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应具备四种意识

2017-08-25李华秀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分点文意实词

李华秀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从全国卷的设题情况来看,其所占的分值为19分,由选择题和翻譯题组成,两道翻译题共10分,占据整个文言文阅读的半壁江山。而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有畏难的情绪,做题效率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进而在这道题目上争取多得分?我以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具备积累意识、上下文意识、采分点意识和规范翻译意识。

一、积累意识

文言文是古代语境,与现代的生活相隔甚远,所以,在翻译时会存在很强烈的陌生感,甚至是障碍。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下功夫,有积累的意识。

一是积累课本上的文言知识。如课文中涉及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等,此外要反复朗读、背诵,强化文言知识的积累。二是积累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120个实词和4种文言句式等,方法是化整为零,将任务分到每天的学习当中,如一天积累一个实词、一个虚词,可以采取提问,练习的方式来进行。三是积累文学常识和高频词。如古代常见的官名、地名、食品名、器物名等,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一些。

二、上下文意识

文言文翻译有两道题,各5分。需要翻译的句子,出题者会用横线在原文当中划出。很多学生是待全文看完后,开始盯着文章后面的句子来翻译,翻译得很认真,但很有可能是不准确的,为什么?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了上下文。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遇到划横线的句子,可适当放慢速度,注意上下文的关联,主语有无变化等,及时用铅笔在旁边写上自己对这句话的翻译,以免遗忘。《宋史·杨绘传》中有这样的句子:“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为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很多学生不会翻译其中的“中人”,其实,只要联系一下前文不难发现此处的“中人”就是“内侍”,应该翻译成“宦官”。此外省略了主语,只选取了其中的半句话要求翻译,上下文的关系就更加紧密,必须要考虑了,不然翻译时很容易混淆,张冠李戴。

三、采分点意识

从考纲出发,明确知识考查的方向。考试大纲规定文言文考查的内容为:(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及其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其中前三道选择题分别为断句、文化常识和文意概括题,那文言翻译考什么?每题5分,每一分落在哪里呢?考试大纲规定文言翻译要考的内容包括实词、虚词、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字、通假字等。要翻译的句子,给分点落在哪里?要先观察这个句子中的字词是不是规定的范围内的,如果是,必须准确地将其翻译出来,不能意译。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和讲解作业时强化采分点意识。如翻译《宋史·范宗尹传》的句子: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翻译成: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译出大意给2分;“纾”“非”“罢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四、规范翻译意识

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与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具体的做法是:保留专有名词,删掉无须译出的虚词、助词,补出省略的成分,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等。

具体的翻译流程:

1.拆分成分

如: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法,府中服其明。

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法,府中/服/其/明。

2.按划分的成分逐一翻译

如: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法,府中/服/其/明。

叫/耍猴的人/审问/在公堂,一/讯问/全部/招供,府中的人/佩服/他/英明。

3.连词成句

增加或删除词语,考虑句式特点,调换语序等,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如:叫耍猴的人在公堂上审问,一讯问就全部招供了,府中的人都佩服他(审案)英明。

4.检查答案

放入文中去理解,看是否与文意相符,检查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与原句相符等。

总之,文言翻译是从综合的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水平,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具备积累意识、上下文意识、采分点意识、规范翻译的意识。在具备这几种意识的前提下进行规范的训练和讲解,文言文翻译将不再是难事。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512700)

猜你喜欢

分点文意实词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来自低谷的你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五禽戏“动作节分点”划分与学练建议(三)
工筆文意之大化——关于田禾虎画风格元素特征的分析
表达准确,文意清晰
借你一双明亮眼,力拨迷雾见阳光——破解文言文文意理解常见设错方式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