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语文课堂的动态变化之源

2017-08-25郭蕾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琵琶行赏析语文课堂

郭蕾

对高中语文教材文本内容进行理解,除了要做到知人论世、分析背景、细读文本以外,还需要学生以切实的情感进一步追溯源流,随着文本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有效接受经典、分析经典、内化经典。在此问题上,我们可以《琵琶行》一诗为例,谈谈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动态变化的影响之源。

一、文本与行为相协

首先,教师应当把握主动,根据文本不同情况,给出与之相协调的教学活动。我们知道,语文课实际上涵盖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因此,教学活动亦应采取因时而动、因地制宜的态度,不能在教学行为上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对待。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被历代学人认为是出神入化之作,对于这样字数较多的古诗,特别是描写音乐的部分,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讲解过多,而是要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让他们以诵读和赏析为中心,在多遍诵读中感受到长篇歌行体古典诗歌的独特味道。当然,为了保证动态变化的有效性,教师也应当注意课堂的松紧有序、张弛有度,最好不把整堂课完全交到学生手里,而是要在中间适当插入教师自己的总结与点评,以及对特殊难点的讲解等。比如在交给学生诵读任务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帮助学生了解一下作者白居易的人生和文学主张,还有《琵琶行》的创作背景等。

教师以文本为重点参考的教学活动设计需要依教学深入而随时做出调整。像在第一课时,学生虽然经历了预习的过程,可是却并不非常了解本诗。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正音,通过多次范读的方法使他们熟知文本。而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个深入的体会和了解以后,教师则可以让大家更多了解一下作者的其他經典作品,从而归纳出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在认知创作风格的情况下,对本文的领悟也会更深。

二、学生与学生互动

学生间的有效互动,是课堂动态变化的又一促进源泉,能够让各种活动充满生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琵琶行》一诗时,教师即可以设计如下活动方案:要求学生在课下从《琵琶行》一诗中挑出几个句子进行独立赏析,等到下次上课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几名学生把自己赏析的成果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最后全班学生一起背诵这些句子,强化巩固前面的学习成果。当然,这种活动方案如果实施不当,容易造成一个弊病,那就是因为教师的经验不足,或者没能形成强大的课堂控制力,造成一名学生分享,其他学生不能真正投入进来的问题,这是值得教师留意并避免出现的。

当然,教师也可以设计其他的生生互动活动,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本诗的意境,形成更好的综合概括能力。如当讲解完本诗的“小序”以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给每一个段落设置一个具有古典味道的标题,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标题设置更有诗意。这个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比如有些学生将第二段的标题设置为“一曲琵琶动人心”,第三段的标题设置为“歌成再诉命炎凉”。可谓概括精当,且有古典的意味。总之,这种生与生的互动,让文本体悟变得更加深入了。

三、教师与学生交流

为了保证高中语文课堂的动态变化,教师

还应当注意自身和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比如在赏析《琵琶行》一诗时,无论学生的表现如何,教师都要与之进行沟通,且给其必要的支持和鼓励,以期激发学生形成更多更有价值的想法,真正走到互动的状态中来。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教师未能做到这一点,和学生的交流程度不够,给学生的评价语言也欠丰富,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亦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学生深入活动的欲望受到限制。为此,教师需要尝试建立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使双方处在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之中,要勇于放下架子,给学生提供更多想、说、做的可能,只有允许大家在说错和写错中锻炼,才能促成其主动地投入学习,保证课堂始终处在一种动态化的环境之中。

比如《琵琶行》这首诗与音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而音乐欣赏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甚至可以产生天衣无缝的效果。这就可以为师与生的互动提供一个纽带,成为语文学习动态化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同欣赏音乐,此一过程可以在教学之中,也可以在教学之前或者之后。当师生处在平等的地位,共同欣赏一些琵琶名曲,像《十面埋伏》《夕阳箫鼓》等,就可以坐下来交流,说出自己对这些曲子的感受,分析它们在演奏技法方面的变化,及其所表达出来的文化意韵。当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姿态完成交流,再次回到《琵琶行》这首诗时,学生便可以进一步思考本诗的妙处所在,而因为有了师生此前的平等交流基础,他们也更容易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也逐渐形成了语文文化认同。

综合分析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所获,能够发现学生更乐于参加自己比较感兴趣,或者自认为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为此,教师需要从文本、课堂组织等多个方面进行调节,以便让语文课堂动态变化更具生命力,让学生能展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内心与文本内容的无缝对接状态。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719399)

猜你喜欢

琵琶行赏析语文课堂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步辇图赏析
知我者谓我心忧——解读白居易《琵琶行》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