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府谷县谷子栽培技术及发展对策

2017-08-24王旭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4期
关键词:谷子发展对策栽培技术

摘 要:谷子又称“粟”,属禾本科作物,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同时也是畜禽的重要饲料。笔者就近几年府谷谷子的生产现状、栽培技术措施及发展对策进行浅析,供广大种植户和农业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谷子;栽培技术;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07

1 府谷县谷子生产现状

府谷县属小杂粮产区,全县粮播面积40000hm2左右,其中小杂粮播种面积达1000hm2,占粮播面积1/4,谷子一直是传统栽培作物,近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4年突破2000hm2,2015年高达3943hm2,年产谷子11800t。如此快而大的发展幅度和产量,得益于府谷特有的气候条件与谷子生长发育规律相一致及人们对杂粮的需求。具体成因如下。

1.1 府谷气候特点

府谷县位于长城沿线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和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陕西省的最北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土壤为沙壤土和黄绵土。年均气温9.1℃,大于10℃积温3447℃,年均日照时数为2890h,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为177d,年平均降雨量453mm,多集中在7、8、9,3个月,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干旱区。

1.2 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技部门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调整谷子播种期,使谷子抽穗期正好在当地降雨最多的时期,降低谷子白发病等病害的大发生和卡脖子旱的危害,大大提高了谷子的产量。

1.3 市场需求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多样性、保健性和天然无污染性的需求越来越高,优质小米的粮药兼用功能正迎合广大消费者“杂粮热”的健康时尚。促使谷子一时身价百倍,农民的种植效益可观,种植面积逐年递增。

2 栽培技术

2.1 轮作倒茬

谷子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忌连作、重茬。连作易造成病害严重,特別是谷子白发病的发病率严重。再是杂草严重,“一年谷,三年莠”,谷地伴生的谷莠草多,易造成草荒。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以调节土壤养分,恢复地力,减少病虫草害。

2.2 整地、施肥

府谷谷子多为旱地种植,一般在早春解冻后,趁墒翻耕,翻耕深度为20~25cm,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结合整地施入有机肥2000~3000kg/hm2,磷酸二铵135~195kg/hm2或尿素125~150kg/hm2。

2.3 播种

对购买的谷子种子,如晋谷29、张杂8等新品种,都是经过精选的包装种子,无须选种、晒种。自留种子在播前10~15d,去除秕粒和杂质,于阳光下晒种1~2d,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用40%敌克松或莠锈灵粉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或使用种衣剂进行包衣。适期播种是保证谷子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减少地下害虫和病菌侵染为害的有效途径,同时能降低“卡脖子旱”危害。一般当土壤耕层温度稳定通过10℃时,为最佳播期。府谷以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为宜。在府谷谷子的播种方式有耧播和小型播种机播种为主,播种量一般为7.5~11kg/hm2。机播播种量2~3kg/hm2。播后及时镇压,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扎根出苗。

2.4 田间管理

3~4叶期间苗,6~7叶期定苗,间苗时要注意拔掉病、小、弱苗,做到单株、等株距定苗,一般留苗18×104~22.5×104株/hm2。一般中耕锄草3次。第1次结合间定苗进行浅锄。第2次在谷子拔节后、封垄前进行深锄培土。第3次在谷子抽穗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倒伏。追肥在拔节后孕穗前,结合降水,施尿素120~150kg/hm2。

2.5 适时收获

时收获是保证谷子丰产的重要环节。一般以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最好。此时,上下部叶片变黄,籽粒变硬,种子含水量20%左右。是收获的最佳时期。

3 发展对策

3.1 大力推广优质、高产、专用品种

农业部门要加大推广力度,通过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专用谷子新品种,体现谷子商品性的潜力,来引导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谷子产业化水平。

3.2 建立谷子标准化示范基地

政府部门要制定杂粮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和引导作用,鼓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通过土地入股,流转等形式,建立优质谷子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规程,不断提高谷子生产水平、品质和商品性状,提升府谷谷子的市场竞争。

3.3 打造品牌,做强做大谷子产业

陕北小米曾享誉全国,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一品牌,对内搞好产品质量,对外搞好宣传,力争将这一特色品牌做大做强。

3.4 搞好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提高谷子附加值

政府要在资金、政策上积极扶持、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以谷子为主要原料的米粉、饮料、保健品等新产品,延长谷子的产业链。对于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政府应优先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并对认证的品牌进行保护和重点扶持,促进谷子产业发展。

作者简介:王旭(1974-),男,陕西府谷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谷子发展对策栽培技术
打谷子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谷子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