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探析

2017-08-25章珊珊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比喻审题观点

章珊珊

作文一直以来是学生最头疼的部分,材料作文也是这样,很多学生出现审题的失误,完全偏离了写作的方向,作文质量很低。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正确的分析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重点,对其方法对策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但学生常常会出现偏离材料的问题,所以指导学生准确审题立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材料作文有很多种形式,常见的类型有纯描述型材料、附观点型材料、观点相左型材料、比喻型材料、引语型材料。那么,如何对这些材料进行准确的信息抓取,得到立意的思维和方向呢?下面笔者详细谈谈这几种类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纯描述型材料

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只对现象、事物、场景等作客观描述,不给观点。给学生一个时间或者任务的描述,看似简单的材料,似乎学生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可以确定很多写作的方向,自由度较高。其实不然,这样看很容易走进误区。描述型材料所呈现给我们的往往都是一个结果,而凡事有因有果,结果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发人深思或耐人寻味的。所以,由果溯因,从原因的角度立意往往能切中本质,抓住要领。比如“关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国际社会的格局变化”材料,学生就要寻找因果,中国经济之于世界意味着什么,正确把握方向。

二、附观点型材料

顾名思义,这类材料有例有论,附带有评论性的观点。这类材料又分为多例一论和一例多论两类。这类材料作文的立意较为明确,因为观点已经暗示给了学生。对多例一论型材料,明确结论。多例一论型材料里的结论是由多个事例同时归纳出来的,它所指代的道理、观点需要我们结合具体事例加以明确,然后形成立意。对一例多论型材料,可选择可整合。一例多论,顾名思义,就是同一个事例,出现了多个角度的评论,由于评论角度不一,结论自然各异,但又都有其合理性。这些从不同角度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立意的基础,所以在确定立意时,我们可选择其一,也可将多个角度整合到一起,得出综合性的结论。

三、观点相左型材料

这类材料一般给出态度相悖的观点,通常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出现。对观点相左型材料,要辩证思考。观点相左型材料本身属于一例多论,而这类材料常常是观点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强调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所以辩证思考、整合观点,立意上会显得更为深刻。比如材料“父子乌鸦学习老鹰抓羊的故事”,父亲和孩子给出了不同的看法,父亲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的,而孩子还是天真的,所以说乌鸦很可爱。那么这两个不同阶段的人本身的观点都没有错误,学生要辩证思考。所以这篇作文的立意定为有自己的梦想但同时要考虑到自己的水平能力,就是一篇完美的作文。

四、比喻型材料

這类材料整体上是个大的譬喻,常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出现,多揭示人生哲理、生活智慧或经验教训。对比喻型材料,联系现实找本体。比喻型材料选材上多为古代(从前)的人和事或者动物的言行,但是,它所折射的都是当下人的生活和思想,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用来作比喻的形象和事情都能在现实社会中一一找到对应。所以审题立意时,只要找到本体,材料寓意就清晰可见。比如“狐假虎威”“程门立雪”“二十四孝”这些故事都可能成为材料。读这些材料,我们既要理解古人所要表达的意思,还要结合现代社会、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批判性地说明,提升思想高度。

五、引语型材料

这类材料是把诗句、感言、格言、歌词等语言素材加以直接引用。对引语型材料 ,要提取话题给办法。命题人引用语句本质上就是给出话题,所以应迅速将其转化为某一话题,用一句言简意赅的话加以概括,然后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可以得出准确立意了。如材料作文给出的材料是名言名句:“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不难看出,命题人是借托尔斯泰的观点给出了“一切事物都是有两面性(正面和反面)的”这样一个话题,让我们加以联想,写出感悟。所以我们只需要给出这个话题(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解决办法就符合命题人的考查意图了。

综上所述,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一个主流形式,要想写好这类作文并获得较高的评价就需要有正确的方向,对材料的主题思想和主线把握得准确。而要正确地把握写作的方向,就需要学生正确理解材料的内涵。审题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质量和写作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余干中学(335100)

猜你喜欢

比喻审题观点
比喻
“三招”学会审题
观点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