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文短教:用情节带动人物分析

2017-08-25陈科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爱斯梅拉眼泪

陈科

【课堂实录】

一、导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有时候,对细微处的体察,可以让我们体悟到世界的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用心体会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中的节选部分《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二、复述情节,突出主人公伽西莫多

师: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在划线处填上表现人物行为动作的词。PPT:

在格雷沃刑台上,

伽西莫多,

围观群众,

克洛德,

爱斯梅拉达,

伽西莫多流下感动的泪水。

生:受笞刑;辱骂诅咒伽西莫多;逃避;不计前嫌、给伽西莫多送水。

三、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的形象

师:情节复述中出现了本章节的主要人物伽西莫多,那么伽西莫多是谁?

生: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鸡胸、驼背、瘸腿,丑陋得无与伦比。

PPT补充伽西莫多的外貌描写:

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巴,小小左眼为茅草似的棕红色眉毛所壅塞,右眼则完全消失在一个瘤子之下,上下两排残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的牙齿横七竖八,长着老茧的嘴巴上露着一颗象牙般的大门牙,下巴开叉……

师:那么爱斯美拉达呢?

生:漂亮、鲜艳、纯洁、迷人。

PPT 补充爱斯梅拉达的外貌描写:

身材苗条挺拔,因此显得很高。她的肤色较黑,不过可以猜想,若在白天,她的皮肤必定映出安达卢西亚妇女和罗马妇女特有的那种美丽的金色光泽。她一双纤足也是安达卢西亚式的,套在优雅细窄的鞋子里,曲伸自如。……每当她青春焕发的脸容闪过你面前,她那对黑色大眼睛就向你射出一道电光。……裙子不时掀开,露出秀美的小腿;何况黑发如漆,明眸如火——她不可能是肉骨凡胎。

师:仙女般的波西米亚姑娘爱斯梅拉达又是怎么与奇丑无比的敲钟人扯上关系的呢?

生: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喝”。

师:这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在文本61~65段。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该片段。

请学生分析其中两个文段(PPT显示):

她一言不發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

生:受伽西莫多侵犯的爱斯梅拉达竟然会送水给他喝,这足以震撼人心,她的温柔,她的微笑更感染人,堪称最美神态。虽有不耐烦,但她是一位有同情心、怜悯心又善良、仁慈的姑娘。

四、体悟主题:眼泪里的伽西莫多

师:在你极度需要救助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女孩来给予你帮助,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伽西莫多的第一反应又是什么?

生:滚出了一大颗眼泪。

师:伽西莫多为什么会在此刻流出眼泪?请同学们赏析文中句子。PPT显示: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生:这颗眼泪是从“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流出的,“干燥如焚”说明伽西莫多遭受酷刑后如火炙烤,内心焦灼虚弱的状态;又用“一直”两字形容这种如焚的状态,使人联想到这个长期被关在圣母院阁楼里撞钟的可怜人,一直生活在冷漠的社会边缘,“干燥”的独眼折射出伽西莫多是一个极度缺少爱的滋润的人。也可以说,在这之前伽西莫多是一个接近自然状态、近乎麻木无知的人。

师:伽西莫多是一个接近自然状态,近乎麻木无知的人,文本中有说到吗?

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并分析,最后教师使用PPT呈现:

眉毛都没抬一下,认为一切反抗都是徒然的。

他任人又拖又推又抬,人们从他的脸上只能看到一个野人或笨人受惊后的表情。

人家叫他跪在那块圆形底座上,他照着做了。人家脱掉他的上衣和衬衣,直到露出胸膛,他也听之任之。人家又用许多皮条把他绑在轮盘上,他听任人家捆绑,只不过时时粗声地喘气,就像一头牛垂头耷脑地给绑在屠夫的车沿上。

伽西莫多好像忽然惊醒似的蹦了一下,……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只是把头向后转转,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

生:所以说在被送上刑台及受公诉时,伽西莫多还是一个麻木无知近乎动物的人。

师:伽西莫多平时的遭遇我们无法感知,但受刑时的遭遇我们是可以感知的。请同学们观看所谓“公诉”之后,千万种私人报复时的电影场景,围观群众是怎么辱骂伽西莫多的。伽西莫多又是怎样的反应。(播放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这个片段)

师:电影中伽西莫多是有反抗的,文本中又是如何描述的?请同学们找出原句并赏析。PPT显示:

[HTK]在这些残酷的虫豸的刺激下却渐渐减弱甚至丧失,对西班牙斗牛士的打击向来不在意的阿斯杜里公牛,却被狗和枪刺激怒了。

他先是慢慢地对群众投去恫吓的眼光,……他狂怒地扭动,把那老旧的轮盘弄得轧轧响。[HTSS]

师:当伽西莫多看到自己一直敬仰的养父也弃自己而去时,他开始加倍地狂躁。让我们用声音感受一下这种失望之后的狂躁。请一个同学来演绎伽西莫多的三次“给水喝”。PPT显示:

这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很像动物的咆哮声:“给水喝!”

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师:在如此情境下,围观群众不仅没给水,还进行了更加恶毒的谩骂。此时爱斯梅拉达走上了刑台。在此我们回头思考伽西莫多流下的生平第一滴眼泪究竟意味着什么?请前后桌讨论。

生:他原是动物性非常强地接近自然状态的一个人,对外界感情的感知非常不敏感,几乎是麻木的状态,他流泪了说明了他被感动了,被人性的美打动了,他的内心开始由原始的那种动物性向真善美发展。

他的这一滴眼泪意味着人性的回归与觉醒。

师:当伽西莫多看到克洛德将爱斯梅拉达送上绞刑架后发出恶魔般的狞笑后,他的心灵彻底被唤醒,他将自己的“义父”从高高的钟塔推下。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留下了眼泪。PPT补充后面章节的内容:

那聋子就靠在副主教刚才靠着的栏杆上,从那里目不转睛地望着此刻他在世间所关心的唯一的目标,他像受了雷击的人一样一动不动,一声不吭,长串泪珠从他那一共还只流过一滴眼泪的独眼里悄悄地往下流淌。

师:伽西莫多一生流过两次泪,第一次是“滚出了一大颗眼泪”,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是“长串泪珠”“悄悄地往下流淌”。至此,伽西莫多沉睡灵魂中的真善美得以彻底的复苏与回归。

师: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犹如动物般生活着的伽西莫多都能被爱斯梅拉达的善良、仁慈、怜悯所唤醒,那么当更多的水,更多的真善美汇

聚起来时,总有一天会唤醒更多的人。小说

的后面当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诬陷受绞刑,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抱进巴黎圣母院避难时,爱斯梅拉达的朋友们准备冲击教堂抢出爱斯梅拉达。在战争打响之后,有许多的巴黎民众也纷纷投入了战斗,这也许就是中世纪人民开始觉醒的表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总是会唤醒更多的人。

【教學后记】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长文。如何在一个单位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教学?有教师从围观群众入手,重点分析围观者的心态;有的从题目的质疑开始进入文本分析;有的从对文本最后一句话“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的不同理解入手。

我想既然是一篇经典小说节选,那能否从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中的某个要素入手呢?能否牵一发而带动全文的理解呢?带着这样的想法用“以情节带动人物”的方法设计并讲了这样一节课,来实践摸索长文短教的方法。

概述故事情节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填空的形式,并且注明填的是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这样原本需要半节课时间的情节环节梳理只用了五分钟时间就完成了,学生在这个环节因要求明确而快速准确地概括出了情节。通过动词填写学生对主人公伽西莫多的形象及命运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通过情节梳理自然带出了对主人公西莫多的形象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运用了人物形象的对比、引用其他章节的内容、电影小片段、学生模仿、情景诵读等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悟人物内心变化的过程。最后理解伽西莫多流下生平第一滴眼泪的内涵,完成了人性的觉醒,文本主题的理解也水到渠成。同时也让学生体悟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笔法。

采用“情节带动人物”的教学方法来教授文学类的长文,只是一个尝试。填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还可以再斟酌,有个别过程感觉还有些生硬、不自然,需要继续打磨。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324000)

猜你喜欢

爱斯梅拉眼泪
Tears in the Ocean大海里的眼泪
眼泪
为梦想而努力
“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新书“六一”来袭
《不一样的卡梅拉》
美与丑的对照——《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塑造
完形填空三则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题目功过参半
意义深远的“爱斯基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