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开滦档案建设 服务企业改革发展

2017-08-24蔡建忠

档案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

蔡建忠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特大型煤炭企业,始建于1878年,至今已有139年历史。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之称。开滦是中国近代工业洋务运动最为成功的民族企业之一,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股份制企业,是中国第一座使用机器开采的煤矿,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第一袋水泥的诞生地。由于开滦的建设和發展,裂变了唐山和秦皇岛地区的钢铁、港口、水泥、铁路等相关产业,形成了唐山这座依煤而建的城市。开滦有着光荣的历史,早在1922年就成立了党组织。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开滦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周恩来总理两次表扬开滦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建国后到2016年底,开滦共生产优质原煤16.1亿吨,精煤3.941亿吨,上缴利税405.4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滦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中国煤炭100强企业,河北省煤炭、煤化工、现代物流领军企业。开滦集团公司现下辖45个分公司、70个子公司、1个上市公司。主要产业有煤炭生产、洗选加工、煤化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煤电热、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建筑施工等。煤炭产业主要分布在河北唐山、张家口、内蒙古鄂尔多斯、新疆准东、山西介休和国外加拿大盖森地区。在认真落实去产能政策和减量化生产的前提下,2016年原煤产量完成7022万吨,营业收入完成1600亿元。

开滦档案管理机构成立于1927年,总建筑面积1272平方米,现有馆藏档案11万卷(册),其中建国前的历史档案4万多卷,各种资料2000多册,照片5000多张,底图2万多张。近年来,开滦集团公司领导审时度势,对档案系统提出了“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管理理念,并指出“开滦档案不仅仅是开滦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更是国家的财富,必须把档案管住、用好。”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全体档案工作者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形成了助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开滦档案馆先后被认定为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国家一级、河北省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六星级单位。

加强馆藏建设,夯实服务基础

馆藏建设是档案馆的一项重点常规性工作,是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服务的基础,因此,开滦档案馆立足企业实际,强化档案意识,采取有力举措,努力做好各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征集工作,使馆藏结构不断得到丰富和优化。一是拓宽档案资源收集范围。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档案管理的文件精神和方针政策,加强档案资源前端控制,严格界定档案文件、资料归档范围,做到应收尽收、应藏尽藏。在此基础上,注重排查线索,加强企业的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的跟进和跟踪,努力扩大档案的征集范围,比如,企业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纪念建党95周年系列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工作内容,全部纳入到征集范围之内,使档案馆藏更加丰富,更加充实。二是开展档案意识宣传教育。积极向各类人员做好档案宣传,不断强化企业职工的档案意识,汇聚各方力量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召开专项会议、图片展等形式,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在企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举行“档案馆开放日”活动,请广大职工走进档案馆,宣传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切身感受开滦老档案的魅力,2010年以来,每年的接待量都超过500余人次,查阅档案10000多卷(件)。以《开滦史鉴》《开滦煤矿志》《开滦历史上的辉煌》《悲壮的回声——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专辑》《震后开滦40年》等出版物的编辑、印发为依托,加大对广大职工的宣传教育,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普及知识的作用。三是加大常规档案征集力度。在加强接收常规文书档案、技术档案、会计档案等基础上,强化各类非红头类文件的归档工作,特别是注重加强了党委常委会议记录本、会议类文件材料、资产重组与产权变动资料、职工管理类档案及年度重大工作等专题档案,以及报纸杂志、电子存储器、证书牌匾、废弃印章等特殊载体类档案的归档工作,每年接收整理各类档案12000多卷(件)。时任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副主任方鸣研究馆员在视察开滦档案馆后,曾经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百年开滦历史档案,中国工业文化瑰宝。

推进科学管理,增强服务能力

档案科学化管理是提升档案服务企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开滦档案馆围绕档案管理重点,不断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一是稳步开展科学管理考评体系。以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为主要抓手,建立健全了认定自测自评管理办法,定期召开现场会、观摩会,选树示范单位范各庄矿业公司、吕家坨矿业公司等示范单位,以点带面推动管理的科学化,参加认定的22个所属单位中,6星单位1个,5星单位2个,4星单位9个,3星单位4个,2星单位6个,促进了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二是积极推进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档案数字化、信息化是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开滦档案馆全部馆藏档案资料以纸质档案为主,建国前老档案4万多卷,自2008年开始,对重要历史档案全部实施了数字化转换工程,使开滦档案馆数字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OA系统与档案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无缝对接,档案文件能够在线归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文档一体化。目前,开滦档案馆正在开展依托内部网络,积极开展档案“互联网+”信息化课题研究,已经在唐山市档案局立项,并将课题立项申请表报送河北省档案局。三是全面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档案工作者队伍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开滦档案馆通过召开专项研讨会、举办培训班、印发专项知识手册等方式,定期组织全体档案工作者开展专业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在充分利用传统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还注重开发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现代化手段,对档案工作者进行一对一、一对多专项内容教学及培训,既降低了成本,又强化了学习兴趣。组织学习培训只是手段,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才是目的,积极选树先进典型,通过评选先进工作者、归档和年鉴先进个人为载体,激发了档案工作者比学赶超的积极性,集团公司档案系统人才综合素质得到明显增强。

融入重点工作,提升服务效果

作为企业档案馆,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改革发展、和谐稳定等工作内容紧密结合,融入到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中,才能真正发挥档案价值和作用。一是融入企业改革发展。针对煤化工、热电、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的建设做大,从档案管理角度积极提供服务。围绕企业的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在国家矿山公园、蒸汽机车观光园、唐山第一个党支部等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佐证资料和实物档案,推进了项目建设、丰富了展陈。此外,在井下煤炭开采上,通过查阅原始设计方案、历史图纸,为优化系统设计、挖掘煤炭储量、降低开采成本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每年都为企业节省资金5000万元以上。二是融入企业党建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档案系统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管理、党内重点工作等内容积极主动作为,特别是在一些图片展、实物展览、重点人物事迹宣传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照片、文字材料。主动把党委常委会记录、中心组学习记录等列为存档资料,为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保存了佐证材料。全程参与纪念建党95周年系列活动、基层党组织换届等重点工作,一方面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档案参考,另一方面注意收集整理檔案资料,确保活动结束,材料入馆。三是融入疑难问题解决。开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型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单位之间、地企之间、个人组织之间,地界房产、身份待遇、政策沿革等问题掺杂在一起,越是关键时刻,历史档案往往能够发挥决定性作用。在香港回归谈判过程中,通过开滦提供详细可靠的档案馆历史资料,为中英一揽子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佐证。据测算,仅此一项,每年为企业挽回损失都在亿元以上,较好地发挥了档案的服务和支撑作用。

深化制度建设,落实服务保障

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档案法》《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河北省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和《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等档案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晋升河北省六星级单位为契机,落实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六星级认定标准,从严从细制定了4大类57项佐证材料,健全完善规章制度27条。加强安全防护,制定了档案馆领导假期值班,档案员值日、巡视等制度,全面加强档案馆库房的巡视检查力度。举办防火知识讲座,深入开展模拟演练,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台了重点项目、基建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制定下发了管理办法、保管期限等政策性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开滦档案管理。落实档案人员工作职责,在服务软实力上下功夫,保证档案利用单位随叫随到,积极主动、文明礼貌,提供优质服务,在电话调卷、网络调卷基础上,平均每年接待查档服务600多次,阅档量保持在2500次以上。加大基础投入,在企业生产经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划拨专项资金,配备了空调、加湿器、吸尘器、消毒柜、防火防盗对射报警装置,购置安装了库房电子监控系统。按照国家管理规范,配备使用档案盒、密集架、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档案保管及办公设备,确保了档案的妥善保存,为激发档案服务职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档案馆)

猜你喜欢

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不工作,爽飞了?
when与while档案馆
选工作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