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3+4”分段培养语文课程重构探究

2017-08-25尹金珠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分段语文课程中职

尹金珠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中高职院校联合办学,实施“3+4”分段培养的策略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保证,不失为一种人才培养的良途。而在中高职衔接教学上,如何让中职阶段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专业有认识、有兴趣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达成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还要为学生专业发展和成长铺路。这需要瞄准对口的专业,有针对性地重新设置、构建语文课程,并提高重构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质量。在不断完善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达成优秀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的“3+4”分段培养试点语文课程教学为例,谈谈中高职衔接的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

一、依据高职专业,重构语文课程

我校作为南通市首批中高职衔接“3+4”分段培养试点学校,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开设电子技术应用、自动化、财会等专业中高职对口班;进入我校接受“3+4”分段培养的学生完成中职学业之后基本上都能顺利升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接受相应专业的高等教育。教育要以生为本,为学生发展施教。因此,我们在中职教育中就要研究学生高职专业学习的要求和特点,突出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

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如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研究中职语文教材,突出与学生专业成长有关的篇目教学,精读精讲、延伸拓展。如《景泰蓝的制作》《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动物身上能进化出轮子来吗?》《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工商文明的基因》等课文,我们不仅要重视篇章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传递,还要加强对这些课文中科技应用方面内容的挖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写科技说明文和议论文,训练学生科技运用的思维,培养学生对科学和科技文明意义的探索能力。如此,让学生在语文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获得科技应用素养和探究品质。

考进我校中高职衔接“3+4”分段培养班的学生成绩远比普通中职学生,甚至于比一些普通高中的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还要强。因此,我们所使用的中职语文教材就显得相对浅显和单薄。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的大学语文课程可能不被当作必修科目。因此,我们的课程重构需要将普通高中教材中的一些对学生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培养更有意义的篇目组织进来,使得中高职衔接“3+4”分段培养中职语文课程和教材得到优化,更好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以适应大学本科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发展的需要。

另外,我们依据“3+4”人才培养专业特点,重视语文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自然延伸与有机统一,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将以往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为“生活素养”“生涯发展”和“生命价值”等递进性的课程目标。

二、以生为本施教,提升课堂品位

我们在中高职衔接“3+4”分段培养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根据学生衔接专业增删篇目、重组教材,突出专业对口的教学,培养学生获得专业需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另一方面,重视运行有别于一般性中职

语文课堂模式和方式的教学,突出以生为本的語文课程的课堂落实,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语文学习的能力和素养。如在“古诗文鉴赏”的教学中,我们先带领学生整体把握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形成从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等角度去分析和鉴赏的意识;学会从题目、作者、诗歌的时代背景和类型等方面去自主预习和阅读分析诗歌。然后,通过导学和课堂问题讨论的形式开展课堂教与学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获得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并在不断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如此的课程重构的课堂教学落实,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为他们的高职学习和日后的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素养和分析应用能力。

中高职衔接“3+4”分段培养的学生需要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在中职课堂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实践学习活动的开展。如在《阿房宫赋》学习中,可让他们研究教材的插图,对照文章的内容谈谈该图的优点和缺点,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能形成图片与文字转化的意识和能力。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重视精选课外阅读,以实用类的文本阅读为主。如在自动化专业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学习《采石工》这篇课文之后,让学生阅读有关自动化的采石机械方面的说明性文字,读选自《青年文摘》上与采石有关的小说《共同的秘密》等文章。不仅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运用语文的意识,更让他们产生了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的动力。

总之,在中高职“3+4”分段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为了学生专业发展重构语文课程,不断尝试设计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课程,完成语文和专业培养目标。还要重视课堂中课程重构的有效落实,从而实现中高职的职业教育完美对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226100)

猜你喜欢

分段语文课程中职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分段计算时间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年龄分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