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实践与思考

2017-08-24陈玉明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4期
关键词:水稻生产实践与思考

摘 要: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生产内部分工细化的必然产物,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新型农业生产规模的又一经营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服务模式,思考在项目示范推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总结,并不断完善。

关键词: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210

当前我国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滞后是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之一,而目前首推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对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

1 环境、人员因素对种植水稻的影响

石蟆镇地处浅丘宽谷地带,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部的渝川黔3省市结合部。石蟆镇幅员面积208km2,海拔190~420m之间,土壤属棕紫泥亚区,土层较厚,pH值在4.5~6.5之间,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平均气温18℃,降雨量1200mm,常年种植杂交中稻4333.3hm2以上,是江津区产粮大镇之一。近年来,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在家种田的多为老人和妇女,育秧、收割等农忙时节常常缺劳力、雇人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田块分散,从而影响农业生产措施的落实,技术推广不到位,产量、效益难提高,生产上的“小而散”与现代农业要求的“大而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为提升水稻生产整体水平和持续增产,2014年,重庆市首次实施了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的试点工作,而石蟆镇则成为江津区政府、区农委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镇(街)之一,当年完成试点面积133.3hm2,2015年完成面积186.99hm2,今年计划完成任务333.33hm2以上。

2 技术操作路径

2.1 确定服务内容

为整合水稻育秧、机插、机收等单一社会化服务,石蟆镇以集中代育秧、统一机械化耕种整、统一机械化插秧、统一施用统测统配测土配方肥、统一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统一机收等“六统一”,实行水稻标准化生产。

2.2 统一供种

试点区均以宜香优2115、深两优5814、C两优华占、兆优5431等为主推品种,用种2384kg,面积186.99hm2,育秧盘47650个。

2.3 统一育秧

全部采用塑料软盘旱育机插秧,严格按照水稻机插秧旱地“十步育秧法”技术要点操作。镇农业中心农技人员分片包干,开设“田间课堂” ,重点指导试点区从用种、平地、覆泥、施肥、下种等环节开展服务,确保壮苗移栽,3个专业合作社均在3月7日前全面完成育秧工作。

2.4 统一机插

统一用机械深旋灭茬,翻埋秸杆,上水浸泡后精细整地,做到田面平实,利于水稻秧苗机械栽插;移栽时做到合理密植,定量栽插。采用2行机和4行机栽插,减少漏苗断行,做到适龄移栽,确保机插质量。一般行距30cm,株距18~20cm,每穴2苗,基本苗1.1~1.2万苗/667m2。

2.5 统一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水稻品种需肥特点等制定配方施肥方案,合理控制总氮量,协调N、P、K肥配比,对特殊田块、特殊苗情采取针对性措施,补施速效化肥,喷施叶面肥,促苗情转化。一般施“沃津牌”水稻专用复混肥50kg,其中移栽前施用底肥(N20:P20:K10)30kg,拔节期施用追肥(N20:P10:K20)20kg。

2.6 统一病虫草害防治

在移栽后7~10d每667m2用10%吡嘧磺隆+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各20g,第1次对稻田进行二化螟防治并结合除草;在7月5—10日,防治第2代二化螟虫的同时兼治水稻飞虱、稻瘟病(特别是糯谷)、赤斑黑沫蝉等一并防治。药剂选用:单治第2代二化螟:每667m2用40%毒死蜱乳油100~150mL;每667m2用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40g(2包);单治稻飞虱:每667m2用8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4g(2包);每667m2用25%噻虫嗪水分散剂5g;每667m2用25%吡蚜酮悬乳剂24mL(3包);80%敌敌畏乳油100~150mL;30醚菊酯悬浮剂30mL(3包);单治稻纵卷叶螟(或稻包虫):每667m2用5%爱维丁40mL;每667m2用40%氯虫*噻虫螓水分散剂(福戈)8g;每667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10mL;每667m2用6.7%氟虫双酰胺和3.3%阿维菌素混合悬浮剂(稻腾)45mL;防治穗颈瘟在水稻孕穗末期——破口期用药:每667m2用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g);每667m2用10%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2包);40%富士一号乳油100mL或稻瘟净100mL。单治纹枯病:每667m2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mL或10%粉剂50g;每667m2用10%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90g。结合稻田发生发展情况可进行兼治。

2.7 统一机械收割

试点区内水稻成熟后,由专业合作社组织安排机械收割,做到适期收割,精细收割,减少损失。

3 建议

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生产单元不能过大。建议在规划区域内,以一个村民小组以上为单位,以最低13.33hm2水稻面积为一个作业单元,集中连片、从种到收服务全过程,这样有利于生产组织管理,也有利于降低生产运输成本。

作者简介:陈玉明(1967-),女,重庆江津人,大專,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水稻生产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