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技能竞赛选手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2017-08-24揭锡富

职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策略

揭锡富

摘 要:职业技能竞赛体现行业发展的趋势,反映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最新需求,具有职业性、实践性、技术性、技巧性、竞争性和激励性等特點,涉及的知识点多、范围广、内容新、综合性强,对选手的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和体能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以笔者作为竞赛主教练指导的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广东省机电一体化项目职业技能竞赛为例,阐述培养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策略,以期为广大专业教师开展竞赛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技能 竞赛选手 策略

一、职业技能竞赛概述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职业技能竞赛体现行业发展的趋势,反映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最新需求,是展示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平台,也是展示学生职业技能的舞台。

二、职业技能竞赛研究现状

职业技能竞赛在各级职业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通过文献检索,职教界对职业技能竞赛的研究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主要集中在制度层面、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和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等,而对技能竞赛的实际做法的研究极少,难以从教学的角度为竞赛的开展提供指导。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广州市第一所技工学校,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广州市的名专业,在师资、教学场地和教学理念等方面有深厚的沉淀。笔者长期担任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教练,在培养技能竞赛选手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本文从竞赛指导教师的角度出发,以笔者作为主教练指导的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广东省机电一体化项目职业技能竞赛为例,阐述培养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策略,以期为广大专业教师开展竞赛指导提供参考。

三、职业院校学生分析

学生是竞赛活动的主体,是决定竞赛辅导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职业技能竞赛指导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1. 职业院校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

处于15岁至20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但自我约束能力欠佳。

2. 职业技能竞赛备选选手的特征分析

经过校内竞赛选拔的选手,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掌握一定的电路原理、PLC、变频技术、气动技术和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可仅局限于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并不能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所涉及的具体项目问题。

四、职业技能竞赛指导策略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个风向标,它反映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动向,具有职业性、实践性、技术性、竞争性和激励性等特点,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师的指导策略在竞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制定集训方案,组建备赛团队

技术文件是竞赛的重要文件,它明确了技能竞赛的标准、内容、方式、评分方法和竞赛设备等,是指导竞赛活动的依据。笔者所在的学校设有机电大师工作室,配备专业大师和行业大师。学校竞赛项目下达后,机电大师工作室组织聘请有实战经验的行业专家,解读、分析竞赛技术文件;组建一支由行业大师和学校机械、电气安装、自动化控制和心理等领域的专业教师组成的教练团队。教练团队熟悉行业规范标准,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分工合作,研究竞赛方案和竞赛规程,分析竞赛的主要内容、技术走向、重点难点和操作要求,制定科学的选手选拔方案和集训方案,严格选拔选手,合理编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的训练计划。

2.选拔竞赛选手,开展备赛训练

建立选拔机制,选拔参赛选手。建立选手选拔机制是竞赛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选拔过程分为遴选、集训选拔和确定选手三个阶段。

遴选阶段。在选拔参赛选手时尽量扩宽选拔范围,争取更多的学生参与。在符合参赛年龄要求的专业教学班级中,广泛宣传,发动学生报名。由专业大师和专业教师以实际操作和面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出15~20名学生作为储备选手,接受专业的竞赛辅导和训练。

集训选拔阶段。教练团队观察每位储备选手的训练过程,记录他们的学习态度、操作规范、强弱项和心理状态,及时掌握他们的训练情况。安排两次个人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和训练过程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参加下一阶段集训的人选。

确定选手阶段。本阶段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训练,注重对选手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计划和分工能力的培养。将参加集训的6名选手进行交错组合,组成训练团队,开展项目训练。通过分析每位选手的优缺点、相互配合程度,教练团队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在这个阶段,教练团队对选手进行多次模拟竞赛,考核选手的心理素质、操作规范、动作娴熟程度、知识和技能水平,确定最终代表学校参赛的4名选手,组成两支参赛队。

抓好训练内容,确保集训质量。职业技能竞赛涉及的知识点多、范围广、内容新、综合性强。在选手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指导教师要在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精神力量、心理辅导和体能体格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和指导。

操作技能的训练。职业技能竞赛要求选手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完成一个与其职业教育层次相当的完整的工作任务。竞赛的内容涵盖职业资格要求的全部内容,体现未来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技能。技能竞赛的训练要有针对性,不需要面面俱到。针对选手的具体情况,围绕技术文件对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指导教师设计相关的训练任务,提高选手的操作技能。首先,指导教师引导选手通过分析工作任务和系统的控制功能,以及所涉及的技术(如PLC、变频器、气动传动、传感器等),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选手介绍自己独立设计的系统方案,解答指导教师和其他选手的提问。通过剖析方案的优缺点,进一步优化、确定方案。然后,选手在安装系统硬件、设置参数和设计、调试控制程序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个别部件无法安装,导致要把安装好的部件拆卸。指导教师要引导选手针对安装工艺流程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要求选手先制定详细的安装工艺流程后再进行安装,避免反复拆装。又如: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调试系统功能,甚至修改部分正确的程序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要马上暂停训练,引导选手分析原因,梳理、分析PLC控制程序的调试思路和方法。最后,任务完成后,依据项目的专业规范和评价标准,选手进行自我评分。然后,指导教师担任裁判进行评分。在评价过程中,选手对竞赛的要求有更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选手在后续的训练中一步到位、按要求将每项工作做好,避免反复修改和调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指导教师和选手要对作品和操作过程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以便及时调整训练重点。

创新能力的培养。竞赛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紧随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参赛选手要解决这些不断变化的问题,必須具备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指导教师训练选手操作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培养选手的创新思维,培养选手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选手独立思考、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激发选手的创新能力。指导教师要鼓励选手多思考、多讨论、多尝试、多总结:思考完成任务所涉及的技术及其关联性,初拟方案;讨论可行性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来完成同一个任务;总结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水平。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精神力量的强化。技能竞赛的集训是非常辛苦的,且周期长、难题多,需要选手放弃大量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夜以继日地进行高强度训练。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下的选手,在遇到困难时,难免会产生打退堂鼓的负面想法。因此,指导教师要适时对选手进行精神力量的强化,鼓舞士气。如果发现选手出现厌烦或退缩心理,指导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当然,学校领导适时到集训现场关心、慰问参赛选手,也能给选手精神上带来莫大的鼓励。

心理辅导。在比赛中,要把最佳的技术水平稳定地发挥出来,选手需要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职业院校的学生自主调节心理状态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技能竞赛的经验较为缺乏。在比赛中,受裁判、观众、对手、场地和工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对荣誉和奖励的渴望,选手难免出现紧张的情绪。心理素质欠佳的选手难以集中注意力专心操作,难以发挥正常水平。熟练的动作因过度紧张而僵硬,正确的方案因混乱的头脑而紊乱,诸如此类由心理因素引发的问题并不鲜见。因此,在集训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注重选手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还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专业的心理教师运用心理技术对赛前、赛中及赛后三个阶段进行外部干预,开展专业的心理技能训练。赛前运用模拟训练法、放松训练法、自我暗示训练法和心理咨询法,调整选手的临场情绪和动机,以获得最佳的比赛状态;赛中的训练主要是集中注意力训练法、呼吸调整法和自我暗示训练法;赛后的训练重点是采用心理咨询法调整恢复选手的心理状态。此外,在集训考核期间,尽可能模拟真实的竞赛场地,营造真实的竞赛氛围,如将整个考核过程接受在校学生的观摩。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他们承受竞赛压力和挑战的心理能力。

体能训练。技能竞赛的训练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而且比赛耗时较长,大部分为站立式操作,选手需要较大的体力。因此,体能训练是集训过程中一个不可轻视的训练内容。要求选手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还定期安排体育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能练习,确保选手有充沛的体能完成集训,参加比赛。

指导形式多样,提高指导成效。为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采用以任务或项目为驱动的“做中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采用以主题为引导的“探中学”,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采用以作品为载体的“评中学”,让学生在交流和反思中学习。指导教师要求选手认真对待训练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环节,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失误、疑惑和心得。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一个任务进行自我评价、归纳、总结,并进行点评。

3.总结经验,分析问题

技能竞赛结束后,针对选手的训练过程和现场发挥,教练团队与选手共同反思,总结竞赛的经验与教训,分析选拔方案和集训方案的科学性,完善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提高竞赛训练的效果和技能竞赛的成绩。

五、小结

近几年,笔者先后指导选手参加国家级技能竞赛1次、省级技能竞赛7次,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荣获国家级“第二名”和“第三名”各2人,“全国技能新星”4人;获省级团体“第一名”1项、“第三名”2项和“第六名”1项,个人“一等奖”2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2人和“第四名”2人,“广东省技术能手”和“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1人。选手无论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工作学习思路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学生毕业即就业,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 “香饽饽”,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成功打造了学校的质量品牌。

参考文献:

[1]徐林,张兰平.技能竞赛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4(34).

[2]杨峥威.对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旬刊,2014(7).

[3]余伟兵.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教学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

[4]吴健.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高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3(4).

[5]车广侠,周秀民,于慧玲.论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影响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5).

[6]刘克旺.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10).

[7]薛叙明,贺新.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融合途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8]陈晓勇,王谦.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运行机制的现状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作者单位:广州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策略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Passage Four
职业技能竞赛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