理與協會管理,也可以是相得益彰的。於他而言奉獻也是一種收穫,他把服務當做一種學習,從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行業中所學到的東西都可以放進自己的管理中。服務好行業,對公司發展也大有裨益。“香港證券業協會已成立38年,是行業中歷史最悠久的社團之一,正是因為大家有奉獻之心,才有今天的成績。每個月都召開董事會,專門解決行業問題、新人培訓問題以及行業如何推廣問題等,基本上一開就是幾個小時。社團服務,是自發性的,所以一定要有一顆奉獻的心,否則,一定是做不好的。”這是徐聯安博士多年來從事服務工作的感受。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的支持絕對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堅強後盾。在徐聯安博士看來,家庭,與對待公司和服務一樣,同樣需要用心去經營管理。“其實工作和生活並不衝突,關鍵在於你怎麼去平衡。”在徐家有這樣一個風雨無阻的約定——每個星期六都是“大家庭日”,這一天兄弟姐妹好幾個家庭的人都會相聚在一起,聯络感情。“從出來社會工作至今,這個約定一直堅持着。即使再忙,也一定要出席,这不是一種形式上的聚會,更是親人間互相表達對彼此關愛的一種方式。其實,對一個家庭來說,最溫暖、最有愛的表達方式莫過於陪伴。所以,只要不出差或者不忙時,他都會盡量回家吃飯,以最簡單的方式帶给家人溫馨。

徐聯安博士非常感謝家人對自己工作的支持,特別是太太的理解。家人的支持,於他而言,更是工作上不竭的動力。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他也特別注意教育方式,多引導而不是命令。他相信身教重於言傳,他認為自己努力工作,用心服務,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家人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希望能通過“身教”,為家人,特別是為孩子,樹立起榜樣的力量!

他同樣希望為員工樹立榜樣。“個人做得好還不夠,我們將公司定位為學習型企業,提倡全員學習,才能為企業不斷培養接班人。商場如戰場,一個公司需要有穩定的架構和員工,才能打好這場仗!”學無止境,徐聯安博士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善於從生活中體會,善於從工作中反思,善於從服務中探索,而且從未停止過學習。

猜你喜欢

行業服務發展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物业服务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行业绘本
类比联想 发展思维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发展中的怀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