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视角下形体舞蹈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2017-08-24白玮

职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白玮

摘 要:在传统形体舞蹈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因此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以笔者的亲身教学经验为案例,讲述了如何在传统的形体舞蹈课中加入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思考改革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方式,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形体舞蹈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形体舞蹈课程,是职业院校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身体充分舒缓、伸屈,塑造挺拔的身体形态,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一、形体舞蹈课程的内涵及教改的必要性

1.形体舞蹈课程意义及内涵

形体舞蹈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融形体、舞蹈、礼仪、欣赏、音乐于一体,通过系统的、科学的身体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纠正不良体态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目的。这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体型塑造有着极大的益处,甚至不夸张地说,练好形体,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2.形体舞蹈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笔者学校,形体舞蹈课程开设在现代服务系的文秘和酒店服务专业,学生大部分是女生。此前,授课方式上多采用传统授课方法,即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虽然这门课程较受学生欢迎,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所有专业课程改革越演越烈的大背景下,基础课程有些跟不上时代了。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不够生动、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师一人无法顾及几十人等方面,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近年,有很多藝术教育工作者都深受其苦,笔者也是其中之一,对于类似于形体舞蹈这种基础课程也要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方式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二、形体舞蹈课程情况分析及教改思路

1.形体舞蹈课程情况分析

课程安排分析。笔者学校的形体舞蹈课每周的课时为2课时,教学方式为“理实一体化”,由于课时量比较少,就给任课老师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高效地让学生掌握形体舞蹈课程的知识内容,达到塑造体态的目的。

学生学情分析。笔者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状态、接受形体舞蹈的程度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笔者学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18岁之间,都是在发育的黄金期,可塑造性很强,但由于这个年龄的特点,学生比较好动,很多学生静不下来,所以课堂上需要很多新鲜的内容和“刺激”来吸引她们的关注,激发她们的兴趣。经调查,这些学生入校时,绝大部分没有受过任何形体方面的训练,基础较差,这就需要课后的大量练习才能巩固课堂上的内容。

教学反馈情况。根据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馈,笔者总结出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重复性不够,学生反映记不住老师的动作,老师也反映示范大量的重复动作非常辛苦;二是有些细节动作需要课后重复的练习,但课外学生无法得到老师直接的辅导,下一次课的间隔又比较久,容易遗忘;三是学生希望能提供多一些表现的舞台,老师也认为通过舞台表演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是学生渴望能看到一些更高水平的表演,提高审美能力。

2.形体舞蹈课程改革思路

核心问题分析。通过分析课程的设置情况、学生的学情以及老师的教学反馈,可以得到一个课改的思路——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技术信息的介入,使得课堂的活力剧减,学生失去兴趣。而改革除了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之外,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解决传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途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有很多,笔者学院根据自身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选出较好的技术手段,应用到课堂当中去,使之更好地促进教学。通过修改和实验,笔者选出了几样较为适合形体教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一是视频播放,用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二是微课小视频,短小精悍,目前非常流行,方便网络传输,用于解决重难点问题。三是视频录制,可以再现学生的教学效果。四是表演直播,有现场感,学生会更感兴趣。

三、信息技术视角下形体舞蹈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1.采用任务驱动法,分组进行教学

笔者将课程内容全部分为若干任务,分组进行教学。以初级形体课程的中国舞为例,分为花球舞组合和藏舞组合,最后都要求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支完整的舞蹈。这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分组时也必须注意协调,保持每组的均衡。

2.制作微课,翻转课堂,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后复习

微课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教学补充手段,对于形体舞蹈课来说,也同样适用。笔者录制了一两个短小的形体动作教学视频,做成微课,放在微信群里或发送至qq群,学生可以在上课之前进行观看,提前预习,做到课前心中有数,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在课后,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微课进行有效的复习,既能重复多次观看,又不受时间的限制,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难度。

3.为学生录制视频,课后自行查漏补缺

之前,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通过镜子来纠正和查看自己的姿势动作,这种观察只能是正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多角度细致了解自己哪些动作不标准。老师在课堂上用摄影机或手机将学生的动作姿态录下来,再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回看录像,学生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更好地纠正自己的形体姿态。

这个方式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在课外查漏补缺,进行有效的自我学习。许多学生都反映“从来没在后面看过自己的姿态”“原来我有这么多错误”“终于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了”,实际效果非常好。

4.创造各种表演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形体舞蹈课的兴趣

在笔者学校许多的一体化课堂之中,都有阶段性展示课程教学成果的要求,达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也借鉴了这种模式。笔者把学生的展示形式分为两种:对内展示和对外展示。

对内展示主要是指在班级或者专业系内部进行小规模的形体舞蹈成果展示,各个小组各个班级之间进行比赛,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和班级,进行表彰。还有在各班挑选较优秀的学生参加校舞蹈队,参加学校文艺表演活动。对外展示主要是学校对外艺术交流以及参加各类舞蹈比赛,这个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动力,因为平台比较高,主要以校舞蹈队成员为主,参加演出的学生都必须通过选拔产生,所以学生都会拿出百分之一百的精力投入到练习中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事实证明,只要有舞台,无论大小,都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好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5.穿插舞蹈剧目或舞蹈电影欣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形体舞蹈课堂的练习内容是比较乏味的,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这时候,适当地增加新鲜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了。笔者会在课堂中间穿插一些经典的舞蹈剧目,如《翻身农奴把歌唱》、舞蹈電影《歌舞青春》等,供学生来欣赏。这样一来可以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疲劳感,二来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形体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成效及展望

1.改革成效

事实证明,在课堂中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班级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反映学习目的更为明确了,通过看高水平的舞蹈视频,更加明白形体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学习的信念。第二,学生学习更为轻松,老师教课也更为有效。学生通过课前看视频,提前预习,以及通过视频课后进行巩固和加强训练,使得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老师通过录制视频,可以大大减轻重复教学的工作量,亦轻松不少。第三,表演的舞台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倍增。学生都表示,自从有了表演的舞台,班级形成了良性的竞争,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2.未来展望

虽然通过引进信息技术手段,形体课的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展望未来,仍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是视频的制作水准可以更为精良一些。现阶段的视频,基本是由一台摄像机或是一部手机完成,景别比较单一,剪辑也较为简单。以后的教学视频可以用多机位录制,提高效率,并在细节的地方用强调、重复的特写景别进行展示,更为专业,更具观赏性。

二是给学生展示的高水准视频可以多元化一些。展示的内容不仅仅是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一些相关的知识也可以给学生展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的素养。

五、小结

在技工学校大力开展形体舞蹈训练课,已经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形体舞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大胆尝试改革,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方法充分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使形体舞蹈这门课程更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改善学生体态上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博,娄山.形体训练的教学方法探析[J].戏剧之家,2016(1).

[2]李梅.浅谈高校舞蹈形体训练[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3]喻丹.高职形体训练教学改革浅析[J].科教文汇,2011(2).

[4]李霞.宁波市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形体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珠海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